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2
  • Item
    理財教育的概念及其相關效益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5-01-??) 曾永清; Yung-Ching Tseng
    本研究由理財素養與理財知能兩部份的論述與比較開始,說明理財教育內涵與可能之投資效益。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理財素養的重要性獲得了國際認可,被認為是一個人重要的生活技能。許多國家將理財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內,並設計專門的課程綱要。在學校中實施理財教育課程被認為是最有效、公平的方式,能夠影響一整個世代人群。理財素養是一種人力資本,透過理財教育,就能累積國家的人力資本,促進社經發展。研究發現理財教育課程有助於提高理財責任與決策、所得與職業、金錢管理與規劃、信用與借貸、風險管理與保險、儲蓄與投資等Jump$tart聯盟K-12 個人理財課程標準的六大主題,此外理財課程具備提升金融服務業效益、個人身心健康、工作與理財滿意度、思辨和分析能力等效益,同時能產生知識與技能外溢性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 Item
    國中教師人權教育素養與權力運用類型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國中教師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5-01-??) 曾永清; 林安邦; 何佳蓉; Yung-Ching Tseng; An-Pang Lin; Chia-Rong Ho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人權教育素養與權力運用類型之關係。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共獲得有效問卷639份,進行卡方檢定與事後多重比較、多元羅吉特迴歸分析、典型相關等方式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新北市國中教師權力運用類型以規範型為主,其次是強制型權力,最少使用的是利酬型;根據多元羅吉特迴歸分析得知,國中教師人權教育素養對教師權力運用類型具有足夠的解釋力,其中以「人權教育技能」層面為區別「強制型」與「規範型」之顯著影響變項「人權教育認知」層面為區別「利酬型」與「規範型」之顯著影響變項。典型負荷數值分析指出,以「人權教育態度」為自變量來預測規範型變量時,預測的效果較為好些;「人權教育認知」較低的教師,呈現較採行利酬型權力類型,教師會以物質資源來引導學生遵守團體規範。
  • Item
    父母理財教導對國中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4-09-??) 曾永清; 呂秋萍; Yung-Ching Tseng; Chiu-Ping Lu
    家庭是大多數孩子理財知識的來源,家庭對於理財素養和行為的影響已引起大家的興趣。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評估父母理財教導對他們的孩子的理財素養和行為的影響。本研究利用設計的問卷,由新北市19所國氏中學取得學生樣本。研究發現國中學生的理財素養在「消費與信用」觀察變項表現最佳;理財行為在「信用與借貸」觀察變項表現最佳。國中學生父親學歷越高、閱讀財經訊息頻率越頻繁、與家人討論財經問題越頻繁,其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表現越好。本研究SEM估計發現,父母理財教導會直接與顯著地影響到其孩子的理財素養(因素負荷為31),同時亦直接與間接地影響到其孩子的理財行為(因素負荷為28與21)。此外,理財素養對理財行為具有部分的中介效果。
  • Item
    父母理財教導對國中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4-09-??) 曾永清; 呂秋萍; Yung-Ching Tseng; Chiu-Ping Lu
    家庭是大多數孩子理財知識的來源,家庭對於理財素養和行為的影響已引起大家的興趣。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評估父母理財教導對他們的孩子的理財素養和行為的影響。本研究利用設計的問卷,由新北市19所國氏中學取得學生樣本。研究發現國中學生的理財素養在「消費與信用」觀察變項表現最佳;理財行為在「信用與借貸」觀察變項表現最佳。國中學生父親學歷越高、閱讀財經訊息頻率越頻繁、與家人討論財經問題越頻繁,其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表現越好。本研究SEM估計發現,父母理財教導會直接與顯著地影響到其孩子的理財素養(因素負荷為31),同時亦直接與間接地影響到其孩子的理財行為(因素負荷為28與21)。此外,理財素養對理財行為具有部分的中介效果。
  • Item
    國中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相關性之研究
    (中國訓育學會訓育研究季刊雜誌社, 2012-09-01) 曾永清; 林安邦; 謝明宏
  • Item
    大學非商業類系學生理財教育課程之規劃、實施與檢定(I)
    (2011-07-31) 曾永清
    美國國家經濟學教育委員會(NCEE)認為在學校中增強與加廣個人理財教育的需要是仍是急迫的(remain urgent),對建立一個擁有深謀遠慮的投資者和儲蓄者、有見識的消費者、高效率的勞動力、負責任公民和全球經濟有效參與者的國家是至關重要。理財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理財者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計算能力等,理財教育實際上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我國教育應該提供學生正確的理財方法、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也包含著品德教育的內容。 大學非商業類科學生畢業後於社會上將立即面臨理財相關問題,應該是最需要接受理財課程的一批學生,理財知能對他們有其急迫性(Alhabeeb, 1999; Klemme, 2002)。國內應及早建構適合本國國情的大學非商業類科學生理財課程。本研究期望能設計理財量表,充分瞭解學生理財知識,同時建立適切的大學理財課程綱要,編寫合宜的教材與活動,推行於大學校園中。本研究以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與案例教學教育原理,來發展理財素養課程。透過理財教育課綱,建立學生應學習的基礎與進階課程,供學校與教育學術機構參考。在準實驗架構下,除了共變異分析外,並利用典型與SEM模式,觀察基本知能、理財素養與理財參與三者之因果關係。
  • Item
    中學教師學校教育、健康投資與身心健康狀態相關性之檢定(II)
    (2009-07-31) 曾永清
    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資本兩項非常重要的特徵。許多研究已經發現教育和健康之間的 具有正向的關係,但是這種關係的因果型態和相互影響因素可能相當複雜。由於連結教 育和健康結果的中間變數項無法被理論預定,一些文獻嘗試建構統計模型進行研究。另 有學者發展模型探討兩者間反面關係。亦有學者主張一個或多個其他變數,例如時間偏 好率,才是影響教育和健康主因。這3 種可能性論點均有實證結果,均有助於瞭解教育 和健康之間的相互關係,故教育對健康的影響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來證實。 過去文獻在探討教育與心理健康間,僅有理論分析(Hammand, 2003)。事實上, 心理健康重要性不亞於身體健康,醫學上亦證實一些身體疾病是來自於心理調適不當 所造成,教育對於心理健康的實際影響,值得更多檢驗。本研究即擬同時觀察教育年 數與身體健康、心理素質間真實互動關係。 本計畫希望透過問卷調查、二階段logit 模式、二階段最小平方聯立模式、SEM 等 實證方法之研究,達成下列幾個主要目標:1.估計中學老師的教育和健康相互關係,深 入探討教育對身心健康影響的顯著性,2.估計健康投資對身心健康影響的顯著性,3.追 蹤調查與建立教師的身心狀況指標,包括健康狀況、工作滿意度、工作成就感、接受訓 練意願等身心指標,4. 探討中學教師進修碩、博士學歷後,其個人生產力、身心健康 是否顯著提昇,5.建立我國人力資本健康研究模式,作為觀察與估計台灣人力資本質量 研究之參考點。6.透過本計畫,探討我國教育資源配置之影響深度,並提出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