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論柯慈《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中的悅納異己
    (2012) 傅莉芳; Li Fang Fu
    JM.科慈一向十分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的他者,透過書寫邊緣他者與其艱難的處境,科慈實踐了悅納並擁抱異己的作客之道,在作品《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科慈也呈現出「悅納異己」此倫理命題的諸多面相。主角流浪漢麥可總是徘徊於許多慈善機構,也一再地接受他人的照顧得以生存,這樣的描寫狀似讚揚了國家機器對於邊緣他者的「悅納異己」,但麥可至始至終抗拒的態度和多次逃離卻反倒呼應了德希德所謂「悅納異己的不可能性」。為探索此不可能性、瞭解為何不可能,筆者分三章討論,並加入現代理論的解析,試圖剖析此作品中關於「悅納異己」的實踐。首先,在古典文學、聖經、希臘羅馬史詩故事與德希達解構理論中,對於「悅納異己」的描寫總能嗅出主客之間的權力角力,此也反應在小說中,麥可總是需要聽令於照顧他的政府慈善組織抑或醫療機關。而在第二章中,為深入瞭解「悅納異己」的實踐與所引發的權謀角力,筆者也將引用傅科對於權力系譜學、生命政治、醫療發展史的研究,剖析麥可在醫療院所中,如何在醫病、主客間「悅納異己」的醫療行為下,被醫療知識體系轉化為正常、健康的勞動力。而在第三章中,筆者透過傅科與阿岡本關於生命政治的研究,討論科慈小說中關於集中營地中,政府官員對於麥可「悅納異己」的實踐,也就是說,在《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悅納異己」已淪為政府拉攏異己、並試圖改造、吸納邊緣他者的生命政治手段,這樣關於「悅納異己」的描寫也證實了德希達所謂的「悅納異己的不可能」。
  • Item
    從平衡到改變:論娥蘇拉‧勒瑰恩《地海六部曲》之龍的演變
    (2010) 歐妍儀; Yen-I Ou
    娥蘇拉‧勒瑰恩《地海六部曲》的創作橫跨三十多年,而每一部新的地海作品總是不斷改寫前一部作品中既有的架構,其中對龍的描寫更是不斷顛覆西方古典敘事中龍的原型,使龍有愈趨人性化的傾向。在不斷對龍去妖魔化與動物化的過程中,勒瑰恩也跳脫了傳統西方英雄敘事中以人征服自然為主軸的架構,並加入了女性主體的覺醒,從而與德希達的動物論述與東方老子哲學的柔弱思想,能夠相互呼應。地海之龍的形象與塑造,因而可作為進一步探究人、動物、自然三者交互關係的論述對象。另外,勒瑰恩藉著地海之龍的演變,也透露出她對「改變」一詞所持的看法,與之在地海作品中不斷提到的「平衡」觀,產生持續的相互辯證關係。故本論文希冀從觀察地海之龍的改變與發展,除了討論地海世界不斷產生的自我解構外,也在東西方對人性與動物性的探究上,提供一種融合的詮釋之道。
  • Item
    第三空間的交涉:鍾芭•拉希莉《醫生的口譯員》中的悅納異己
    (2018) 范玲瓏; Fan, Ling-Lung
    身為一位印裔美籍離散作家,鍾芭•拉希莉在短篇故事集《醫生的口譯員》中變換觀點,以突顯由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所導致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差異性。此外,她著重於描繪一代和二代印裔美籍女性文化身分的變化以及差異。另一個此作品中的共同點在於,許多短篇故事圍繞於家中場域,關於主人/女主人和客人間的待客之道。表面上主客關係兩者明確劃訂;然而,所謂「主」ヽ「客」身分卻隨兩者間持續的交涉而具流動性,因此,家的場域也因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遭遇ヽ衝擊而成為多元文化交涉的平台。 本論文分為三個章節。在第一章中我介紹德希達待客之道的概念。但由於待客之道侷限於主客間矛盾但必要的相互潛在敵意。因此,我加入伊瑞葛來對待客之道的反思。為將主客關係推向另一層次,她主張自我以及他者共同創造第三空間的可能性,藉以達到悅納異己的可能性。由於故事中不同角色心態導致主客交涉過程的差異性,因此我在第二章中比較一代以及二代印裔美籍女性的心態以及「家」對她們的意義。第三章中,我融入德希達以及伊瑞葛來兩者對待客之道的論述,以分析對比《醫生的口譯員》三個短篇故事中,主人以及客人從相互敵對,乃至於因為第三空間的創造,而具有真正悅納異己的可能性。在結論中,我探討待客之道倫理中,無條件好客不可能性中潛在的提昇以及可能性。
  • Item
    Managing the Unmanageable: Agamben’s The Kingdom and the Glory and the Da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英語學系, 2014-09-??) Anthony Curtis Adler
    While The Kingdom and the Glory addresses the specifically economic dimension of modern biopolitical forms of governmentality, it goes even farther than earlier volumes of Homo Sacer in obscuring the specific dynamic of modern capitalism. Rather than simply challenging Giorgio Agamben’s conclusions from an external perspective, the following paper proposes an immanent, “deconstructive” critique, showing that Agamben’s neglect of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value,” and of its close filiation to the circular movement of glory,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his attempt, through the signature, to effectively neutralize the Derridean play of the signifier. While Agamben introduces the signature alongside the example as a second, economic-theological rather than political-theological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paradigmicity as such, he seeks to stabil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ntesting such stabilization, this paper develops a logic of surplementarity, positing the impossibility of keeping the “play of the signature” from disrupting the ideality of semantic value.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given to Agamben’s tendency, neglec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oikonomia and dance, to identify the “acclamatory” aspect of glory with song alone. Thus h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y as ordering into unison, rather than as a more complex, differential relation of singularities. This goes hand in hand with the failure to address the graphic, chrematistic dimension of modern capitalism. But it is ultimately when, turning to Hölderlin, he stresses the “national” essence of poetry, that the full consequences of his suppression of dance emerge. Attending to the role of dance in Hölderlin will nevertheless suggest another way to think the glorious economy.
