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7
  • Item
    臺北市公幼教師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之困境調查研究
    (2022) 呂祐慎; Lu, Yu-S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公幼教師對於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現場的教學信念、教師們個人背景與外在環境變項對運用社區資源方式的差異影響,以及教學信念與個人背景、外在環境變項與教學困境之關聯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紙本與電子問卷並行,總計回收有效問卷318份。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問卷「臺北市公幼教師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之困境調查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 在「運用社區資源的教學信念」方面,教師對於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有高度的教學信念,對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的態度為正向且支持。二、 在「運用社區資源的方式」方面,不同教師背景變項對於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的方式會受教師年齡與任教年資而有所差異。多數教師皆有運用社區資源帶入教室的相關經驗,且比起「將幼兒園延伸至社區」,更傾向運用「將社區資源帶入幼兒園」的方式。運用社區資源的教學方式上,會因班級規模數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將社區資源帶入幼兒園」的教學方式上,則不會因教師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三、 在「運用社區資源的困境」方面,教師使用社區資源時所遭遇到的困境,多數教師同意運用社區資源上會受家長影響,且因不同任教園所區域、不同班級規模數而有差異。至於來自於教師與學校的困境,會因教師任教園所區域、班級規模數而有差異;來自於社區的困境會因教師的年齡而有差異。此外,整體教學困境與來自家長、課程規劃、教師與學校的困境之間具顯著相關。最後則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俾供幼教行政決策、師資培育、 教學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幼兒園課後留園運作現況滿意度及重要性認知之研究-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觀點
    (2021) 丁毓芳; Ting, Yu-F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運作現況滿意度及重要性認知,並進行兩者的比較分析,藉以探究現況實施滿意度及重要性認知之間是否有所差異。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有辦理課後留園的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總計發出240份,回收215份,有效問卷207份,回收率89.5%,可用率86.2%;利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23.0中文版套裝程式進行資料處理,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及卡方檢定等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结果如下: 壹、 辦理課後留園確實能支持弱勢家庭解決幼兒學習問題、提升幼兒的人際互動關係,且為了配合政策辦理課後留園亦有助於提升幼兒園招生競爭力 貳、 課後留園師資應具有合格教師證證照、擁有幼兒園帶班經驗,且課後留園師資教師應保持穩定性高、流動率低,以確保高品質的課後留園服務 參、 行政主管機關應盡速訂定家長接送超時的相關罰則及配套措施 肆、 行政主管機關應訂定相關行政制度,如:教師請假辦法、教師考核辦法 伍、 教師們對於自己任教的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辦理現況滿意程度低於期望值 陸、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因其背景不同對於課後留園的運作現況滿意度及重要性認知亦有所不同
  • Item
    台北市私立高中職財務制度改進之研究
    (2004) 陳麗美; Chen Li-Mei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私立高中職預算編審與執行現況;瞭解臺北市私立高中職董事會對學校財務運作之監督情形;分析臺北市私立高中職財務結構現況;探討政府對私立高中職財務監督及管理情形;綜合研究發現,提出對我國私立高中職財務制度改進之建議。   本研究採文件(獻)分析和訪談進行研究,並歸納主要結論如下: 一、私校預算編審與執行大致正常惟仍有改善空間。 二、私校基金轉投資規定嚴格難以實施。 三、政府對私立學校財務監督與管理仍未臻理想。 四、私立高中職財務報表上網公告尚未落實。 五、會計師簽證私立學校財務報告仍有瑕疵。 六、私立學校董事會仍未善盡財務監督與管理職責。 七、私立高中職學雜費彈性收費有其必要性。 八、私立高中職學生學雜費補助之額度及學雜費徵收會影響教育機會公平及財政原則。 九、私立學校可按獨立私校與津貼私校作區隔。 十、公私立學校捐款額度有差別待遇。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供作參考: 一、私校預算編審應給予較大空間。 二、私校基金轉投資應放寬規定並建立監督機制。 三、政府對私立學校財務應給予輔導與獎勵。 四、私立高中職財務報表上網公告應嚴格執行。 五、私立學校應落實會計師簽證。 六、私立學校董事會應善盡財務監督與管理職責。 七、應開放私立高中職學雜費彈性收費。 八、應增加私立高中職學生學雜費補助之額度。 九、私立學校應可實施獨立私校與津貼私校。 十、公私立學校應同享捐款免稅之規定。
  • Item
    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
    (2005) 丁時達; Ting, Shih-Ta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的變遷。透過對現存資料的分析整理,輔以對數位對補習班生態相當瞭解者的訪談,獲致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與臺灣經濟狀況、教育制度、人口數量,與升學主義密切相關。升學主義尤其扮演重要角色。 二、臺北市升大學補習班的變遷有其階段性,重要轉折包括建國、志成雙雄並峙、朱世衡等脫離建國補習班另成立立人補習班、政府禁止補習班新設、立人補習班王榮麟扭轉經營取向為偏重設備與招生、政府開放補習班新設。目前補習班的發展則以社區化、資訊化,與商業化為可能趨勢。 三、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引發的重大爭議甚多,包括:補習班破壞考試公平、學校師生可否到補習班授課或上課、補習班公共安全值得正視等。 四、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經營為商業化取向。在實際操作上偏重宣傳、師資,提高升學率;較忽略學生身心狀況、建築與公安。 五、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對臺北市升大學補習班的管理成效不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補習班定位不明,法令修改不切實際,以及人手不足、外界關說等,然相關單位的管理策略亦能日趨務實。 六、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因為交通便利與房租低廉,大量進駐南陽街,產生聚集利益,目前依然為補習班重鎮。 七、臺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對臺北市補習教育的發展甚具貢獻,但代表性猶待加強。 八、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存在係基於社會的需要,具有正面社會功能,如安頓考生,提升學生程度,但加劇升學競爭,亦有其負面影響。
  • Item
    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職務分配需求與辦理策略研究
    (2019) 陳香吟; Chen, Hsiang-Yi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職務分配需求與辦理策略,以學校行政人員、教師與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導師職務分配的需求與考量,以期對學校行政主管在導師職務工作分配遇到困難時,提供建議及參考。由於國內較少針對導師職務工作分配做研究,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進行初探,訪談15位受訪者,企圖勾勒出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找出導師工作分配困難的處理方式。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壹、導師職務工作分配的現況及理性基礎:考量師資結構、行政人力需求、課程需求,計算下學期各領域導師所需人數,之後以自願原則,自願擔任導師的人數不足時,排序導師人選有三大原則。 貳、導師職務工作分配時經常碰到的困難有:「自願擔任導師的老師稀少」、「導師分配(聘任)辦法經常被挑戰」、「非考科導師班級經營不易」、「代理教師不能擔任導師」、「疑似不適任導師」、「家長介入安排」。 參、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導師職務分配的需求與考量:總共14項,行政人員的考量是雙方利益的匯集點,可見行政人員的思考較周全。 肆、導師職務工作分配困難的處理方式:「鼓勵教師自願擔任導師」、「逐年漸進式調整各領域擔任導師比例」、「聘任代理教師擔任導師」、「釐清問題始末」、「啟動輔導機制」、「行政照顧教師心情」、「輔導後仍然不適任導師,轉任行政人員」、「善用家長會力量解決問題」。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師資培育機構、不同利害關係人、對學校導師職務分配辦法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自我觀念與法治態度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6-06-??) 劉美琳
  • Item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5-06-??) 黃景裕
  • Item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自我觀念與法治態度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6-06-??) 劉美琳
  • Item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5-06-??) 黃景裕
  • Item
    臺北市民間興建寺廟的動機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69-02-01) 陳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