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飲酒者與未飲酒者在生活狀況上之比較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姜逸群; 黃雅文本研究利用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共分析了臺灣地區國中生5956人,以了解國中生的飲酒情形及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飲酒情形,每個月至少喝1-2次以上者約佔15%。並且全體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的意向。 (二)在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將其分成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進行檢討。結果發現飲酒者 在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幾乎皆較未飲酒者感到不滿意。另外,在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等項目上,飲酒者在飲食、睡眠上表現出較沒有規則性,並 且在身心上較易感到疲憊與陷入谷底。在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上,飲酒者會有想做讓父母訝異的事情、過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感覺生活單調與無聊等事情。Item 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5-06-??) 黃惠貞; 姜逸群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大專生的社會人口學變項與靈性健康、知覺壓力和憂鬱的關係,並探討大專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性。母群體為中國海事商業專科 學校日間部全體學生,以普層叢集抽樣法得到研究樣本共373人,本問卷使用的三個量表為靈性評估量表、知覺壓力量表和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收集資料以次數 分佈、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適合度考驗、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交互作用和 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重要發現如下:(1)與靈性健康、知覺壓力和憂鬱均具顯著相關性的社會人口學變項為性別、經其困擾、運動習慣和人際關 係。(2)靈性健康與知覺壓力,及靈性健康與憂鬱間均呈顯著負相關,而知覺壓力與憂鬱間則呈顯著正相關。靈性健康與知覺壓力共可解釋憂鬱總變異量的 53%,資料分析顯示在知覺壓力愈大時,靈性健康對憂鬱的緩衝效果愈好。建議:觮庭和學校應關注學生因性別造成身心健康的差異,積極培養其運動習慣;家庭 教育方面宜採開放民主之管教方式,維繫家人間的親密度;學校教育方面宜促進師生的溝通互動與親密度,並分別針對師生開設心理健康和靈性健康相關議題的課程 活動。Item 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1-12-??) 黃春太; 姜逸群本研究在比較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與健康狀況之差異,並探討社會支持體系對城鄉地區老人健康狀況的影響。以台北市萬華區及台北縣平溪鄉、石碇鄉為城 鄉他區之對象母群,共抽出1,634人(城區736人,鄉區898人),以結構式問卷進行面對面訪談收集資料,完成有效樣本1,448人(城區640人, 鄉區808人),訪視完成率88.6%。研究結果發現:城區老人在疾病程度、身體功能、心理健康顯著優於鄉區老人。城區老人在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與 親友聯絡、社團活動參與顯著高於鄉區老。城區老人在自覺獲得支持、負向互動顯著高於鄉區老人;但支持滿意度,城鄉地區則無顯著差異。社會支持體系與健康狀 況的關係;城區方面,社會支持、社會網路對疾病程度沒有預測力;社團活動參與愈多者,其身體功能狀況愈好;社團活動參與愈多、負向互動愈低者,其心理健康 愈好。鄉區方面,社團活動參與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疾病程度愈低;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愈多、與親友聯絡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身體功能狀況 愈好;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心理健康愈好。Item 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之初探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春太; 姜逸群; 黃雅文; 張寶仁本研究旨在討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關係。研究對象為臺南縣二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採用分層叢抽樣法,抽出21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有 效樣本為830人,施測時 間是九十一年十二月至九十二年一月。 結果發全體受試者的社會技巧平均得分在中上程度,女生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男生;就年級而言,一年級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二、三年級。依各分項來看,在人際扶 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等變項,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在人際扶持、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 女性在學業成就顯著高於男生。男生在違規行為顯著高於女生。自尊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自我效能隨年級升高而降低,且達顯著差異。 權威行為愈差、溝通表達愈好、違規行為愈多、自我效能愈低,則愈有飲酒行為。這些變項對飲酒行為的解釋力為31.4%。 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加強國中生的社會技巧練,提升自我效能,加強自尊教育,並對有違規行為的學生加強輔導,以減低飲酒行為。對於未研究方向,建議繼續探討 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變項內涵,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國中生進行研究。Item 衛生教育指導對未通過首次聽力篩檢之新生兒產婦的焦慮程度、知識、信念之影響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閩嘉娜; 姜逸群; 許權振; 謝武勳本研究以臺大醫院婦產科參加新生妔聽力篩檢首度未通過新生兒器親為樣本共113名,以隨機方式將其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介入前之信念中,新生兒聽障出院後聽力追蹤檢查利益信念分別與「流產次數」呈現負相關,「分娩方式剖腹產較自然產的利益信念較強」,並呈顯著 差異。 二、研究對象介入前,研究對象知識答對率只有58%;焦慮程度方面普遍得分較高;健康信念方面,「自覺新生兒聽障罹患性和嚴重性」得分偏低,「自覺新生兒 聽障出院後聽力追蹤檢查聽障礙信念」得分較低、並且「自覺新生兒聽障出院後聽力追蹤檢查利益性信念」得分較高,即研究對象較不感覺有障礙,利益性信念較為 正向。 三、實驗組在衛生教育介入後,其後測時之「新生兒聽力篩檢追蹤查知識」、「健康信念」、「焦慮程度」得分顯著優於前測。健康信念中只有「新生兒聽障出院後 聽力追蹤檢查利益和障礙性」項目與前測相較有顯著差異。 四、衛生教育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新生兒聽力篩檢追蹤檢查知識、健康信念、焦慮程度」相較下有顯著差異。Item 臺灣地區國中生飲酒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06-??) 姜逸群; 黃雅文; 黃春太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中生酒行為,同時探討社會心理學因素、環境因素與飲酒行為之關係。