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3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擴增式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休閒農場重遊意願之因素
    (2022) 黃麗娟; Hwang, Lih-Chuan
    現代人對於休閒活動的重視,已由一般室內娛樂活動轉向戶外的休閒遊憩。臺灣的休閒農場快速崛起、轉型,並提供遊客多元化的休閒活動,吸引旅客來訪。2022年全臺灣共有366家休閒農場,休閒農場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田園景觀和農產品,是國內觀光產業中重要的一環,然而國內各種休閒遊憩產業競爭激烈,休閒農場除了要面對同業的競爭之外還要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如民宿、渡假中心、綜合遊樂園、森林遊樂區等的競爭,休閒農場需要增加競爭力,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願意重遊農場。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為基礎,擴增體驗活動、農產品消費2項自變數,來探討影響休閒農場重遊意願的因素。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法於實地與網路發放問卷,問卷結果以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相關敘述性統計分析,使用AMOS 24.0進行測量模型分析與結構模型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行為計畫理論中的主觀規範正向顯著影響休閒農場遊客重遊意願,休閒農場提供之體驗活動與休閒農場的農產品消費都會正向顯著影響休閒農場遊客的重遊意願。建議休閒農場可以針對團體中的領袖人物加強行銷,利用農場特色開發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項目與農產品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