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中文媒體夾用英文之臺灣現象:以1951-2004年的聯合報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 2005-07-08) 黃靖惠
    本文以1951-2004 年「聯合報」的標題為代表,探討中文媒體夾用英語的情形,包括直接以英語呈現的字彙及片語,以及借用英語語音所形成的中文詞彙。文章首先分析相關文獻,包括社會語言學、媒體語言的探討、語言夾用的定義及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意涵。文獻分析顯示了幾個問題尚待探究。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分析並計算所蒐集之報紙標題夾用英語的次數,而發現:(1)報紙自1990 年代開始增加對英語的夾用,增加的趨勢引人注目,尤其2000-2004 各年的次數更為1990 年代各年次數的數倍;(2)就詞性功能而言,報紙最常夾用名詞,之後為形容詞及動詞;(3)形容詞以及同時混用中英文的表達方式,自1990年代開始明顯增加。本文認為,呼應社會及文化的變遷(特別是對於時尚流行、電腦科技、西方生活型態之日益重視)而吸引讀者的注意,似乎是報紙夾用語言的主因。本文最後指出中文報紙夾用英語的情形應會持續增加,並提出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 Item
    中文媒體夾用英文之臺灣現象:以1951—2004年的聯合報標題為例
    (中華傳播學會, 2006-01-01) 黃靖惠
    本文以1951~2004年聯合報的標題為代表,探討中文媒體夾用英文的形,包括直接以英文呈現的字彙和片語,以及借移英文語音所成的中文詞彙。文章首先分析相關文獻,由文獻分析中顯示尚待探究的問題。針對問題,有分析並計算所蒐集之標題夾用英文的次數,並發現:(1)英文音譯之中文詞彙多於英文原文;(2)報紙自1990年代開始增加對英文的夾用;(3)就詞性而言,報紙最常夾用名詞,而其自1990年開始明顯增加。本文最後提出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 Item
    誰說了算話?廣播電台廣告呈現的兩性權力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 2004-12-01) 黃靖惠; 盧宸緯
    本文以廣播電臺播放的各類廣告為例,探討媒體所呈現之兩性權力關係。以聲音/語言為唯一元素的廣播電臺廣告,其表現方式與具有的社會意涵可運用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的研究取向加以剖析。文章首先耙梳其性別與媒體之相關論述,再提出待探討的面向與議題。分析所收錄的廣告則發現:(1)部份廣告使用單一性別的聲音,而其中高達71.3%由男性來代言;(2)部份廣告同時使用兩性的聲音,而男性被呈現為主要的問題解答者和口號代言人;(3)汽車廣告及美容廣告主要分由男性和女性擔任資訊提供者。上述幾點顯示廣告維護了性別刻板印象,尤其以男性「說了算話」而再現男性優勢。文章最後指出廣播廣告具有朝向兩性平等的改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