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高中與高職課本篇章連結性與可讀性測量:以Coh-Metrix分析
    (2020) 蔡欣諭; Tsai, Hsin-Yu
    傳統可讀性測量通常包含字長、句長,以及字頻。然而,連接詞在文章結構處理和理解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對以英語為外語(EFL)的高中階段特為重要。本研究從三面向來檢視高中(RHS)和高職(VHS)在說明文的差異—語言特色、連接詞、可讀性公式。 首先,說明文先在一個線上自動文章處理工具Coh-Metrix 3.0處理完畢後,所產生的88個項目再被選來進行統計分析。第二、多變異量(MANOVA)和變異數分析(ANOVA)顯示高職和高中主要差異在於語言特色與可讀性公式,卻很少差異源自於連接詞。高職文章語言性比較簡單,時間性連接詞與字詞多樣性也顯著地較高中來得高。第三、高職文章在可讀性公式Flesch Reading Ease (FRE)和 Coh-Metrix L2顯著地高,而高中文章則在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 (FKG) 顯著地高。 基於這些發現,一些教育上的意義提供給課本編寫者和英文老師作為參考。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增加對高中與高職課本語言特色、連接詞、可讀性三方面的了解,作為未來在教學、攥寫與選擇108課綱新課本的參考。
  • Item
    九年一貫國小國中英語教科書生字量及生字重現率之分析研究
    (2008) 韓文瑤; Han Wen-yao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比較現行九年一貫國小國中英語教科書中的生字量、生字分配、及生字重現的情形,以作為教科書編輯、國中小教師教學及教科書選用之參考。研究資料涵蓋目前廣受採用之三家版本的國小和國中教科書(佳音、康軒、南一),蒐集範圍包括國小五、六年級四冊課本及國中六冊課本,共計三十冊。生字在各冊各單元出現的情形皆納入研究資料,並與教育部所頒佈之國民中小學最基本一千字詞加以比較。主要發現如下: 1. 三個版本教科書包含不同的總生字量。小學教科書的差異非常明顯,南一版包含392個生字,康軒版224個,佳音版最少,只有191個生字。國中階段差異較少,南一的生字量最少(1256個),佳音版最多(1303個)。 2. 三個版本的小學教科書呈現不同的應用字彙和認識字彙比例。佳音版的比例是4:6,康軒版是6:4,南一版是5:5。在國中方面,三個版本呈現相似的比例(8:2)。千字表字彙和非千字表字彙間的比例較為接近。小學部分,佳音和康軒約為9:1,南一約為8:2;國中部分,三個版本皆為7:3。 3. 三個版本的小學教科書中,生字選用的重疊性不高。國中教科書中,則有70%的生字是同時被三個版本所選用。 4. 三個版本在生字量的分配上都有起伏落差的現象。小學部分,總生字量、應用字彙、和千字表字彙三種生字量在各冊的分配情形相似。康軒和南一呈現類似的分佈,其第一冊生字最多,而第二冊生字最少。國中部分,三個版本的生字量分配很不相同。南一版每一冊的字彙量相近,佳音版的第二冊和第五冊生字較多,康軒則呈現漸少的趨勢。就千字字表字彙的分佈而言,三個版本皆呈現下滑的分佈走勢。至於每一課或每一單元中的生字量分配,康軒和南一則有較多起伏。 5. 在教科書的內文中,三個版本千字表的重現率相似。三版教科書中的字詞,共有88%是來自千字表。 6. 三個版本皆致力於重複利用千字表字彙。超過76%的千字表字彙被重現6次以上,47%的千字表字彙被重現16次以上。
  • Item
    台灣鄉土教育思潮中的「日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國際台灣研究中心, 2010-10-??) 林初梅; Lin, Chu-mei
    戰後初期,中國文化霸權主導,台灣社會充滿「去日本化」的氛圍。其後,很長一段時間,鄉土教材及教科書中的歷史敘述不是抗日戰爭,就是選擇遺忘。直到1990年代以後,教育本土(台灣)化的潮流興起,台灣社會為扭轉以中國為本位的史觀,教科書中日治時期台灣的歷史敘述始大幅增加。結果,除了武裝抗日之外,日本帶來「近代化」建設的歷史評價也逐漸成型。值得關注的是,學校教育由中國本位移向台灣本位的過程中,出現了日本統治時期殖民遺續受容的現象,「日本」元素不期然地與「中國」元素呈現消長的狀態。本文主要以1990 年代鄉土教育之醞釀期及實施過程為例說明,除比較鄉土教材、《認識台灣》與社會教科書中有關日本統治時期敘述的變化之外,同時論及台灣人身份認同形成過程中,「日本」做為一個歷史記憶的元素如何被挪用、轉化為追求自身文化認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