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後世紀末——論台灣女性小說的城市空間書寫(2023) 謝采臻; HSIEH, Tsai-Chen本文以二○○○年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為研究範疇,論述「後世紀末」女性小說城市空間書寫的「世紀末」變化。台灣世紀末文學崛起於眾聲喧嘩的九○年代,此文學類型反映出解嚴後——特殊歷史脈絡下的台灣,其中以都會為背景的女性小說,更能映照世紀末浮華社會的種種亂象,然而,學界對世紀末文學的討論卻止於九○年代末期,並認為是曇花一現的文學現象。世紀末是出自對歷史及時間邊緣的想像,世紀初亦存在著歷史與時間邊緣的幻想,為了闡述兩者之關聯,本文以「後世紀末」的概念,解釋世紀初台灣女性小說呈現的世紀末樣貌,在第二章中,探討朱少麟《地底三萬呎》、陳雪《摩天大樓》、紀昭君《無臉之城》等小說,敘述個體在城市空間面臨精神與肉體的實質傷害,第三章從成英姝《哀歌》和胡晴舫《群島》解析網路科技為台灣社會及個人帶來虛實變化的轉變,第四章則以李昂《睡美男》、朱國珍《中央社區》、柯裕棻《冰箱》三部小說,從現實空間及虛構異空間的視角,觀察女作家筆下城市的時空樣貌。本文觀察「後世紀末」女性小說繁複多變的城市樣貌,察覺九○年代世紀末文學頹靡躁動的末日想像,在後世紀末的女性小說中,轉為檢視城市內部具體實質的危機,此外,小說揚棄對城市文明的一味歌頌,空洞的城市想像帶給居住者宛若監獄的苦痛,負面的城市書寫依稀可見台灣世紀末文學的身影,與災厄恐懼共存。Item 愛爾蘭身份的政治性:傅利爾劇本中的現代性(2007) 楊承豪; Cheng-Hao Yang本文探討傅利爾劇本中的愛爾蘭身份政治性。伴隨著英國殖民而植入愛爾蘭社會的(殖民)現代性帶給了愛爾蘭人對自身守舊文化的衝擊,也導致了愛爾蘭人身份的分裂,而我將檢視現代性如何影響愛爾蘭性論述的建構。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愛爾蘭性是英國現代性和凱爾特守舊主義之間一個辯證過程的場域:在英國殖民時期,被殖民的愛爾蘭人對現代性是懷著矛盾的態度;而在獨立後,愛爾蘭國族主義分子操縱國族意識而斷然拒絕甚至試圖抹拭現代性和現代化對愛爾蘭社會的深遠影響;當代的愛爾蘭人則將現代化視為國家發展和提高生活水準的一種理念和社會工程。本論文分成五個章節。在第一章,我將討論傅利爾所論述的愛爾蘭性的政治性:傅利爾以為愛爾蘭性在不同的歷史脈絡和時空背景下會有不同的論述呈現。接著我會討論現代性和愛爾蘭身分建構間密不可分的實體關係。在第二章,我將討論在《翻譯》中翻譯做為英國現代性和愛爾蘭傳統之間協調的一個比喻(trope)。愛爾蘭人拉扯於這兩股文化力量下,經歷了身份建構上的漩渦,而一部份的愛爾蘭人選擇了現代性做為抗衡殖民的利器。在第三章,我將討論傅利爾試著在其作品中解構葉慈及德勒瓦拉(de Valera)對愛爾蘭性所建構的主導性論述,揭露其論述欲建立單一愛爾蘭性的盲點。接著,我將討論傅利爾在《溝通線》中將民族主義者諷刺為新的殖民主義者,他們內化了一套他們不自知而帶殖民色彩的“觀光性民族主義”。在第四章,我將討論被稱為“凱爾特老虎”的當代愛爾蘭在面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潮流下逐漸放棄獨特的愛爾蘭傳統而變成英美資本消費型態社會的附庸。在《倫敦發暈》中,傅利爾嘲諷盲目地崇拜英美生活型態而導致自我迷失的心態,而他也同時批判了固守傳統凱爾特主義而杜絕了多元化愛爾蘭身份的可能性。在第五章,我總結全篇論文的論點:不同於國族主義認為愛爾蘭身份是個絕對且封閉的主體,現代性和現代化的影響使得愛爾蘭性成為一個本質上矛盾但又是具多元化的主體。Item 朱點人及其作品研究(2010) 黃秀雲; Huang, Hsiu-Yun本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艋舺新文學作家「朱石峰」(筆名:朱點人1903~1951)的文學作品為思考起點,所關注的是:朱點人如何藉由語言敞開一個可視與可述的問題區域,呈現小說中的「現代性」與「殖民性」議題?他如何將日治時期的殖民書寫表象為主體,創造了那些歷史性價值?朱點人反對「鄉土文學」、「臺灣話文」的提倡,既然堅持以中國白話文寫作,為何作品又夾雜著為數不少的臺灣話文?作為殖民地的知識份子,他的祖國意象如何?228事變之後,朱點人的「祖國認同」有否轉化?朱點人如何透過「我說」的過程,敘述遠離的自身? 本文藉由原始文獻;當代的報章、雜誌作為取材來源,以及對於艋舺地區之龍山寺、剝皮寮進行田野調查所得為思考軸線,配合內與外,及其延異展開各章的主題。第二章敘述朱點人的生平,分求學成長時期、文學創作期、社會運動期敘述,以助於暸解一位傑出時代作家的形象。第三章歸納朱點人的作品,由初期藝術性浪漫描寫、中期反封建批判、後期反殖民社會運動期,依時間論述其發表作品歷程。第四章討論朱點人與新舊文學論爭,以朱點人參與語文形式的論爭以及與舊詩人代表道德論辯,分別加以探究。 被譽為創作界的「麒麟兒」,有別於一般的寫實主義描述的手法,仿莫泊桑的人物描繪技巧,成就作品更具藝術性價值;透過歷時性的分析,朱點人作品中隱含台灣意象的深層意識,得以更真實性的呈現當時的社會風貌。重新翻閱朱點人的文學創作,即是本論文藉朱點人的小說所進行的一次思考性的嘗試。Item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的書寫性質及其話語表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2011-01-01) 李志宏在中國近代小說演變史上,韓邦慶所撰《海上花列傳》是晚清「狹邪小說」的上乘之作。時值晚清世變之際,《海上花列傳》之成書與出版,有其特殊的時空意義。不過從歷來關於《海上花列傳》的討論中可見,論者多熱衷於題材內容的現代性闡釋,而略於整體話語構成的分析。基於上述認知,本文回歸文本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論析《海上花列傳》的書寫性質及其話語表現。主要論述面向有三:一、演義書體:「奇書」創作系譜的聯繫;二、回憶錄:現實與夢的互文指涉、三、海上風月:浮世繪下的慾望展演和道德反思。Item 整全生機論自然宇宙觀: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倫理(地理學系, 2005-05-??) 潘朝陽人類對於自然宇宙的觀點,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典範,其一具有神聖義蘊而主張自然宇宙是一種整全生機體,人屬於這個整全一體的自然的一部分而不能分割,而且 人與自然之間具有心靈感應;其一則認為自然宇宙是一個由個別物體組織形成的大機械,可以加以分解,而且是無心靈的物質,人以心物二元的關係對待自然,人只 是以理性之客觀去認知自然宇宙的結構。 