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職場衝突的因應與轉化學習:對不同世代公務人員之初探
    (2020) 孫靖玟; Sun, Ching-Wen
    研究指出由於生長背景的影響,導致不同世代的性格、價值觀有所差異;據此,本研究探討不同世代公務員面對職場衝突時,會採取何種因應策略,以及經歷哪些觀點轉化歷程。透過立意取樣,本研究訪談「青世代」與「長世代」公務人員各三位,主要的研究結果包括: 1. 在轉化學習前,受訪的長世代較重視儒家文化中「集體」的倫理觀,青世代則較重視「個人」的自我發展。 2. 衝突轉化學習歷程有三階段: 首先,於衝突形成階段,受訪者面臨職場中的世代衝突,而對內容與過程進行反思,此時尚未動搖原有意義觀點。 其次,於衝突轉化階段,受訪者進行深層的前提反思,覺察職場中無形文化與權力結構的束縛,因而能夠增進同理與換位思考,並對世代差別形成新的觀點。 最後,於後續整合階段,受訪者能以新觀點看待另一世代,以其改變衝突因應策略,並持續運用於後續跨世代共事上。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給予各世代公務人員、人力資源工作者以及政府單位相關建議,期許上述人員及單位能同理每個世代的優缺點,以及注重衝突管理相關知能。
  • Item
    樂齡學員自我導向學習經驗轉化之研究
    (2020) 蕭金英; Hsiao, Jin-ying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採敘事方式進行一對一個別訪談,以立意取向共訪談五位 63~76歲參與自主學習團體的樂齡學員。從自我導向學習與經驗轉化的觀點,探討學員在參與樂齡大學結業後,仍自組學習團體自主學習多年的經驗轉化歷程。 研究發現如下: 一、樂齡學員生活經驗影響退休後之學習方式。 二、樂齡學員自我學習的主要學習傾向為喜愛學習、主動學習/自我瞭解、獨立學習,學習動機等。 三、生命歷程中遭逢重要契機事件,反思後而改變觀點,乃開啟觸發轉化學習行動。 四、學習困境多屬老化的健康問題;同儕則是樂齡學員最大的支持與關懷陪伴者。 五、年齡不是學習的阻礙,不願付諸行動才是學習最大絆腳石。 六、高齡者願意擴大學習生活圈,從自助到助人,才能發現自己的潛力。 七、樂齡學員主動參與自我學習,累積更多資源以因應未來需求,並延續活躍的社會生活;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參與「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研究者於自我省思中給予樂齡大學之大專院校、樂齡自主性學習課程規劃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可以提升我國高齡學習之發展。
  • Item
    男同志分手經驗之轉化學習
    (2012) 王柏鈞
    由於社會對於同志族群會有傳統的刻板印象,對於同志伴侶的確 是缺乏一個關係經營的支持系統,儘管有許多的伴侶努力經營,但缺 乏社會保障,沒有婚姻制度,造成許多伴侶比異性戀分手更頻繁,因 此在許多次分手的情況下,每次都會有所改變。從前述的背景當中, 本研究目的想了解失戀者所遇到的分手的難題與難關後,如何面對自 己,再重新建立自我價值,重新建立自我價值,及其中的轉化學習。。 而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使用質性研究,而研究對象為以年滿十八歲且具分手經驗,並只認同自己為同性戀者為對象,再透過與他們 多次的深度訪談的紀錄以獲得研究資料。進而透過分析、詮釋與文獻資料的對照,以達成研究目的。 進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同志伴侶會有內部與外部的挑戰,外部 包括刻板印象、結婚壓力、家庭是否支持與支持程度等,而內部挑戰 包括相處模式、衝突處理、性外遇等,但經歷分手的痛苦還是會試圖 與前伴侶保持朋友關係,思考的轉化上也從不積極的面對,轉為更加積極挑戰與投資自己;對於戀愛的態度也轉為從多次的失戀經驗中成為往後成功戀情的基石,從經驗中學習,用更理性來面對愛情分手。 在結論與建議方面,希望這個社會給更多的空間給同志朋友,在思想上的,權利上與各學門的討論上,可以用更開放的角度來重視同志朋友的權利與問題,另外在諮商工作者的方面,也以多接觸同志族群方面的資訊,提升知能。當同志朋友提出需求,也可以給與專業且適合同志的建議與幫助。
  • Item
    博物館志工推廣幼兒教育活動之轉化學習研究─ 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為例
