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8

民族音樂研究所創立於民國91年8月,前身為許常惠教授所主持的師大音樂系碩士班音樂學組,為顧及現代學術分工日趨精細並與當前本土學術發展的脈動相結合,遂申請獨立設所。創所之初開設「研究與保存組」及「表演與傳承組」。民國95年,為提升學生之競爭力與資訊能力,以及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價值與精神,能夠和現代資訊化社會脈動相結合,增設多媒體應用組。民國104年起為培養學生具跨領域之能力,同時具備音樂展演能力,加強傳統音樂文化之研究與教學,整合「研保組」及「表演組」為研究與傳承組,致力於臺灣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入研究、展演教學以及紀錄保存。

近年配合本校推動國際化,陸續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首份系所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與中國音樂學院締結姊妹校、建構華人地區音樂數位典藏標準與合作網路等,並積極邀請海外專業教師擔任本所客座教學人員,類型涵蓋民族音樂學、音樂展演及媒體設計等,全程皆以英語授課,為學生提供最新之音樂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國際交流管道,利於日後學習深造有更多元的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林欽彬道長之道教法事與音樂研究
    (2017) 林䕸伶; Lin, Jie-Ling
    閭山教派,是道教系統中較少聽聞的一個派別,因此想藉由本論文對道教正一派以及閭山派於彰化、台中地區的活動現象有所探究與紀錄。觀察對象為彰化縣和美鎮閭山龍玄法門之林欽彬道長。 筆者將分為三大方向進行研究及資料收集。一為實地田野調查,確實記錄林欽彬道長所施行之科儀法事現場實況,以人、地、時、事、物為重點紀錄;二為專人訪談,以林欽彬道長為主要訪談對象,對其進行傳承之現況、師承脈絡、營務內容等有所瞭解,其次為了解眾道士們學習歷程及其各專長與特點;最後一部分則將所採集之音樂、儀式、訪談記錄等影音及影像內容作整理分析之工作。 本文共分為五個部分。序論,概述台灣道教法事其發展,以及中部地區道教儀式之研究資訊,並記錄目前相關研究論著之概況。第一章,閭山大法院龍玄法門之概述,記錄該壇之道法傳衍及沿革,主壇道長、助壇道士、後場樂師等,以及概述正一派與閭山派各科事類型。第二章,閭山龍玄法門持有之演法物件,記錄法器、抄本、道場神像圖以及道服等由林道長保留下來之珍貴物件。第三章,法事內容與宣行的紀錄,包括儀式流程、運用物品、空間、參與者等相關事物。第四章,科儀中的音樂分析,採錄《發表科儀》、《安龍謝土科儀》、《普度科儀》三個儀式內容,進一步分析其道曲演唱特色以及依演唱型態分「加詞唱法」、「疊唱」、「字與曲調運用」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