自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盛行以來,現代性的機械論自然宇宙觀逐漸成為主流,我們正好生存於這樣割裂了人與自然的現代。 機械論的自然宇宙觀帶來了人征服大自然的環境倫理,引發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和生態危機。 本文寫作的目的在於喚醒人類本有的神聖心靈,以此而了悟全生機論的自然宇宙觀,從此引生人與自然敬重和諧之道的環境倫理。庶幾可以從心靈出發而對治日益嚴 重的生態危機。 本文詮釋了文藝復興時代以降的機械論自然宇宙觀,且名之曰:「笛卡爾-牛頓典範」。再者,本文從「蓋婭」經印地安傳統到莊子,點明了整全生機論自然宇宙 觀,此乃反對機械論的機體主義之新典範。 本文特別詮釋了「猶太-基督宗教」的聖經創世記,闡揚上述的整全生機論之環境倫理智慧。 最後,本文特別明示此環境智慧乃是悠久之人類傳統心靈,在地理學的宗師卡爾.李特爾之地理思想中亦充分具備。Item Memory, Forgetting, and Joyce in the Third Millennium(英語學系, 2005-07-??) Lin, Yu-chenItem Becoming Modernized or Simply "Modern"?(英語學系, 2010-09-??) Hsien-hao Sebastian LiaoThe extended, seemingly self-indulgent sex scenes in Ang Lee's Lust, Caution have generated rather unfavorable responses from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ritics. Bu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se sex scenes are central to Ang Lee's project of interrogating Chineseness from a Taiwanese/diasporic Chinese position. Sex here is just a metaphor for a people-state relationship, which often approximates what we usually understand as "lust." The metaphor unfolds when Wang Jiazhi, abandoned by her biological father, embarks on a quest for a new Father while trying to understand her own femininity, a quest that leads to her involvement in a daring but reckless plan: to sleep with a major collaborator, Mr. Yi, in order to assassinate him. But the resultant misreading of lust as love on the part of Wang (and by extension "the people") is fatal. The romantic feelings she develops for Yi after he voluntarily reveals his vulnerability put her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in order to love she has to "relinquish" her lover. By highlighting the fact that the people, symbolized by Wang, are bound to play the manipulated feminine role in their romance, as it were, with the state, this film criticizes that modern form of nationalism which is predicated on modernity. The twin target of Ang Lee's criticism—nationalism/ modernity—is embodied by Yi, an undercover communist and apparently a stauncher-than-usual nationalist, who ironically tries to serve the people by abusing them. Seeing that modern nationalism, presumably devoted to bringing modernity to the nation, has brought more suffering than good, Ang Lee suggests with this film that to outgrow their obsession with modernity, i.e., with "becoming modernized," the people need to become "modern subjects" as Wang has unwittingly done. And one can only do so by undergoing a Lacanian (and Freudian) Versagung or redoubled renunciation, in which what Lacan calls "subjective destitution" is experienced. Ang Lee's caution against "lust" is thereforeItem Vierges en Fleurs(英語學系, 2004-07-??) Chen, Chun-yenItem The Issue of the Past in Zen and Modernity(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1996-12-??) 邱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