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中文結果式句構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4) 蔡娗汸; Chai, Ting-Fang
    中文結果式句構擁有不少值得探討的特性,如句法—語義衝突(Huang, 1997)及 解釋上的歧義性,這些特性使結果式句構在形式句法有許多的研究(e.g., Huang, 1988; Zhang, 2001),而實證研究則相對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習 得,以彌補此研究缺口,研究考慮到三個影響兒童理解結果式句構的因素:句構類型 (賓語控制、主語控制和使役結果式句構)、語境和有生命性。6 至 8 歲的兒童共 60 名及中文母語者 20 名參與了本研究,受試者進行了兩個真值判斷任務(有語境及無語 境)和一個圖片選擇任務,以評估其對結果式句構的理解。研究發現,賓語控制結果句構最容易,其次是主語控制,而使役結果式句構則最 具挑戰性,其次,語境有助於兒童理解每一類型的結果式句構,有生命性也在句子歧 異理解扮演重要角色。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兒童在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 習得中歷經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與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1964)相符。6 歲在有語 境支持下,對結果式句構已達成人程度的理解,7 歲兒童則可在無語境支持下達到成 人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藉由有生命性的線索,理解結果式句構。
  • Item
    中文被動句裡語言特性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1) 沈庭柔; Ting-rou Debbie Shen
    本研究採用實證研究方式,探討母語為中文之兒童被字句的語言能力與發展過程,主要分析被字句常見的句法及語意的語言特性,包含長短被動、及物性、不幸性以及有生命性。研究對象為幼稚園大班、小學二年級、小學四年級孩童及一組成人對照組,每組人數皆為二十人。每人皆須完成兩個測驗:第一個測驗為理解測驗,研究對象根據所提供句子的句法和語意完成接受度判斷測驗,第二個測驗為產出測驗,研究對象根據所提供的圖片與提示,說出被字句。 研究發現,如同Eckman (1977) 標記性理論所提,在中文為母語孩童習得句法和語意語言特性過程中,無標記之語言特性比有標記之語言特性更加容易習得。此外,孩童對於被字句中語言特性整體理解及表達能力是一致的。總的來說,對於中文被動句,幼稚園大班孩童仍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擁有與成人一樣的語言能力。對於小二孩童而言,唯獨不及物之被動句仍具挑戰性,其整體表現已趨近於大人。對於小四兒童而言,已完全具備大人的語言能力。因此,本研究結果,中文為母語之孩童於九歲方能完全習得中文被字句。
  • 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對新奇複合名詞之理解與使用
    (2013) 游俊賢; Joseph Chun-hsien Yu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詮釋新奇複合名詞(novel noun-noun compound)之發展。本研究包含兩個控制變因,第一為名詞之動物性(animacy)/非動物性(inanimacy),第二為修飾詞(modifier)/中心詞(head)之特性。本研究採用兩種實驗類型:看圖回答測驗與理解選擇測驗。研究對象包括實驗組的一百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至八歲分成五組,每組二十人,以及對照組的二十位成人。 實驗結果顯示,五歲之兒童對於新奇複合名詞解讀之偏好已經類似於成人之偏好,亦即以第一名詞為導向(N1-preference)之解讀。至於在動物性與否對於複合名詞使用之影響方面,當修飾詞或中心詞為動物性時,所有年齡受試者之表現類似。反之,當修飾詞或中心詞為非動物性時,受試者之表現則無明顯之趨勢。關於不同之測驗對於受試者表現之影響,僅在修飾詞為非動物性時,所有年齡層表現一致:看圖回答測驗傾向於引導以修飾詞為導向之解讀,而理解選擇測驗則傾向於引導以中心詞為導向之解讀。然而,當修飾詞為動物性時,此種結果之一致性則不存在。最後,我們提出兒童新奇複合名詞之習得有三階段:四歲兒童屬第一階段,五、六歲兒童在第二階段,七、八歲兒童則在第三階段。其中,第三階段兒童新奇複合名詞之使用幾乎已與成人相似。
  • Item
    中文隱喻用語之第一語言習得研究--以「死」字為例
    (2008) 謝孟璇; Meng-Hsuan Claire Hsieh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與中文「死」字及其相關隱喻用法的母語習得情形,並針對五個議題—標誌理論、語言情境、生命效應、詞類效應、與年齡因素加以討論。本實驗包含兩個理解能力測驗:字詞單獨測驗(Words in Isolation),與字詞情境測驗(Words in Context)。受試者共有 144 位國小學生,依照年級分成 6 組,另有 24 位的以中文為母語之成人作為控制組。 研究結果顯示,非隱喻性用法、也就是無標誌用法,比隱喻性用法或有標誌用法來得容易習得。受試者在字詞情境測驗中表現比字詞單獨測驗好,顯示語境有助於受試者判別隱喻性意義。主詞的生命效應不只與動詞搭配有關,與隱喻意義的辨認亦有關連。此外,「死」字的詞類變化對意義辨認的難易有顯著影響,難易度可歸納出「動詞 > 形容詞 > 副詞」,與「死+動詞 > 死 > 動詞+死」,亦即詮釋「死」當動詞較「死」當形容詞或副詞來得容易,「死+動詞」的組合比單獨使用「死」和「動詞+死」來得簡單。同時,年齡仍是習得隱喻性用法、或者具備 後設語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四年級學童(也就是超過十歲的受試者)表現特別優異,顯示十歲極有可能是習得後設語言能力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