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6

本系師資陣容堅強,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名譽教授5人,每年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超過廿個,補助之經費每年約三千萬,研究成果耀眼,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的論文數每年約70篇。

近年來已在課程方面 著手變革,因應學子的各種不同的生涯規劃與需求,加強職業輔導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科技相關課程,提供光電學程(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程技術、近代光 學與光電科技等)、凝態物理、表面物理與奈米科技、高能與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應用物理等研究發展專業人才,並配合博士逕讀辦法,讓大學部學生最快能在五 年內取的碩士(透過碩士班先修生),八年內取得博士,有助於提升本系基礎與應用研發能量,為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業界高科技創新與研發人力(包括在光電業、半 導體製造業、電腦週邊產業等)。

本系亦推動網路教學(科學園)與數位科學研究,作為提供科學教學與學習系統平台的強化支援,並除了原先開設的教育學程外,多增強學生英語教學的能力,與世界科學教師系統連結,在教師從業方面,塑造世界級的物理科學教師,發揮教育影響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Fe(Se,Te)超導材料之光譜性質研究
    (2014) 葉美君; Mei-Chun Yeh
    我們研究Fe(Se,Te)超導材料的光譜性質,樣品包含FeSe單晶、FeSe薄膜及Fe1.05Se0.447Te0.553單晶,其中,以脈衝雷射成長c軸取向FeSe薄膜於(100)MgO基板,膜厚約為300 nm,超導相轉變溫度約為7.6 K。FeSe與Fe1.05Se0.447Te0.553單晶則為(001)晶面,超導相轉變溫度分別為8 K與12.5 K。 首先,我們測量室溫橢圓偏光光譜,觀察到FeSe單晶樣品具有4個吸收峰,分別為1.7 eV、2.7 eV、4.0 eV及6.2 eV。1.7 eV吸收峰對應Fe2+在3d軌域的d-d 電子躍遷;2.7 eV、4.0 eV及6.2 eV則為Se 4p到Fe 3d的電子躍遷。對照FeSe單晶,FeSe薄膜清楚觀察到1.7 eV及6.2 eV吸收峰,Fe1.05Se0.447Te0.553單晶則以1.7 eV、2.7 eV及6.2 eV吸收峰較明顯。我們推論對應FeSe單晶相近頻率的吸收峰位置,其吸收峰之電子躍遷行為與FeSe單晶相同。 其次,我們研究FeSe薄膜的拉曼散射光譜,其顯示4個拉曼峰,頻率位置為107 cm-1、180 cm-1、192 cm-1和238 cm-1,分別對應Eg(1)、A1g、B1g及Eg(2) 振動模,高頻 2300 cm-1 B1g對稱性拉曼峰屬於雙磁振子激發。隨著溫度的升高,A1g與B1g振動模約在475 K以上消失,550 K時,FeSe薄膜完全轉變為α-Fe2O3。相較之下,隨著溫度的降低,在低溫8 K、90 K、220 K三個溫度點皆觀察到拉曼峰值位移量的改變。A1g與B1g對稱性拉曼峰於220 K藍移量開始減緩,推測與短程有序軌道 (或電荷) 有關;接著在結構相轉變溫度90 K處,再一次有藍移量緩和發生;我們於超導相轉變溫度8 K,觀察到拉曼峰值有紅移現象。再者,B1g拉曼峰在室溫與低溫6 K之位移變化量高達8 cm-1,與A1g拉曼峰的位移量1.2 cm-1有明顯差距。B1g拉曼峰的頻率位移量異常現象與聲子-自旋耦合效應有關,隨著溫度的降低,Fe2+由高自旋態轉變為低自旋態,穩定的低自旋態導致系統的總能量下降,晶格結構更穩定,鍵能增強,藍移展現明顯。 最後,我們量測Fe1.05Se0.447Te0.553單晶的低溫拉曼散射光譜,並與FeSe薄膜相比較,發現同樣在三個溫度點:240 K、90 K(結構相轉變)、12.5 K(超導相轉變) 拉曼峰頻率位移量改變。然而,B1g與A1g拉曼峰在室溫與低溫的位移變化量沒有明顯差距,我們推測取代的Te離子改變Fe2+系統自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