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小型作業所影響經營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2015) 葉癸汾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小作所興起背景與影響經營因素,針對臺北市7個機構、機構人員15 位、家屬4位、學員4位進行立意取樣。主要透過深度訪談及半結構訪談方式蒐集資料,輔以相關文獻資料,找出小作所影響經營的因素,主要從(一)小作所經營理念;(二)小作所產生的利益;(三)小作所現行制度三個視角加以分析。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理念定位不清,各利害關係人對小作所使命認知歧異,小作所是中繼站的概念,各利害關係人以自己的價值偏好來定位小作所的使命,造成理念定位不清。 二、小作所運作有共同的規範及彈性規則,為因應各障別的特殊性,在符合規定的範圍內,小作所會調整評估方式與收案標準。 三、小作所對學員、家庭提供了多項功能,對學員提供生活與能力的重新建構,使他們改變以往的生活模式,對家屬則提供喘息機會。 四、小作所的資源落在特教應屆畢業生,排擠了中高齡的資源使用,因招生管道集中在特教學校,相對社區原有的心智障礙者的資源被剝奪。 五、作業資源的窄化造成服務困境,小作所以代工為主要的工作項目,代工要有配套措施因應,須要引入其他資源才能化解困境。 六、小作所的經營困境,需要財力、物力、人力資源的引入,體質健全的母機構是小作所持續經營的保障。 七、小作所服務對象為多重障別及障礙程度多重,在服務成效上難以單一指標論定,精障者減少住院頻率,自閉症者生活中的小改變等,都無法以一個指標來論定成效。 八、公部門沒有明確評鑑指標及輔導機制造成小作所亂象,沒有明確指標,小作所更有調性去因應各障別的特殊需要。
  • Item
    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例
    (2017) 郭玉蓮; Kuo, Yu-Lien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社區化之實施歷程以及過程中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策略。為達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並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研究個案,透過文件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文件分析的資料來源包括學校與社區之相關文書或檔案內容、相關法規以及報章媒體等相關報導;訪談資料來源則為依據訪談大綱所蒐集自學校教育人員與社區人士共八位受訪者的訪談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受訪的清江國小教育人員以及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所秉持的理 念包括有以學校為本位;學校與社區互為合作夥伴;以及學校與社 區資源互享、相互參與、相互支援、共生共榮等六項理念。 二、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歷程依序可以畫分為預備期、起步期、 發展期以及蓬勃期等四個漸進發展時期。 三、清江國小與社區互動的策略主要有相互參與、主動服務、彼此尊 重、真誠溝通、主動關心、公開肯定,以及多元宣傳等七項策略。 四、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有維持學校與社區良好的互動關 係、改善教育品質、培養身心健全的孩子、發展學校特色、協助社 區營造,以及促進親師的學習與成長等六大成效。 五、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阻礙包括有學校資源不足、學校與社區 共識不足、學校內部共識不足、想合作的外部資源很多、教育人員 觀念與專業不足、家長忙碌或缺乏觀念、新生報到率低,以及對志 工的關心與鼓勵不足等八項阻礙。 六、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改善策略包括有爭取專案補助、建立內 外部共識、提升教育人員的熱忱與專業、鼓勵家長參與熱忱、強化 學校公關、鼓勵志工持續奉獻,以及主動關心社區的公共事務等七 項策略。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針對學校、社區及教育主管單位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社區、學校社區化、互動策略
  • Item
    我國社區學院的定位與規劃建議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1999-12-01) 張德永
    本文擬透過社區學院相關制度與理念的探討,找出世界各國社區學院的參考模式 ,並以我國目前社區學院與社區大學兩種教育改革的理想與方案構想為分析、比較的基礎, 提出我國社區學院的定位和規畫方向。   本文第一部份係針對世界主要國家社區學院的發展模式進行初步的比較探討,以找出社 區學院的共通特點與參考模式。第二部份分析目前有關我國社區學院的兩股重要理念與運動 ,作為思考我國社區學院發展方向的基礎。第三部份主要在分析社區學院的哲學基礎,並指 出我國社區學院的功能與目標,作為我國社區學院定位的依據。第四部份則針對我國目前教 育與社會內外環境的有利或不利因素進行影響評估,以作為推動我國社區學院的思考策略, 並提出規畫設置我國社區學院的建議。
  • Item
    社區警察與警察社區化
    (1996-05-22) 林振春
    社區化是台灣社會政經演變的必然趨勢,警察社區化則是台灣地區邁入社區社會的最佳指標。本文的目的在探討警察與社區的關係,從而指出當警察與社區各為獨立的主體時,警察可以將社區視為資源來運用、視為服務對象來服務或視為共同工作的伙伴來合作。當警察系統是屬於社區中的次級系統時,警察社區化可分成五種層次:一、警察負責轄區內所有關於治安的大小事情。二、警察結合轄區內各項資源共同維護治安。三、分局和派出所的各項措施有社區代表參與決定。四、社區對警察人事業務具有決定權。五、社區治安的責任完全交由社區自理。 本文也指出警察社區化可能為人類社會帶來正反兩種不同的影響,為了確保其正向效果,台灣社會應有三項努力:一.警察工作專業化、二.政府放鬆對警察的掌控、三.提昇社區人民的社區化的素養。
  • Item
    社區組織在社區成人教育中的角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1996-06-??) 邱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