    (2010) 張穎華; Chang Ying-Hua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國立臺灣博物館志工規劃幼兒教育活動之模式、了解其執行幼兒教育活動之反思層面及參與教育活動引發轉化學習之歷程。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未來博物館在設計相關教育活動與志工培訓時之參考。 本研究採立意抽樣,也就是標準參照選擇的方式,以推廣臺灣博物館所舉辦的幼兒教育活動志工為研究對象。藉由質性取向的深度訪談法分析志工的參與、反思及轉化學習情形。此外,於活動現場,輔以參與觀察,了解志工與幼兒之互動反應,並藉以進行研究之三角檢測。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壹、 博物館志工規劃幼兒教育活動之模式,以包括分析博物館的內外在環境、了解學習者和設定活動目標等步驟為主。志工傾向以「活動」的方式,來和幼兒做互動;在設計活動內容時,以館內的常設展和特展為主線,將活動和展覽結合;使幼兒透過具體、遊戲導向的方式學習。 貳、 博物館志工進行推廣幼兒教育活動的內容/過程反思,形成意義基模的改變;此外,志工進行前提反思,形成意義觀點的改變。 參、 志工參與博物館幼兒教育活動之轉化學習歷程包括: 一、 轉化學習重要契機之影響 二、 進行自我檢驗並對「推廣博物館幼兒教育活動志工」角色進行反思 三、 將自己的情況與擁有類似經驗的他人發生關聯,以共同探索新的方式 四、 透過獲取實現個人方案所需的技能及知識,建立能力與自信 五、 計畫行動方針,嘗試新角色並評估回饋 六、 根據新觀點的要求重新融入博物館幼兒教育活動 至於引發志工轉化學習之相關因素,則可從和博物館情境之直接或間接面向來看。
  • Item
    國小青年教師參與高齡教育之教學觀點轉化研究
    (2019) 詹弘如; Jan, Hung-Ru
    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社會來臨,政府積極推動與高齡者相關之政策因應,年輕人也意識到此趨勢,越來越多人投入與高齡者議題相關之工作中。有鑿於此,本研究以國小青年教師參與高齡教育為研究對象,並運用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為理論架構,進行其教學觀點轉化之探討,同時針對其教育實務的改變深入瞭解之。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邀請五名參與高齡教育之國小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訪談後,進行編碼與資料統整及分析,歸納出本研究之發現,最後提出結論與具體之建議,作為後續相關單位之參酌。本研究發現說明如下: 一、國小青年教師藉由過去經驗,形成其對於高齡者及高齡教育的看法,且對於高齡者的了解程度,將影響其參與高齡教育的動機。 二、國小青年教師參與樂齡學習方案的轉化歷程中,藉由教學經驗、相關規範、他人的經驗分享及長者參與學習的態度,促發其進行教學觀點的轉換。並透過深刻的內省歷程,建構出新觀點的產生,且於新觀點中,整體呈現持續流動及循環的狀態,當受到新的刺激與觀念時,將再次促發進行觀點的轉化。 三、國小青年教師參與樂齡學習方案後,發展出對於高齡教學的深度認識與概念。 四、國小青年教師參與高齡教育後,在教學實踐中,意識到代間教育的重要與內涵。同時,透過看見高齡者的學習態度,為此帶來勇於嘗試的動機與勇氣,也開始意識到自我學習的重要。
  • Item
    中高齡女性自我概念轉化學習情形之研究-以新北市樂齡學習中心為例
    (2016) 張冰心; Chang, Ping-Hsin
    本研究以參與樂齡學習之中高齡女性為研究對象,轉化學習為理論觀點,旨在探討中高齡女性參與樂齡學習後之自我概念轉化學習的情形。本研究包含下列三項研究目的:1.了解中高齡女性原有的自我概念之內涵。2.探討促使中高齡女性自我概念轉化學習之契機。3.探討中高齡女性之自我概念轉化學習的情形與相關因素。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法進行訪談,共訪談三位樂齡學習中心婦女,並以整體詮釋進行內容的分析,依據資料分析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 中高齡女性原有的自我概念會因人而有所差異,但精神我與社會我的自我概念普遍較薄弱。 二、 中高齡女性的自我概念深受原生家庭和婚姻生活所影響。 三、 退休、失業及兒女長大等生活中的事件,皆是促發中高 齡女性參與樂齡學習的契機。 四、 中高齡女性自我概念轉化學習的因素有課程規劃、師生 互動、家人的支持、老師及同學的鼓勵等。 五、 參與樂齡學習,有助於中高齡女性檢視其自我概念舊有 的觀點並進行觀點轉化的情形。 