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民眾閱讀臺灣漫畫動機、態度及行為之研究
    (2021) 王正潔; Wang, Zheng-Jie
    閱讀漫畫一直是國人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但長久以來日本漫畫都比臺灣漫畫強勢許多。隨著臺灣漫畫產業漸漸復甦,愈來愈需要政府與各方產業合力的幫助。故本研究以國人閱讀臺灣漫畫的角度,探討其經由休閒知覺自由的滿足後,是否會提升閱讀動機與態度,並連帶促進國人的閱讀行為。本研究以立意抽樣為基準,使用問卷調查法以網路與紙本問卷發放並回收一千份有效問卷,發放時間為2020年7月至9月。問卷回收完成後採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休閒知覺的勝任感、控制感和投入深度對於臺灣漫畫讀者的閱讀動機與態度皆為正向相關。(二)臺灣漫畫讀者的閱讀動機與態度對於閱讀行為皆呈現正向相關。(三)臺灣漫畫讀者的閱讀動機對於嬉戲性和閱讀主題廣度表現出了影響力;閱讀態度則是對於嬉戲性和閱讀時間表現了影響力。(四)閱讀臺灣漫畫漸漸從紙本轉變為線上網路閱讀模式。臺灣漫畫讀者在滿足了自身休閒活動時的心理需求後,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動機與閱讀態度,使得臺灣漫畫讀者的閱讀行為也產生了正向的影響,願意持續地從事閱讀臺灣漫畫這一項休閒活動。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一)將漫畫閱讀區設置在安靜的區域,使閱讀臺灣漫畫的讀者可以不受雜音干擾的享受閱讀。(二)以更多元的方式分類臺灣漫畫,讓讀者可依照自身的閱讀興趣選擇其喜愛的臺灣漫畫。(三)臺灣漫畫的環境可藉由舉辦同人活動使讀者產生人際關係上的歸屬感。
  • Item
    高中英文課深度討論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
    (2021) 林宜臻; Lin, Y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深度討論融入高中英文閱讀課,是否能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態度? 研究目的有三: 其一為探討深度討論在個案高中合宜的教學模式;其二為探究進行深度討論教學對個案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與態度之影響;其三為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學校與教師未來設計課程之參考。採用行動研究法,以臺中市一所公立學校24位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英文課進行十週的深度討論課程,利用Lexile閱讀檢測系統、學生學習紀錄、錄音轉譯編碼資料、教學省思札記、學生問卷、訪談等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如下:一、深度討論在個案高中合宜的進行教學模式為,第一以異質性分組進行討論,搭配明確的討論規則,並善加運用多元適當的合作學習策略。第二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深度討論是以學生為學習主權的認知,並且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方針,提供舒適自在的討論環境。第三掌握學生多元的學習特質,為各別學生提供適當的鷹架與協助。二、研究對象在接受實驗課程後,整體的英文閱讀理解表現達顯著進步,同時又以低分組閱讀理解的進步幅度為最大。在英文閱讀態度方面,整體的英文閱讀態度達顯著進步,低分組在實驗後顯示具有最佳的閱讀態度,同時低分組閱讀態度的提升幅度也最大。
  • Item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 Level, Parental ReadingAttitude, and Current Home ReadingActivitieson Students’ReadingAttainment: Findings fromthe PIRLS 200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1-??) Su-Yen Chen; Yu-Jen Chang; Hwa-Wei Ko
    By using Taiwanese 4,589 fourth-graders data from the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Study (PIRLS) 2006, this study probe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parental reading attitude, and current home reading activities on students’ reading attainment. With the multiple-group analyse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GSEM), we also examined the equivalence of these influential relations across gend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ypothesized model was fitted data separately in male and female groups, and the strengths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ables were similar. Parental education level substantially and directly linked to students’reading attainment. Its indirect effect only mediated by parental reading attitude and it was weak.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rs address suggestions pertaining to reading research in Taiwan.
