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0
  • Item
    迎向青春的曙光:家人關係團體方案提升高中青少年幸福感之成效研究
    (2024) 李秀靜; Li, Hsiu-Ching
    本研究探討家人關係團體方案提升高中青少年幸福感之成效。採用混合研究法,量化研究採前測、後測、延宕測驗之實驗研究法,研究對象為高中二年級的青少年學生共八班,分為實驗組(有效樣本133人)及控制組兩組(有效樣本41人)。實驗組進行六週的家庭教育團體方案,每週時間為100分鐘(二節課),團體方案結束後,再進行後測及延宕測驗,以探討團體方案介入後之成效。質性研究採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收集質性質料,包含上課的學習單、學生學習成果、團體課程總回饋表及觀察者記錄表等。研究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的家人關係為中等程度,代表還算好;青少年的幸福感狀況為中等程度以上幸福感,代表介於還算好及相當好之間,尤其是在全心投入、關係、快樂向度。 二、以ADDIE系統化課程設計發展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共五單元六週課程,運用「幸福感理論PERMA」,「青少年幸福感EPOCH」五向度——全心投入、毅力、樂觀、關係、快樂、高中家政十二年國教領綱、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參考大綱等,完成五個單元方案設計。 三、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之實驗組學生,其後測「家人關係」、「青少年幸福感」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增進青少年家人關係及幸福感,具有立即效性實施成效。 四、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之實驗組學生,在「家人關係」、「青少年幸福感」,前測、後測及延宕測驗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後測顯著優於前測,延宕測驗優於前測。顯示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增進青少年家人關係及幸福感,具有延宕性實施成效。而家人關係之後測與延宕測驗則無顯著差異;幸福感之後測與延宕測驗有顯著下降。 五、實驗組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後,高中青少年家人關係,對青少年幸福感有正向關聯。 研究者藉由學生學習成果、反思回饋、方案設計、教學省思日誌等進行教學反思,且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於青少年及其家長、家人關係課程推動者及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家庭、學校及家庭教育機構、政府相關單位參考。
  • Item
    幼兒園STEAM課程實施歷程中幼教師課程意識之探究
    (2024) 傅麗珍; Fu, L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STEAM課程實施歷程中幼教師之課程意識,以位於新北市一所大專院校附設幼兒園為研究場域,兩位幼教師為研究參與者,分別以「動手玩染布」及「校園的榕樹」探究式主題課程進行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法,歷經6個月入班觀察,數次深度訪談、課前課後的非正式訪談以及定期的STEAM課程會議的研討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所蒐集的資料包括訪談資料、研究者觀察記錄、研究者省思日誌、研究參與者所撰寫的省思日誌、教學記錄、教學會議記錄、照片及幼兒作品等書面資料,前述資料均轉換為文字、進行編碼、歸納及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一、幼教師不同STEAM課程意識呈現不同STEAM教學實施二、從喜歡到熱愛STEAM教育,進而提昇STEAM課程意識三、幼教師的內隱STEAM課程知識透過實作及表達逐漸外顯四、STEAM的課程對話有助於STEAM課程意識的提昇五、幼教師透過STEAM教學反思提昇STEAM課程意識六、幼教師STEAM課程意識影響幼教師教學引導策略之使用
  • Item
    幼兒教師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之探究
