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部落聯盟」─歷史桌遊.認識臺灣
    (2021) 游詠筌; You, Yong-Cyuan
    在過往的歷史教育裡,都以傳統的講述知識教學為主體,直到2007年開始有核心概念「翻轉教育」的出現,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張輝誠的「學思達」等等的教育概念被提出,呈現百花齊放的盛況,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挑戰,新的教學方法跟概念開始被應用於課堂之中去做嘗試,主要從打破課本的限制,由老師來做教材的編撰,用故事性或主題性的方式做教學,教學方法的部分則是希望能和學生的生命經驗產生連結,讓學生能夠感受、思考歷史的存在,從而具有歷史資料判讀能力與歷史意識,成為十二年國教中所說具有「歷史素養」的國民。 除了新的教學方法跟教學理念之外,新的科技也被應用於歷史教學之中,如網路上的歷史知識影片,又如應用電子白板與投影教學,讓學生不僅止於從文字中獲得知識,從圖片及影片中也能獲得知識並促進思考。 本文主要想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用歷史「桌遊」的方式,也是桌「遊歷」史的方式,讓學生直接從實際的遊戲體驗中學習,運用合作學習法、遊戲教學法及體驗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達到更深刻且更有成效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團隊中互相幫助與競爭。論文主要分成書面論文與實體論文兩個部分,書面論文主要呈現創作理念、運用方法與遊戲內容,實體論文的部分則是完成製作後,實際應用於課堂當中,從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來做成效評估。
  • Item
    詩與史的重影──論宋詩所見孟郊的歷史影像
    (國文系, 2020-03-??) 黃培青; HUANG, PEI-CHING
    中唐詵人孟郊以清奇瘦硬的詵風,開啟「仍和」新體的嶄新面貌,博得時人韓愈、賈島及後世追隨者的尊敬與推崇。然自宋代歐公「秋蟲吟草」、東坡「郊寒島瘦」、蘇轍「陋於聞道」……等批評後,將孟郊的形象導向貶抑、譏斥的彼端。孟郊一生,身分卑微、官秩塵下,史籍載記的資料並不豐富。但從《全宋詵》中卻可蒐羅出為數不少篇章,或直截、或間接的論及孟郊其人。是以筆者擬尌相關詵章篇什,別類分門,以詵見史、因事知人,透過具體詵作的討論,還原宋代詵人創作視域裡的孟郊身影,完成詵、史重合的歷史影像。
  • Item
    胡適的實驗主義與歷史理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9-06-01) 劉紀曜
    胡適(1891-1962)實驗主義(pragmatism)在方法論上是一種以唯名論(nominalism)為基礎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強調個人的經驗、興趣、意志與目標,是形成社會與歷史的基本因素。更強調個人「創造的智慧」與「智能的個性」,特別重視個人的思想能力與思想的作用。胡適的主知主義是唯名的、開放的、「投影」於未來的,與儒家本質的、封閉的、投射於過去的主知主義,具有明顯的斷裂性與革命性,這是胡適實驗主義歷史意義之所在。胡適實驗主義的思想特質,主要表現在其方法論、真理論、實在論與歷史理念之上,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研究人類事務如何發生的「歷史態度」(the genetic method),注重「現在」在歷史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與地位,強調「評判的態度」,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再造中國文明。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反對歷史的整體論與調和論,強調個人在歷史過程中的行動力與創造性,歷史是一種沒有保證的「冒險事業」。本文強調,對胡適實驗主義思想特質及其歷史理念的正確理解,是掌握胡適整體思想及其意義的核心基礎與條件。
  • Item
    文學鑑賞與歷史詮釋:陳寅恪批評觀念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7-12-??) 李貴生; Lee, Kwai-sang
    陳寅恪別樹一幟的文史互證法,在中國文學研究的領域內一直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然而自錢鍾書對他的著作提出尖銳的批評後,不少學者開始強調陳寅恪所做的只是歷史研究,與文學無關,鮮有認真正視陳氏對文學和文學批評的看法。割裂陳寅恪與文學的關係,不但不符合陳氏對一己著述的理解,還模糊了他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史上的實際位置。針對這種偏頗的意見,本文首先回顧錢鍾書的評論,繼而考察文學與歷史在陳氏研究中所佔的位置,並逐一探討歷史與文本解讀、文學鑑賞之間的關係,以期全面和客觀地評估陳寅恪在文學領域內的意義和貢獻。
  • Item
    胡適的實驗主義與歷史理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9-06-01) 劉紀曜
    胡適(1891-1962)實驗主義(pragmatism)在方法論上是一種以唯名論(nominalism)為基礎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強調個人的經驗、興趣、意志與目標,是形成社會與歷史的基本因素。更強調個人「創造的智慧」與「智能的個性」,特別重視個人的思想能力與思想的作用。胡適的主知主義是唯名的、開放的、「投影」於未來的,與儒家本質的、封閉的、投射於過去的主知主義,具有明顯的斷裂性與革命性,這是胡適實驗主義歷史意義之所在。胡適實驗主義的思想特質,主要表現在其方法論、真理論、實在論與歷史理念之上,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研究人類事務如何發生的「歷史態度」(the genetic method),注重「現在」在歷史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與地位,強調「評判的態度」,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再造中國文明。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反對歷史的整體論與調和論,強調個人在歷史過程中的行動力與創造性,歷史是一種沒有保證的「冒險事業」。本文強調,對胡適實驗主義思想特質及其歷史理念的正確理解,是掌握胡適整體思想及其意義的核心基礎與條件。
