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跨國旅行下全球現代性的反思-分析台灣交換學生的認同
    (2022) 蔡季純; Tsai, Chi-Chun
    旅行,在觀光客與「找到自我」的年輕人之間,被勾勒出既充實卻又模糊的想像。近年來,台灣年輕的交換學生們以出國交換作為壯遊,企圖建構自我與社會認同。他們的自信與勇氣往往受到讚揚,跨國旅行成為躋身世界的舞台,然而從後現代消費社會的角度視之,年輕世代對於個人認同乃至生活風格的確立,逐漸揚棄過去傳統社會穩定的「親密關係」、「工作」、「志業」等價值,取而代之的是「美學」、「公民意識」、「個人主義」的生活政治。現今,遑論人口販賣、跨國勞工、難民之移動,旅行儼然已成為一套享有衝動特權且無須理由的新倫理價值,尤其對於年輕世代而言,他們更因此而重新思考工作、旅行、消費的意義。本文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以全球化現代性觀點探究交換學生跨國旅行經驗與台灣社會互為交織的意涵,分析台灣交換學生如何藉由旅行操作,展現自我與社會認同,以及其積極行動背後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另一方面,從現代性消費的角度分析旅行的符號如何被複製、生產、消費,這個過程如何有效地整合與掩飾交換學生的欲望。一個人的旅行,在跨國文化衝擊下,轉而反身凝視並闡連(articulate)自我的過去、現在、未來,藉以比較、反思鑲嵌在原來社會與國家的困境。
  • Item
    種風信子的人不回家:莫妮卡•張《鹽之書》中的「回(迴)家」政治
    (2011) 陳子薇; Tzu-wei Chen
    本論文旨在探討越裔美籍女作家莫妮卡‧張如何在其第一本小說《鹽之書》中超出越戰的框架,重新探討越南人民的離散議題。在越南近代史中,越戰無疑是影響甚鉅的一章。因此,現今有關越南的文化及文學研究多著眼於此,以及越南人民被迫遠離家國的流亡經驗。在《鹽之書》裡,張並未提到越戰,而是將讀者帶回越南歷史上的法國殖民時期,藉此強調對於越南子民,去國懷鄉有更長且更深遠的根源。 本論文以《鹽之書》中的一則小故事為開端:種風信子的年輕人為了尋找讓風信子發芽的田地而離開越南,從此再未返鄉。這位年輕人的旅程由故事主人翁阿彬(Bính)延續,兩位旅者都在不斷地尋找可以替代故土的地方。在本論文中,我思考「回家」(return)與「迴家」(re/return)的區別。「回家」固然是穩定身分的傳統方法,歷經殖民、戰爭,回不得家的越南人,卻必須在「迴家」--迂迴曲折於家以外的旅途中--斡旋自我的身分。在小說裡,原生的越南人民成為了旅行者。他們離開家園後就未返家,而是「迴轉向」(re-turn to)一個又一個的陌生土地。 論文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為論文概要。在此章,我簡述法國殖民文化對越南社會帶來的影響,藉此瞭解《鹽之書》如何描繪殖民史對越南的影響。第二章探討書中兩位越南人物,阿彬的爸爸「老子」(the Old Man)和阿彬的媽媽,一位沒有姓沒有名的女人(Má)。「老子」和阿彬的媽媽各以他們不同的方式把身為被殖民者這種模糊不明的角色,轉為嘲笑甚至批判西方疆界幻想的媒介。第三章討論《鹽之書》中的旅行論述。在阿彬遠離家園的旅程中,和「橋上男人」(the man on the bridge)的相遇是十分重要的歷程,也是阿彬從「流亡者」(the diasporic)變為「旅行者」(the traveler)的轉折點。《鹽之書》將阿彬描述成旅行者而非難民,書中用不同的觀點來討論越南裔的種族身分。第四章比較阿彬及其雇主,葛楚史坦(GertrudeStein)和艾莉絲‧托克拉斯(Alice B. Toklas)三位旅行者的離家經驗。我分析阿彬的旅行經驗,探討他如何「以旅途中的居所為家」(dwelling-in-travel),並重新定義「家」的意義。在結論的部份,我回到種風信子的年輕人的故事,比較他和阿彬的旅行經驗相似及相異之處。最後闡明《鹽之書》如何將「離家」變成閱讀越南文學的傳統。
  • Item
    踏板上的旅人:台灣單車遊記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6-04-??) 陳室如; Chen, Shi-ru