    (2024) 劉詠欣; Liu, Yung-Hsi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任教於原住民地區的幼兒教師在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中,如何根據幼兒的文化背景調整教學活動與營造正向的班級氛圍,並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元文化素養的成長歷程。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以一所位於卑南族部落的幼兒園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包括研究者本人和兩位協同教師,三位均為漢族教師,以及23位幼兒,其中大多數為卑南族孩子。研究歷時約10個月,透過家長與族人訪談、課堂錄影、幼兒觀察紀錄、幼兒作品、教學週誌及教師研討紀錄等方式蒐集資料,將這些資料轉譯、編碼,並歸納出主題。研究結果如下:在文化回應教學的行動循環方面,發現文化回應教學的發展涵蓋了三個要素,分別為教師對幼兒文化背景的理解、適應幼兒文化背景的教學安排以及營造自在的班級氛圍。此外,當教師剖析與解決教學問題時,能以幼兒文化背景為考量,並善用多元教學策略,以平衡教師教育信念與幼兒文化特質。最為重要的是,與幼兒文化背景相異之教師,要發展有效的文化回應教學,關鍵在建立與當地居民的友誼橋樑。在教師多元文化素養成長方面,研究發現教師在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經歷三個階段:理論投入階段、教育信念擺盪與揉合階段、文化自覺階段。此歷程與教師文化敏感度有著雙向促進的關係。此外,協同教師間的和諧與互助關係也是發展文化回應教學的重要基礎。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現場教師、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者之相關建議。
  • Item
    原住民家長教養壓力下的家庭韌性發展歷程- 以花蓮地區育有青少年之阿美族家長為例
    (2024) 陳翠臻; Sawmah.Lasong
    本研究旨在瞭解當代育有青少年之阿美族家長的教養壓力,以及該家庭面對教養壓力時所產生的調適歷程與關鍵因素。研究者藉由詮釋現象學方法論觀點,釐清阿美族家長之教養壓力,並整理該家庭調適教養壓力之過程與意義。本研究邀請到十五位曾經歷子女從兒童階段進入到青少年階段之種種教養壓力,現已發展出回應與調適壓力之阿美族家長,採取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法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研究參與者所經歷的教養壓力源有五個面向,分別是家長本身、與子女互動、社會學校、外部社會觀感、對孩子未來擔憂,當中「經濟不穩定」、「族群身分別所帶來的歧視」、「傳統文化流失」是家長們最沉重的三大痛點。2.親職教養壓力下的阿美族家庭韌性動態過程包括「有感差異帶來壓力」、「信念價值切換」、「資源盤點與重新組織」,以及「溝通與解決的執行」。3.阿美族家庭韌性的關鍵因素與開展實踐有「個人」、「家庭」、「社會」三面向。研究發現,阿美族家庭韌性各歷程之間會相互影響,並非單一方向性,各歷程皆有助於家庭辨識和理解壓力,使家庭在動態過程中增強家庭的韌性。並且,阿美族家庭韌性並非僅從核心家庭作為開展的單位,而是家族、社群、社區共同挹注能量使家庭恢復既有的功能,且家庭韌性的執行與文化養分有極深的連結。本文最後針對阿美族家長之教養經驗與調適過程,提出對阿美族家庭陪伴者、家庭助人工作者,以及家庭教育研究者之建議,包括:1.培育原住民的家庭教育推廣人員,實質協助家長因應教養挑戰。2.從文化認同厚實家庭韌性,強化阿美族家庭壓力的因應力度。3. 發展具文化回應之家庭教育媒材資源。4.增加家庭助人工作者對原住民家庭的文化能力。
  • Item
    母親回應教養與學齡前幼兒安全依附及主動行為之關聯:交互延宕模式分析
    (2024) 楊雯媗; Yang, Wen-Hsuan
    學齡前階段是幼兒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攸關孩子未來的學校適應及學業表現。近年來,社會情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強調素養導向的培育。溝通是人際互動的基礎,除了傾聽他人,亦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達到雙向交流的目的。主動行為即強個體能夠自在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意見,為自己發聲,該能力對於孩子未來的學校生活具有相當大的助益。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臺灣學齡前幼兒在三至六歲期間,母親回應教養、幼兒安全依附及其主動行為的縱貫關聯性。本研究採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KIT)」中,36月齡組幼兒資料,自幼兒36月齡至72月齡共四波縱貫資料,選取四波皆參與的樣本,且每一波皆由親生母親填答者,調查期間父母婚姻狀態皆為已婚、母親皆與幼兒同住、未患重大傷病及身心障礙的幼兒,並刪除研究變項拒答者,共得1,011位參與者。本研究使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進行資料分析,以交互延宕模型(cross-lagged modeling)檢視36月齡至72月齡期間母親回應教養、幼兒安全依附和主動行為三變項之間的縱貫關聯性。本研究結果指出,在母親回應教養與幼兒主動行為的交互延宕模型中,母親回應教養和幼兒主動行為於三至四歲及五至六歲期間呈現雙向影響關係,四至五歲期間則是幼兒主動行為單向影響母親回應。另外,在幼兒安全依附與主動行為的交互延宕模型中,幼兒安全依附和主動行為於三至五歲期間呈現雙向影響關係,五至六歲則是幼兒主動行為單向影響安全依附。最後,在母親回應教養、幼兒安全依附及主動行為的交互延宕模式中,幼兒四歲時的安全依附在幼兒三歲時的母親回應教養對其五歲時的主動行為,以及幼兒三歲時的主動行為對其五歲時的母親回應教養的影響途徑間,皆具顯著的中介效果。綜上所述,建議主要照顧者可以適時地溫暖回應孩子的需求,多和孩子聊天,認真傾聽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被重視的,有助於家長和幼兒建立安全依附關係,並且能夠間接影響孩子的主動行為表現。無論是提升母親回應教養或是幼兒安全依附,都將有助於二者之間的正向影響機制,而增進幼兒日後與他人建立正向健康的人際關係。