  • Item
    胡適的實驗主義與歷史理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06-01) 劉紀曜
    胡適(1891-1962)實驗主義(pragmatism)在方法論上是一種以唯名 論(nominalism)為基礎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強調個人的經驗、興 趣、意志與目標,是形成社會與歷史的基本因素。更強調個人「創造的智 慧」與「智能的個性」,特別重視個人的思想能力與思想的作用。胡適的主 知主義是唯名的、開放的、「投影」於未來的,與儒家本質的、封閉的、投 射於過去的主知主義,具有明顯的斷裂性與革命性,這是胡適實驗主義歷 史意義之所在。胡適實驗主義的思想特質,主要表現在其方法論、真理 論、實在論與歷史理念之上,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研究人類事務如何發生 的「歷史態度」(the genetic method),注重「現在」在歷史過程中的關鍵作 用與地位,強調「評判的態度」,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再造中國文 明。胡適的歷史理念強調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反對歷史的整 體論與調和論,強調個人在歷史過程中的行動力與創造性,歷史是一種沒 有保證的「冒險事業」。本文強調,對胡適實驗主義思想特質及其歷史理念 的正確理解,是掌握胡適整體思想及其意義的核心基礎與條件。
  • Item
    歷史記憶與創傷時間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2-03-01) 李秀娟
  • Item
    廖平經學六變所建構的歷史圖像
    (國文學系, 1997-03-??) 林淑貞
    廖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特異獨行的怪傑,其經學思想凡經六變,對於六變,世人褒貶不一,本文嘗試紬繹其六變軌則,冀能勾稽其企圖建構之歷史圖像,以察其創制初心。論述理序分為五大部份:一、從廖平的生平及著作來考察六變的時代背景及其所面對的課題。二、勾勒六變的內容以了解前後變化的軌跡。三、藉由六變,爬梳其開展出來的義理詮釋路向。四、此六變之意義,終究欲建構出什麼樣的歷史圖像?其理論根柢何在?如何可能?五、六變對於時人及後人之影響何在?
  • Item
    Aesthetic Investigations and Foucauldian Practices
    (英語學系, 2002-01-??) Douglas Scott Berman
    In the years since Foucault’s death in 1984, his works have gained an ever-widening circle of adherents and, more importantly, have been the basis for innumerable critical studies in fields as far ranging as sociobiology and legal ethics. Foucault’s enormous intellectual range and ability to traverse disciplines have made him especially useful to cultural studies. Within cultural studies, concepts such as the panopticon, the episteme, and the specific intellectual have been readily adopted; however, cultural studies practitioners often fail to grasp the specificity of Foucault’s critical interventions or their internal complexity. In the following essay, I look first at how a few critics have employed Foucault in their work. I then turn to a text Foucault himself edited and taught, I Pierre Riviere, in hopes of locating a core of residual energy that cannot be readily pressed into the service of an overarching theory or method. In sum, this essay suggests that while we may readily accept Foucault’s influence and usefulness for different fields, we should not overlook the specific context in which Foucault’s own work occurs or, more generally, overlook a resistance in post-structuralism to being transformed into a systematic and coherent enterprise.
  • Item
    The Omnipotence of Simulacra
    (英語學系, 2001-01-??) Peter 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