    80 年代胡榮華出發上路,完成單車環球壯舉,揭開台灣單車遊記序幕,90 年代的林姬瑩、江秋萍更突破性別限制,順利完成女性單車環球之旅。2007年以來台灣興起的單車熱潮,帶起了另一股單車旅行風氣,騎士們紛紛投入創作,為當今旅行書寫帶來不同風貌。在作品中,騎士們將單車之旅轉化為生命的通過儀式,藉由實際踩踏,歷經隔離、過渡∕轉換、回歸的過程,告別過去,邁入下一個具有不同意義的人生階段。同樣以「認識世界、了解自我」為目標,不同年代的單車騎士們開始由外在的家國責任轉向內在的自我探尋;面對危險與意外,具備尤利西斯動因的單車旅人,從驚險關頭中,獲得深層人生體悟;回歸書寫本質,遊記內容是否足以反映單車壯遊之奇特與旅行深度,則是另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 Item
    行腳滿洲.發現台灣:以1930年謝春木〈新興中國見聞記〉為討論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6-04-??) 羅詩雲; Lo, Shih-yun
    旅行實是一種接觸不同文化的跨界過程,也是主體經驗文化差異的歷程。〈新興中國見聞記〉是具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運動經驗的知識分子謝春木,其1929 年5 月至6月赴中國旅行後的歸台沉澱之作,內容是探討日本在中國的政經勢力與生活眾相。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生存於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殖民霸權多重時空脈絡之下,遊記多就中國方面情況對照省思台灣問題,並結合了日本、中國、台灣的多重視野,充分表現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運動面臨思想轉變下知識分子文化視野的複雜性。〈新興中國見聞記〉依區域可劃分為日本、上海華東、東北滿洲等三大區的紀錄。本文將以東北滿洲的行旅文字為主要分析內容,並以其他兩區從旁參照,析論謝春木的文化視野與感覺結構。藉由爬梳日治時期的台人海外旅行書寫,探求敘事空間、交通體驗、社會結構中日常生活與文化行旅間的互動脈絡,以及謝春木之於台灣社會運動路線的思考。
  • Item
    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異國形象的物質符碼---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服飾與城市文化
    (2010/08-2011/07) 陳室如
    本計畫為兩年期整合性研究計畫「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研究」之子計畫,內容以 筆者2008 年修訂出版的博士論文專書《近代域外遊記(1840-1945)》為基礎,針對 其中晚清海外遊記部分,結合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之研究理論與方法,嘗試以 新切入點為進一步拓展的延伸性研究。 處於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之下,晚清海外遊記為當時中國旅人跨出國門、觀看他者 的紀錄,遊記內容充滿了大量異國物質的描寫,旅人們使用的不同語彙與關注焦點, 反映出在中西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認識世界、詮釋世界的多元方式。 本計畫擬從飲食、服飾、城市三個層面分析晚清外遊記的物質文化,首先由飲食 層面切入,分析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文化與食物相關的象徵意涵,思考旅人在描述 異國食物之際,如何從感官經驗與物質經驗的再現,建構出異域形象;接著探討服飾 文化,從異國人物形象的裝扮描述,探討背後所隱含的旅人觀感與價值判斷;最後從 旅行的日常生活細節跨至城市文化,探討在不同年代的海外旅行過程中,晚清旅人在 觀察與描述中所表現出的城市觀念演進過程。從遊記內容的具體層面出發,探討其豐 富意涵,開拓晚清海外遊記更完整的弘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