  • Item
    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
    (2005) 江有; Yu Chiang
    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之關係,並比較不同背景的國中生在課外閱讀及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九所公立高級中學的高一新生為研究對象,採按比例隨機叢集抽樣方法,總共抽出29個班級,1,290位學生為受試對象,共取得有效問卷1100份。並以SPSS for Windows1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兼採以百分比次數分配、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考驗。   除分析桃園縣國中生之課外閱讀狀況外,並對不同背景之國中生在課外閱讀動機、課外閱讀態度、課外閱讀習慣、課外閱讀興趣、家庭閱讀環境、學校閱讀環境及社區閱讀環境等變項呈現之差異情況進行分析。進而針對背景因素、課外閱讀狀況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關係及所呈現之差異狀況詳加剖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性別、父母教育程度及學校位置在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上有顯著差異。 二、課外閱讀動機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各科成績皆未達顯著相關。 三、課外閱讀態度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國文」,「英語」二科成績以及「總成績」皆呈顯著相關。 四、家庭閱讀環境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國文」,「英語」二科成績以及「總成績」皆呈顯著相關。 五、學校閱讀環境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數學」、「自然」、「社會」三科成績以及「總成績」皆達負顯著相關。 六、社區閱讀環境與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社會科」成績呈顯著相關。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對學校、教師、家長、學生、教育政策、圖書館與後續研究等方面,提出改善閱讀計畫和閱讀環境的建議。 一、 擬定提昇閱讀習慣計畫 二、 塑造及改善閱讀環境 三、 增進圖書館對學生的吸引力 四、落實課外閱讀教育政策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環境、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
  • Item
    紙本與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
    (2009) 黃齡嫻; Ling-Hsien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繪本和電腦的使用經驗及親子共讀現況、紙本與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和閱讀態度之影響。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立意取樣選取臺北市三所國小共12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為樣本,經配對後隨機分派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各6人。兩組學生各進行四本內容相同的繪本教學,並在教學後,立即實施「閱讀理解測驗」。教學完畢,兩組學生填寫「閱讀態度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及無母數統計魏可遜配對組帶符號等級考驗進行統計分析。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如下: (一) 就「使用電腦閱讀繪本」而言, 只有1位學生曾使用電腦閱讀繪本。就「閱讀繪本經驗」而言,5位學生閱讀過繪本,7位學生從來沒有閱讀過繪本。就「親子共讀」而言,3位家長曾經陪伴小孩閱讀繪本,9位家長從來沒有陪伴過小孩閱讀繪本。 (二) 當繪本故事較短且容易時,電子或紙本繪本的教學效果差異不大;當繪本故事較長且難時,電子繪本教學效果顯著優於紙本繪本的教學效果。 (三) 電子繪本能增進學生的閱讀態度。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限制,就學校、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國小學童閱讀能力與態度影響之研究
    (2012) 林惠愛; Huei-Ai Lin
    面對數位閱讀時代的來臨,國小學童以平板電腦為載具閱讀電子書取代紙本書閱讀對學童會產生何種影響為教育界關心的議題。本研究使國小學童持有已預載有120本電子書的平板電腦自由閱讀其中的電子書,並可使用平板電腦的一切功能,欲藉由為期十週的電子書閱讀實驗,探討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於學童閱讀能力與態度的影響,並分析學童的電子書閱讀行為,並瞭解學童本身與家長、教師對學童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的看法,希望提出有用建議,提供欲推動學童閱讀電子書之相關單位參考之用。 本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取向,先以實驗法中的單組前後測設計,在實驗前後對參與學童施以識字力檢測及閱讀理解力檢測,亦讓學童填寫閱讀態度問卷,以瞭解參與學童之閱讀能力及閱讀態度是否有顯著改變。又以程式從平板電腦中擷取學童在電子書閱讀軟體上閱讀軌跡,進行閱讀紀錄分析歸納。最後以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學童及實驗班之導師及圖書教師,瞭解學童及家長對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之意見;另請學童家長填寫意見回饋單,以調查家長對學童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的意見。 研究結果發現,(一)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學童閱讀能力的影響:1.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有助於學童識字力的增加。2.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有助於學童閱讀理解力的提升。3.不同性別學童的電子書閱讀成效沒有顯著差異存在。4.不同年級學童的電子書閱讀成效未必有顯著差異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5.