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6

本系師資陣容堅強,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名譽教授5人,每年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超過廿個,補助之經費每年約三千萬,研究成果耀眼,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的論文數每年約70篇。

近年來已在課程方面 著手變革,因應學子的各種不同的生涯規劃與需求,加強職業輔導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科技相關課程,提供光電學程(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程技術、近代光 學與光電科技等)、凝態物理、表面物理與奈米科技、高能與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應用物理等研究發展專業人才,並配合博士逕讀辦法,讓大學部學生最快能在五 年內取的碩士(透過碩士班先修生),八年內取得博士,有助於提升本系基礎與應用研發能量,為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業界高科技創新與研發人力(包括在光電業、半 導體製造業、電腦週邊產業等)。

本系亦推動網路教學(科學園)與數位科學研究,作為提供科學教學與學習系統平台的強化支援,並除了原先開設的教育學程外,多增強學生英語教學的能力,與世界科學教師系統連結,在教師從業方面,塑造世界級的物理科學教師,發揮教育影響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二維鈷原子島在銀/鍺(111)√3×√3表面聚集與成長之研究
    (2005) 林俊良; Chun-Liang Lin
    在超高真空的環境中(<10-10mbar),利用分子束蒸鍍鎗(MBE)成功地在半導體鍺(111)表面成長鈷的磁性薄膜,並藉由掃描穿隧顯微鏡(STM)觀察其成長初期的行為。為了阻隔鈷與鍺形成化合物,我們先在鍺的表面加鍍單一層原子的銀,並加熱使其形成(√3×√3)的穩定重構,再行鍍0.35ML的鈷並加熱至200℃以上,即成功地發現鈷原子在表面上形成具有週期性的二維的原子島,這些二維的原子島的厚度在兩層以下僅相差0.05nm,其後則皆相差0.2nm,而且兩層以下的鈷原子排列較為鬆散,其結構週期相對於基底鍺為(√13×√13),然兩層以上的鈷原子排列較為緊密,結構週期則變為(2×2)。我們也發現,兩層以下的鈷原子磊晶方向具有特殊的鏡像對稱模式,鏡射面分別平行鍺(111)面上的 、 、和 三個方向,而鈷以一層伴隨一層地成長至第三層之後則會恢復與基底鍺相同的堆積方向,這些足以說明鈷與鍺之間雖然隔著一層銀,但關係仍然密不可分。此外,當加熱溫度達到300℃以上,鈷獲得較多的動能足以逐漸克服基底的影響而較為自由運動,其總體擴散活化能約為2.39eV,並且為了降低整體表面自由能,鈷趨向不斷地聚集並往三維的方向成長,使表面露出更多有銀的部分,也因此出現更大或更高的鈷原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