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校)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社會教育學系圖書資訊學組,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圖書資訊學相關科系。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之高階圖書資訊服務人才,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圖書資訊學之獨立研究所(本所),隸屬本校教育學院,招收一般碩士生。

為提供在職圖書資訊服務人員之進修管道,本所於民國九十四年續接社會教育學系(社教系)之「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以培育具備資訊科技知能之圖書資訊服務人才。

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合作,本所於民國九十五年與本校美術系、歷史系、國文系及產業界專家等共同籌設「數位內容與創新應用學分學程」,以培育兼具數位內容創作與加值應用之人才。因應圖書資訊學研究之變遷與知識服務產業之發展趨勢,本所於民國九十七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博士班,並於民國九十八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生,以培育兼具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與管理領導能力之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文字生成技術應用於學術論文寫作之評估─以人工智慧領域論文摘要為例
    (2022) 張悅倫; Chang, Yueh-Lun
    文字生成技術的應用在近年愈臻成熟,其對學術產出過程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為初步瞭解此技術對學術研究發表的影響,並探索人類與電腦能否辨別電腦生成或人類撰寫之學術文章,本研究運用既有的開放資源,以人工智慧領域之論文摘要為範圍,進行了「人類評估電腦生成摘要」及「摘要生成模型自動化評估」兩實驗。實驗一依據ACL Anthology和arXiv(cs.AI)語料,以語言模型GPT-2生成論文摘要,再就英文文法檢查工具Grammarly和受試者對其之評估情形進行分析。實驗二則藉由分類器,實測電腦能否辨別出電腦生成之摘要,再與受試者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結論如下:1. 電腦能生成仿真度高的摘要,並在Grammarly的評估指標表現較人類撰寫摘要佳。2. 受試者對於電腦生成摘要之平均良窳度給分為3.617,而人類撰寫摘要則為3.622,顯示人類在不知道有電腦參與生成的前提下,無法明顯地辨別出一篇摘要為電腦生成或人類撰寫。3. 以SciBERT預測30篇摘要之Micro和Macro f1皆為0.93,較受試者的0.53及0.44高上許多,顯示電腦具辨別電腦生成摘要之能力。同時,由於在SciBERT預測錯誤的2篇摘要中,有1篇在人類預測中為正確,推論電腦與人類或許能在辨別上相互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