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8

民族音樂研究所創立於民國91年8月,前身為許常惠教授所主持的師大音樂系碩士班音樂學組,為顧及現代學術分工日趨精細並與當前本土學術發展的脈動相結合,遂申請獨立設所。創所之初開設「研究與保存組」及「表演與傳承組」。民國95年,為提升學生之競爭力與資訊能力,以及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價值與精神,能夠和現代資訊化社會脈動相結合,增設多媒體應用組。民國104年起為培養學生具跨領域之能力,同時具備音樂展演能力,加強傳統音樂文化之研究與教學,整合「研保組」及「表演組」為研究與傳承組,致力於臺灣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入研究、展演教學以及紀錄保存。

近年配合本校推動國際化,陸續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首份系所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與中國音樂學院締結姊妹校、建構華人地區音樂數位典藏標準與合作網路等,並積極邀請海外專業教師擔任本所客座教學人員,類型涵蓋民族音樂學、音樂展演及媒體設計等,全程皆以英語授課,為學生提供最新之音樂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國際交流管道,利於日後學習深造有更多元的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桃園縣國民小學國樂團發展之調查研究
    (2009) 陳茂元; Chen Mau -Yuan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民小學國樂團發展現況,以其設有國樂團之七所學校三百八十二位學生為對象,就學校支持度、教師教學專業度、家長參與配合度、學生自我評核度等四個層面加以調查,並進一步探析不同背景學生對國樂團看法之差異。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SPSS10.0軟體,以次數分配、百分比、獨立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及檢驗,獲得具體結論如下: 壹、學生對國樂團發展現況的看法 一、各校學生認為學校極為支持國樂團的發展 二、各校學生認同其樂團指導教師具有相當的教學專業度 三、學生認為在家長參與配合度僅具普通程度 四、學生認為練習投入程度及檢視自我學習方面僅達一般水準 貳、不同背景學生對國樂團發展看法之差異分析 一、不同「學校」學生在學校支持度、教師教學專業度、家長參與配合度及學生自我評核度等各層面看法均具差異 二、不同「性別」學生在教師教學專業度的看法具有差異 三、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學校支持度及教師教學專業度的看法具有差異 四、不同「演奏樂器」學生在學校支持度、教師教學專業度、家長參與配合度及學生自我評核度等層面看法均不具差異 五、有無「額外音樂學習經驗」的學生對於學校支持度及教師教學專業度的看法具有差異 六、「家長有無參與後援會」的學生對於家長參與配合度的看法具有差異 七、「是否擁有個人樂器」的學生對於教師教學專業度的看法具有差異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並針對家長、學生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