六、 透過樂齡學習,中高齡女性對於自己的外貌及生理健康 狀況抱持著正向的看法和態度。 七、 透過樂齡學習,中高齡女性建立自信心,肯定自我效能。 八、 透過樂齡學習,中高齡女性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得自我的 勝任感及價值感,建立正向的社會自我概念。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議開設運動養生、身體保健、戲劇的課程對於中高齡 女性的自我概念有較大的影響。 二、建議樂齡學習中心在師資的培訓上應加強並提升老師教 學互動的能力。 三、樂齡學習中心應多鼓勵並培訓中高齡者參與志工,透過 志工的社會參與可以提升其社會我。 四、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從不同的成人學習理論、不同職業別、 不同婚姻狀況、不同社經地位的女性,去探究比較中高齡 女性自我概念轉化學習的內涵。
  • Item
    部落發展、環境變遷與流域治理,-河岸部落原住民之社會資本、轉化學習及培力發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1-2013/12) 張德永
    本研究試圖從環境的變遷與因應角度,檢視河岸部落原住民在社會資本方面的現況與演變過程,並企圖從部落的轉化學習與培力過程之深入分析與探索,瞭解弱勢團體如何在此過程中產生改變的認知與行動,進而探究社會資本、轉換學習與培力發展三者間的相關性,作為分析部落發展之可能性與未來性的基礎。透過質性研究的文獻分析與理論詮釋、行動研究、深度訪談,以及個案比較等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有四: 一、探討大漢溪及新店溪流域原住民族(撒烏瓦知、崁津、溪州)之社會資本的內涵、衍生過程,以及各部落之間在社會資本發展上的差異情況。 二、訪查與分析河岸三個原住民部落(撒烏瓦知、崁津、溪州)在生活與生存領域之轉化學習的情形,與三個部落在此歷程中的改變過程。 三、探討河岸三個原住民部落(撒烏瓦知、崁津、溪州)在培力發展過程之實質意涵、層面,以及各部落培力發展之差異程度。 四、探討三個原住民部落 (撒烏瓦知、崁津、溪洲)之社會資本對培力發展之關係或影響程度,以及三個部落原住民之轉化學習對培力發展之關係或影響程度。
  • Item
    成人情緒管理與轉化學習
    (國家文官學院, 2013-06-01) 張德永; 盧宸緯
  • Item
    有效的成人學習
    (國家文官學院, 2013-06-01) 李瑛
  • Item
    外籍配偶子女教養方式及其轉化學習之方案發展研究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2008-10-01) 黃明月; 林宜穎; 葉書秀
    我國外籍配偶人數,已經高達十三萬四千人。外籍配偶所生子女約占臺灣新生兒出生率的十分之一,其在學子女也已超過八萬多人。基於外籍配偶子女教養學習需求,但礙於家務負擔、多元文化衝擊、以及語文溝通能力,發展合適之教育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透過小團體形式之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透過對話、照片分享、互動式遊戲,一方面了解外籍配偶的子女教養方式,一方面引發反思,藉以發展外籍配偶子女教養轉化學習之教育方案。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外籍配偶是子女教養之主要承擔者。其子女教養方式多少和長輩的干預程度、個人的家務負擔、母國文化、以及原生父母的教養方式有一些關係。菲籍外籍配偶自主性強;越南、緬甸外籍配偶則以先生意見為主。二、外籍配偶子女教養以權威式為主,同時打罵體罰是普遍使用的方法。不過會因子女年齡與議題性質而有所改變。例如:攸關生命安全、正規學習等議題,採取權威教養方式。至於生活常規或習慣,對學齡前子女以哄騙或策略式教養方式;但對學齡孩子則以溝通之民主方式,以期學習自治。三、在教育方案行動研究過程中,外籍配偶參與者知覺到權威與體罰之效用的限制。透過小團體互動、經驗分享及領導者之引導有助於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方式之覺知與反思,促成其不同教養方式之嘗試;不同教養方式之嘗試及其成功經驗,可促成其轉化學習。方案設計、團體領導者之引導技巧與子女教養知能,有助於外籍配偶子女教養之轉化學習。本研究根據行動研究修改教育方案(以子女教養為主軸),最後透過專家研討完成方案設計,以提供相關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