以臺灣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以二階段分層抽樣法進行抽樣,以班級 為單位,利用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5956名。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以上者佔15.3%;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18.4%,女生有12.1%,男生喝酒情形 顯著較女生為高。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13.8%,二年級有15.6%,三年級有16.3%,飲酒行為有隨年級而增加之 趨勢,且三年級喝酒情形顯著高於一、二年級,二年級亦顯著高於一年級。 2.國中生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意圖者佔24.8%;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28.6%,女生有20.7%,未來六個月內有可能 飲酒,男生飲酒意圖顯著高於女生。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22.3%,二年級有23.4%,三年有28.7%,未來六個月 內有可能飲酒,三年級飲酒意圖顯著高於一、二年級。 3.影響飲酒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自我效能愈低、父母對孩子的 關心與鼓勵愈少、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自己與同儕對飲酒行為的贊同愈高、同儕飲酒行為愈多、父母飲酒行為愈高、父母對子女飲酒的態度愈開放者,則愈有 飲酒行為。Item 社區老人睡眠品質、失眠類型與求助方式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12-??) 曾齡慧; 姜逸群研究旨在瞭解老人睡眠品質現況,探討睡眠與個人背景因素之間的關係,並比較不同失眠類型患者之睡眠品質與求助方式的差異。採立意取樣,以臺北市基督長老教 會松年大學年齡55歲以上之234位學員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品質不良者佔72.6%,多數的受訪對象之睡眠品質屬於「不佳」的情況,「入睡潛 伏期過長」是為受訪對象最普遍的睡眠的困擾。有三成以上的受訪對象使用處方或非處方之藥物幫助睡眠。「睡眠衛生習慣愈差」、「女性」、「罹患慢性疾病總數 愈多」以及「社經地位愈低」之研究對象,睡眠品質愈差。研究對象約佔三成以上罹患失眠症,多數失眠症患者採取個我協助方式以改善睡眠品質。研究對象約佔三 成以上罹患失眠症,多數失眠症患者採取自我協助方式以改善睡眠品質。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應重視老人睡眠問題,成立專屬睡眠問題諮詢管道,針對高危險群以及 不同失眠症患者提供適切的睡眠衛生教育課程與藥物教育,並著重評估失眠症患者之心理狀況以及 提升睡眠醫學專業認知與專業人員的培訓。Item 影響臺灣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葉美玉; 黃松元; 林世華; 姜逸群過去阿美族青少年的問題飲酒行為,心理社會因素之外,涵化被認為是主要因素之一。晚近的研究發現,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群涵化最深的一支族群,相較於布農 族、泰雅族與排灣族,也是問題飲酒嚴重性較低的群。本研究旨在以209位阿美族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利用結構方程式分析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心理社會模 式,結果發現直接影響阿美族青少年問題飲酒的主因,包括同儕飲酒行為、父母情感依附、自我效能。至於涵化概念、父母飲酒行為與自我心皆非直接的影響因素。Item 臺灣地區國中生物質濫用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12-??) 姜逸群; 黃雅文; 黃春太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中生物質濫用行為,同時探討社會心理學因素、家庭因素與物質濫用行為之關係。以臺灣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以二階段分層抽樣法進行抽 樣,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自填式結構水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5956名。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以上者佔11.3%。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的學生,男生有14.5%,女生有8.0%,男生吸菸情形顯 著較女生為高。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9.4%,二年級有10.9%,三年級有13.9%顯示吸菸行為有隨年級而增加之趨 勢,且三年吸吸菸情形顯著高於一、二年級。 2.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以上者佔0.5%。以性吸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的學生,男生有0.5%,女生有0.4%, 男、女生吸食安非他命情形無顯著差異。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0.6%,二年級有0.55,三年級有0.4%, 一、二、三年級吸常安非他命情形無顯著差異。 3.影響欲酒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同儕關係愈良好、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父母對孩子 的關心與鼓厲勵愈少、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與父母相處愈不愉快者,則愈會有飲酒行為。 4.影響吸菸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同儕關係良好、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對父母管教的 遵從度愈低者,則愈會有吸菸行為。 5.影響吸食安非他命因素的探討發現: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者,則會有吸食安非他命的行為。 6.影響國中生飲酒、吸菸、吸食安非他命行為的跑素並不相同,有其共同的影響因素,也有不同的影響因素。Item 臺灣地區國小學童健康行為現況及其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06-??) 黃淑貞; 姜逸群; 賴香如; 洪文綺; 陳曉玟; 邱雅莉; 袁寶珠本研究的主旨在於瞭解目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健康行為,包括:飲食、運動、口腔衛生、安全生活、視力保健、人際關係、心理健康、規律作息、姿勢正確及衛生 習慣十項健康行為現況,並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學童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對象為九十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公私立國小之全體學童為母群體。以分層隨機抽樣,抽 取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共5,688名進行問卷調查,總計回收之有效問卷為4,826份。研究結果發現:衛生習慣為整體表現較好的行為。個別行為上表現較好 的是每天吃早餐、便後洗手,及每天洗澡。表現較差的是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太油膩的食物、每天至少一次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和每半年給牙醫師檢查牙齒一次。性 別方面,女生的健康行為表現較男生為佳,僅運動行為一項較男生為差。年級方面,一般皆呈現出五、六年級學生健康行為表現較三、四年級學生為佳的情形,即年 齡愈大健康行為的表現也愈好,但在姿勢正確一項中,則是低年級學童表現較高年級學童佳。觮庭背景因素則是非原住民兒童、女生、與父母同住、家長教育程度愈 高、職業等級愈高者,其健康行為表現愈好。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數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