學童的電腦能力對其電子書閱讀識字成效有顯著影響,對理解力成效則無。6.學童的國語成績表現與其閱讀能力高低有正相關。(二)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學童的閱讀態度影響:1.學童對於閱讀的態度在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後有整體性的顯著增加。2.學童對於閱讀的正向認知在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後有顯著提升。3.學童對於閱讀的喜好程度在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後有增加。4.學童的閱讀行為趨向在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後有提升。(三)學童的電子書閱讀行為:1.閱讀過程中出現大量用手指畫過螢幕的滑頁動作。2.閱讀時每頁停留時間短暫,閱讀量雖大,但多瀏覽而少精讀,對閱讀深入理解幫助有限。3.遇到喜歡的讀本時,會逐頁閱讀,並穿插許多滑頁、跳頁的動作,與紙本書閱讀行為差異不大。4.對讀本的選擇主觀而迅速,遇到不喜歡的讀本時,瀏覽幾頁就跳出,內容才是讓學童繼續閱讀的關鍵。5.閱讀電子書時,會有同時聽音樂、上網等多工行為。6.學童還未習慣閱讀工具的使用,閱讀過程中少有工具使用行為。7.學童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仍會依其本身的習慣尋求解決的方法,並不會因為平板電腦在手而先想到利用平板電腦的各種功能解決問題。(四)學童、家長及教師對以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的意見:1.比起紙本書,學童更喜歡電子書。2.學童認為電子書讓他們更喜歡閱讀,因為多讀而提高了自身的閱讀能力。3.學童認為多工行為不會影響其閱讀專心度,與家長及教師看法不同。4.家長與教師認為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的方便性是其最大優點,而電子書的確也有提高學童對閱讀的興趣,此為家長與教師所樂見。5.家長與教師擔心長期注視螢幕對學童視力造成傷害。6.家長與教師認為平板電腦的各種功能,如上網、下載遊戲等對學童的吸引力很容易大於電子書,須適度管控。7.平板電腦本身硬體缺失及電子書軟體操作問題,是學童、家長及教師共同認為以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的缺點。 研究者基於研究結果,對閱讀指導者、電子書閱讀推廣者及電子書及載具製造者提出建議,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期對國小學童電子書閱讀實務與研究領域有所助益。
  • Item
    「圖書教師」對國小圖書館經營推動及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
    (2015) 曾禮珍; ZENG, LI-JHEN
    面對瞬息萬變的新世代,唯有透過閱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吸取別人研究的成果,進而轉化成為對個人有用的知識,所以政府機關與民間單位紛紛投入閱讀推動,以培養國人閱讀力。閱讀應從小開始,而校園環境則是推廣閱讀的最佳場所,期能透過學校的力量,讓閱讀紮根在學童的日常生活中。 本研究試圖從全國性的層面去探討圖書教師(Teacher Librarian)制度對於學校圖書館經營與閱讀推動是否有正向的幫助,以及學校是否設置圖書教師,對圖書館經營與閱讀推動是否有所差異。以期未來落實全國各國民小學圖書館皆有專職「圖書教師」一職,並對於閱讀紮根有所助益,以提升全國閱讀競爭力。 根據研究分析結果,得到結論發現:(一)學校是否設置圖書教師對圖書館基本經營(如館藏發展、編目、借還書、志工培訓)、圖書館利用教育、發展課程館藏以支援教學與推廣閱讀活動、與各科教師協同教學並參與學校課程規劃與設計以及整合學校、家長、社區資源,籌畫多元閱讀計畫五項構面,皆達顯著差異;(二)圖書教師學校與非圖書教師學校對閱讀態度達顯著差異(三)除了學校圖書館負責人之年資對圖書館經營與閱讀推動沒有顯著差異之外,學校縣市、學校圖書館負責人職位、學校規模、學校圖書教師申請通過年度、學校圖書館年度經費與圖書館每週開放時數,對於學校圖書館經營與閱讀推動皆達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一)研究結果顯示有設置圖書教師學校與未設置圖書教師學校之整體皆達顯著差異,建議全國小學每校皆設置圖書教師;(二)專職之圖書教師可以發揮圖書館經營與閱讀推動之更大效益,建議學校須有專職圖書教師;(三)優良的館藏與閱讀推廣活動才能引發並維持學生閱讀習慣,建議每年應編列固定購書經費與執行閱讀推廣活動經費;(四)學校規模大小影響圖書教師推動閱讀方式,建議針對中大型學校需培訓校內種子教師;(五)在圖書館良好的基本經營基礎上,更專注支援各科教師教學館藏、提供各科教師協同教學與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六)閱讀應該要全校教職員、家長與學生一同投入參與,其影響方能擴散與長久。
  • Item
    參與「數位閱讀到您家」計畫之讀者電子書閱讀行為研究
    (2015) 張維容; ‎Chang, Wei-Jung
    隨著網際網路及數位閱讀載具的普及,帶動了數位閱讀。為瞭解在數位時代中,電子書為偏鄉讀者帶來的影響及其閱讀行為,本研究以執行「數位閱讀到您家」計畫的偏鄉公共圖書館為研究場域,探討參與計畫讀者的電子書閱讀行為、電子書對其影響,以及讀者對電子書之問題與需求,期望能作為圖書館未來推廣電子書及相關服務之參考。本研究以質性取向的觀察法和半結構訪談法,蒐集及分析13位參與計畫讀者的電子書閱讀行為。研究結果發現,(一)在電子書閱讀行為方面:(1)讀者閱讀電子書的外在動機大於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為圖書館推廣及取用方便,內在動機為讀者的閱讀需求(2)讀者最感興趣的電子書為文學及生活類、(3)讀者會視閱讀情境及需求使用不同的搜尋方式,並以書名等基本資訊及試閱內容作為選擇依據、(4)多使用平板電腦閱讀國資圖的電子書,最常在家中閱讀、閱讀頻率為每週,閱讀方式視書籍類型而定,多只會使用放大縮小和書籤的功能;(二)電子書對讀者的影響方面:(1)讀者對電子書的認知與其閱讀經驗有關、(2)讀者喜愛電子書的方便性,卻仍較習慣閱讀紙本書,軟硬體易用性及讀者的閱讀習慣應為影響閱讀意願的主要因素、(3)讀者的找書管道、閱讀類型、閱讀時間比例、做筆記方式、重複閱讀頻率、分享閱讀行為等閱讀習慣在閱讀電子書後有所改變;(三)讀者對於電子書的問題與需求方面:(1)讀者在閱讀電子書所遇到的問題包含安裝、搜尋及閱讀問題,其中多為搜尋問題、(2)讀者對電子書內容的需求為增加館藏及推薦書單,對閱讀軟體的需求為加強閱讀、搜尋相關功能以及提供個人化服務。基於上述結果,本研究對偏鄉公共圖書館提出加強推廣、資訊素養方面的建議,對於國資圖電子書服務平臺提出改善建議,並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盼對偏鄉公共圖書館推廣電子書之實務及研究領域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