  • Item
    青少年知覺家長數位教養與社群媒體識讀的關聯性:以數位親子溝通品質為中介
    (2024) 胡芯瑜; Hu, Sin-Yu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知覺家長數位教養對於其社群媒體識讀能力的影響,並進一步了解數位親子溝通品質是否有中介效果。研究對象為13到15歲之青少年,並採用「家長數位教養行為量表」、「社群媒體識讀量表」、「親子信任量表」,以及「自我揭露量表」為研究工具,以394筆有效資料進行正式分析,包含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相關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結構方程模型。結構方程模型的主要研究結果指出:(1)主動型的數位教養對青少年社群媒體識讀有正向且顯著的效果;(2)主動型的數位教養,會透過數位親子溝通品質,正向影響青少年社群媒體識讀的能力。最後,針對本研究之限制與未來方向進行討論,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實務工作者相關建議。
  • Item
    家長對幼兒園於新冠疫情停課期間提供線上學習之看法
    (2024) 黃凱琪; Ng, Kai Che
    本研究旨在探討疫情期間幼兒參與幼兒園線上學習的情形及幼兒家長對線上學習之看法,以及不同背景變項在看法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為自編問卷。以育有3-6歲幼兒的家長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為141人。調查所得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係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的研究發現如下:一、在幼兒園提供的線上活動中,以體能活動為大宗,並大多採會議軟體的方式進行線上學習。二、多數幼兒一週進行4堂以內的線上學習,一堂的時長在30分鐘以內,而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幼兒進行線上學習的一週頻率高於非營利幼兒園的幼兒。三、多數幼兒家長表示不認同線上學習的好處。四、多數幼兒家長表示認同線上學習的缺點。五、多數幼兒家長對於線上學習對家長親職角色的幫助表示中立態度。六、多數幼兒家長對於、線上學習對家長造成的成本表示中立態度。七、不同學歷的家長以及家長陪伴時長不同在線上學習的看法上沒有顯著差異。八、線上學習缺乏人際互動,且效果有限,不少幼兒家長在疫情結束後並不同意讓小孩參與線上學習。
  • Item
    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與臺灣五歲幼兒攻擊行為之關係:以家長懲罰作為中介變項
    (2024) 梁可怡; Leung, Claudia
    本研究主要探討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影響,以及父母的懲罰行為在其中的中介效果檢驗。本研究推論父母的懲罰行為可能為幼兒電子產品使用對幼兒攻擊行為影響的中介因素,並對此作出分析。若推論成立,可以提供有力的根據,讓父母處理幼兒電子產品使用的紀律時,盡量不要採取打罵的方式作管制。研究對象為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6月齡組第三波60月齡,共1850名的幼兒樣本。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階層迴歸分析以及Hayes(2022)的 process 4.0模型4作資料分析。本研究重要的分析結果如下﹕ 一. 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的身體攻擊行為有顯著解釋力。二. 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只對母親的體罰頻率具顯著解釋力,但對父親的的體罰頻率沒有顯著解釋力。三. 控制父母教育程度以及幼兒性別後,母親的體罰頻率在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身體攻擊行為的影響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四. 體罰頻率在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與幼兒身體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會受到幼兒性別影響。總結,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越有機會增加母親體罰頻率,從而増加幼兒的身體攻擊行為,建議父母在管理幼兒的行為時盡量避免採用體罰去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