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6

本系師資陣容堅強,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名譽教授5人,每年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超過廿個,補助之經費每年約三千萬,研究成果耀眼,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的論文數每年約70篇。

近年來已在課程方面 著手變革,因應學子的各種不同的生涯規劃與需求,加強職業輔導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科技相關課程,提供光電學程(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程技術、近代光 學與光電科技等)、凝態物理、表面物理與奈米科技、高能與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應用物理等研究發展專業人才,並配合博士逕讀辦法,讓大學部學生最快能在五 年內取的碩士(透過碩士班先修生),八年內取得博士,有助於提升本系基礎與應用研發能量,為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業界高科技創新與研發人力(包括在光電業、半 導體製造業、電腦週邊產業等)。

本系亦推動網路教學(科學園)與數位科學研究,作為提供科學教學與學習系統平台的強化支援,並除了原先開設的教育學程外,多增強學生英語教學的能力,與世界科學教師系統連結,在教師從業方面,塑造世界級的物理科學教師,發揮教育影響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超薄鐵銥合金的成分比例與結構研究
    (2011) 李亞倫; Ya-Lun Li
    本論文主要研究鐵超薄膜在銥(111)基底上的成長模式、表面結構、化學偏移及合金成分比例。樣品製備與實驗均在超高真空環境下進行,並透過低能量電子繞射與歐傑電子能譜進行實驗觀測。在室溫300 K鐵超薄膜的成長方面,我們首先以歐傑電子能譜觀察一系列不同厚度之鐵薄膜,發現鐵薄膜在銥單晶上的化學偏移與塊材電負度所預期的結果有相反的趨勢。當鐵薄膜厚度超過2 ML時,其L1M1M2歐傑電子動能隨厚度增加而下降,銥N1N2N7歐傑電子動能隨厚度增加而上升,介面效應仍然明顯;厚度超過4 ML時,鐵L1M1M2歐傑電子動能變化趨於平緩,介面效應減弱,此時樣品的化學狀態以塊材鐵為主。從室溫300 K鐵超薄膜成長之低能量電子繞射實驗結果發現,當鐵薄膜厚度超過5.8 ML時,鐵原子主要是以bcc(110)在fcc(111)上的Kurdjumov-Sachs (KS)模式進行磊晶;當厚度小於1.8 ML時,鐵原子則以基底fcc(111)的方式進行磊晶。鐵超薄膜樣品加熱退火至800 K時,我們從歐傑電子能譜的強度分析可以得到穩定的鐵銥成分比例為1:3;化學偏移的分析發現銥N1N2N7歐傑電子動能比起乾淨銥單晶有下降的趨勢,因此排除鐵原子退吸附的可能;在低能量電子繞射實驗結果中,電子入射動能120 eV時可以發現清楚的(2×2)亮點。由以上三個實驗結果我們推測鐵銥形成規則合金FeIr3,最後透過氬離子濺射實驗進行深度分析,發現實驗所得之濺射效率與FeIr3模型的計算結果相差3%,顯示鐵銥確實形成規則合金FeIr3。另一方面,在低能量電子繞射實驗結果中,電子入射動能75 eV時,可以發現鐵銥合金表面上存在有鐵的兩種結構:bcc(110) KS與bcc(111) (3/2×3/2)R20°。當鐵超薄膜樣品厚度大於5.8 ML時,此兩種結構會同時存在於加熱退火後的FeIr3合金表面;當厚度小於1.8 ML時,合金表面將只剩下bcc(111)結構。
  • Item
    覆鈀、銥於鉬針形成金字塔單原子針尖之研究
    (2011) 陳怡如; Chen Yi Ju
      本實驗利用場離子顯微鏡觀察純鉬針與鈀、銥蒸鍍於鉬針上加熱退火後的皺化行為,利用不同的加熱退火溫度觀察鉬{111}面的皺化。在純鉬實驗中發現,加熱退火溫度在800℃以上時,三個{211}往{111}擴張形成金字塔結構,其每層原子數分別為3、10、21顆,並未形成單原子針尖。而在覆鈀於鉬針的實驗中,在低溫即可觀察到{211}面劇烈擴張,並在加熱退火至700~900℃時,觀察到{211}面取代{111}形成兩種類型的結構,分別為1、3、10及1、6、15堆疊之金字塔單原子針尖。此外,在覆銥於鉬針的實驗中,由於銥和鉬容易形成合金,無法形成單原子針尖。   最後,本實驗亦研究純鉬系統其它切面的皺化行為,發現{110}、{211}、{210}切面在{741}面形成奈米針尖;{211}、{210}、{311}切面在{732}面組成奈米針尖;{310}、{210}、{311}切面在{831}面組成奈米針尖;兩個{211}和{110}切面在{221}面組成奈米針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