西湖溪谷地客家聚落空間結構及宗教神聖空間(二)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2/01-2012/11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文明(civilization)的核心意義是指城市和市民的聚居與定著,換言之,是指一群人在一片土地上,展開了移墾、開發以及建立聚落的定著過程和結果。在人文地理或聚落地理的研究上,關注人群於區域中的遷移以及遷移到新的區域中,透過初始的艱辛墾闢,再來就是建築簡便屋舍以避風雨野獸和敵人,繼之則是整建堅固家屋求較安適的居住,持之數年,人群以及家庭形成,因而從單一家屋發展為三四家屋的小村,繼而發展為略具規模的村莊,再則產生村莊地區的店街,持之而往,甚至也發展出農村區域的鄉街。聚落之基本構成就是這樣的從單一屋舍而發展成村莊、鄉街的過程及其結果。 再者,人群經由墾闢而建構他們的聚落,並不是獸的築穴,亦非鳥的築巢;人的建屋立莊,是如同西哲海德格所說的這是一個人在世存有的意義之彰顯,是天地神人四重性的安居,所以,人群的開發土地,建立莊社,其聚落空間會與其開墾歷程牽涉的天地以及其安身寄託的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對於聚落的研究,必追索其空間結構和宗教崇拜形成的神聖空間。 苗栗縣西湖溪是一條重要的客家人移墾建莊的流域,在地形上,為丘陵區域中切割而成的河谷,其兩側從小規模的沖積平原到其旁的低位河階,是客家人從河口溯源墾居的地帶。於開發史上,在土牛溝西側的下游河口地區,屬於較早來墾的泉籍人群,此區稱為二湖,而客家先民則不理會清朝禁令紛紛越過土牛溝而深入西湖溪中游和上游墾闢,從下游往上游,稱為三湖、四湖、五湖、九湖。湖之客語之義為河谷中較寬廣的盆地,客家先民就是在這條河谷中漸次地開發建立了三湖莊、四湖莊、五湖莊並溯至上游的銅鑼形的臺地區建立九湖莊,最終則是三義鄉街、銅鑼鄉街及其四周的村莊的築造和發展。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先民辛勤卓絕,除了在此不算寬廣的谷地裏發展了豐實的農耕建立了篤厚的家業之外,他們亦建立了紮實的文教以及屬於聚落全眾精神所向所依的正直大神的廟堂,所以,西湖溪谷地的文風特高,呈現在傳統民居、祠堂和廟宇的文化景觀和人文空間中。 在這個客家先民拓墾建莊發展鄉街的谷地,我們可以探索客家人的聚落和宗教的空間結構,同時,亦可驗證「土著化」(陳其南)、「內地化」(李國祁)、「原鄉生活方式」(施添福)以及「儒漢化」(尹章義)等等臺灣史地研究中的重要理論。

Description

Keywords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