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6

本系師資陣容堅強,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名譽教授5人,每年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超過廿個,補助之經費每年約三千萬,研究成果耀眼,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的論文數每年約70篇。

近年來已在課程方面 著手變革,因應學子的各種不同的生涯規劃與需求,加強職業輔導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科技相關課程,提供光電學程(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程技術、近代光 學與光電科技等)、凝態物理、表面物理與奈米科技、高能與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應用物理等研究發展專業人才,並配合博士逕讀辦法,讓大學部學生最快能在五 年內取的碩士(透過碩士班先修生),八年內取得博士,有助於提升本系基礎與應用研發能量,為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業界高科技創新與研發人力(包括在光電業、半 導體製造業、電腦週邊產業等)。

本系亦推動網路教學(科學園)與數位科學研究,作為提供科學教學與學習系統平台的強化支援,並除了原先開設的教育學程外,多增強學生英語教學的能力,與世界科學教師系統連結,在教師從業方面,塑造世界級的物理科學教師,發揮教育影響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以場離子顯微鏡進行覆鉑及覆鈀單原子級針尖的研究
    (2011) 白家瑞; PAI,CHIA-JUI
      實驗藉由場離子顯微鏡,對電化學電鍍法所製備覆鉑及覆鈀單原子級針尖進行研究;而藉由成長完成的覆鉑及覆鈀單原子針,我們亦可轉換至場發射(FEM)模式,觀察[100]、[221]皺化的場發射影像,並獲得其對應的場離子影像。   我們發現部份成長單原子針的實驗中,無法獲得良好的金字塔結構,是由於鋪覆針尖的氧化層所造成的,而當針尖存在氧化層會造成金字塔的稜線較長、針尖遍佈雜點、[211]面的原子列間距較寬…等現象,而針對皺化程度不同的覆鈀鎢針進行曝氧,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相似的場離子影像。
  • Item
    以蝕刻吸附法備製覆銥鎢單原子級針尖與場發射電子電流量測
    (2010) 李育賢; Lee Yu-Hsien
    實驗以場離子顯微鏡(FIM)對覆銥鎢單原子針尖量測場發射電子電流。此針尖樣品不以指甲油封針電鍍,改用液面控制法減少銥原子的舖覆量,經加熱處理後,成長出單原子針尖。實驗中發現類型一單原子針尖場增益效果較類型二單原子針尖明顯,在-1800V的電壓下,量測得到電流數值:類型二單原子針大於六原子針尖與三原子針尖。 以回收KOH溶液進行蝕刻後的針尖,此針尖置入真空腔加熱後,可立即成長出單原子級針尖,並以三原子針尖量測約1nA場發射電流,三原子結構依舊穩定。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並以光譜分析(EDS)進行成份分析,此針尖明顯有銥原子訊號,證實此蝕刻方法在蝕刻完成後,貴金屬會自然舖覆於鎢針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