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發展與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12-03-01) 范世平
    過去以來新加坡的主權基金,由於其卓越的經營績效與成功的管理模式,被視為全球主權基金的模範生。而不論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抑或是淡馬錫控股公司,這兩大新加坡主權基金都建構出不同的發展與投資模式,除了相輔相成地提昇了新加坡在國際間的政治經濟實力,而且將其收益還富於民。本文透過「相互依存」與「經濟激勵」的角度,分析新加坡主權基金投展迄今的意義,特別是在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風暴而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後,其重要性與競爭優勢更被凸顯。但是不可諱言的是,當其資金大舉輸出與進行企業併購之後,也逐漸引發其他國家的防備。
  • Item
    中國大陸主權財富基金發展與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11-09-01) 范世平
    中國大陸在坐擁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情況下,於2007 年成立了第一個 主權財富基金,隨即受到國際間的高度矚目,一方面是因其規模高達2,000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六;另一方面是從2008 年開始的全球金融風暴下, 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成為各國資金短缺下的活水源頭。本文從相互依存理論 的角度出發,探討中國成立主權財富基金迄今,在政治與經濟層面所獲得的 正面效益,以及所遭遇的諸多問題,並提出其未來應該發展方向之建議。
  • Item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組織與職能之研究
    (展望與探索雜誌社, 2010-03-01) 范世平
    中國大陸在坐擁世界第一的2 兆美元外匯存底情況下,於2007 年成立第一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投」),此隨即受到國際間的高度矚目,一方面是因其規模高達2,000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六;另一方面是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其卻積極向外投資而成為全球資金短缺下的救世主。而中投由於是國營企業,其任何經濟上的投資行為都被賦予政治意涵,因此其組織與運作模式,實有探究之必要。
  • Item
    主權財富基金發展與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09-09-01) 范世平
    二次世界大戰後,若干國家為使其外匯存底或公共基金產生更佳的增長效益,開始由政府設置主權財富基金,近年來其規模急遽膨脹而備受矚目,2007 年較2006 年增加18%而為3.3 兆美元,預估至2015 年將超過12 兆美元。2008 年開始因美國次級房貸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主權財富基金成為許多國家與企業救亡圖存的希望。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符合「相互依存理論」與全球化理論中「過程論」的觀點;但在迅速發展下也出現了若干問題,不但動輒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也形成相當之政經風險,並引發其他國家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