  • Item
    安東尼?亞陶的 Subjectiles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
    (2008/08-2009/07) 蘇子中
    在其著作To Unsense the Subjectile 中,德希達以亞陶所創卻無法翻譯的 字—subjectile—大作文章,試圖去說明該字的狂亂意涵,也用以詮釋亞陶的思想與藝術 創作。德希達也運用該字似是而非的特質來舉證亞陶藝術創作「既佔有主體與客體的位 置—又非為兩者的事實」(Derrida, The Secret Art of Antonin Artaud 61)。這並不是說亞陶 的主體會在subjectile 的運作下被消除,而是點出亞陶主體會以多重、破碎的形式重新 出現或返回。再者,subjectile 處於雙重意義的狀態下,既表徵生產的辛勞,也意味著支 持突顯藝術創作的多層重疊的情況。 本計畫「安東尼.亞陶的Subjectiles: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所關注的是一個 有多層面向的人--安東尼.亞陶(1876-1948)。他饒富創意的聰明才智穿透文類和概念的 藩籬。他是一位詩人、劇作家、短文隨筆作家、小說家、演員、製作人、劇場的理論家、 藝術家和瘋子。他也曾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病患、吸毒者、偏執病患以及精神異常患者。 亞陶死後除常被視為精神錯亂的典範,也常被譽為文化偶像的破壞者和憂鬱卻具洞見的 先知。除此之外,他也被公認為現代前衛劇場之父。他的「無經典作品劇場」的洞見對 當代的劇場導演與理論家,諸如Jean-Louis Barrault, Herbert Blau, Peter Brook, Jerzy Grotowski, Richard Schechner 等,均造成深遠的影響。亞陶的思想無法被歸屬於任何特 定哲學或派別,但他對部分後結構主義思想家,諸如Blanchot, Kristeva, Foucault, Derrida, Deleuze 等,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提供他們多重詩的靈感與構思的力量。 亞陶的作品具層層疊疊的震撼力,往往能爆發出深不可測的巧思,並從四面八方釋 放出「殘酷的力量」。這些作品是名符其實的「subjectiles in couches」。他每一層的思想 都隱藏更多層的思想。不同的理論家從中篩選各自所要部分,並試圖創發新的層面以滿 足所需。他們對亞陶想法的開發衍生出更多的層次面向。然而,在諸多理論家的挪用或 借用後,亞陶的思想並未消聲匿跡或隱藏於眾說紛紜的論述後。相反地,亞陶的思想與 時俱進,到處衍生滋長。亞陶多種層次主題的文本(「subjectiles」)構成多層繁複的「文本 織物」(「textiles」),這些文本織物是血與思緒的泉湧,也是文字的交織投射。除了再次 檢視亞陶所言與言說的方式,本計畫的目標在探索並重新評估從亞陶的著作所演繹的理 論的價值轉換與哲學的流派。本計畫打算分析較少受重視與檢視的早期與晚期著作,其 目的不外乎重新標示一個新的亞陶研究的研究範疇。亞陶曾說其著作就宛如樂譜,其間 充斥著散佈在五線譜上的音符。這樣的一個層層重疊的意像是本計畫結構設計與主題規 劃所不可缺的援引對象與構成要素。在本三年期的計畫中,筆者打算在層層疊疊的主題 與意象中挑選三個亞陶研究面向來作進一步的討論。 對許多批評家而言,德希達的兩篇討論亞陶「殘酷劇場」的早期論文—「La Parole Soufflee」(1965) and 「The Theater of Cruelty and the Closure of Representation」(1966)—不 但是「亞陶評論的經典範例」(Scheer 8),且為往後的亞陶研究定了調。本三年期計畫的 第一年計畫是「趨近/挪用亞陶:德希達詮釋再探」(「Approaching/appropriating Artaud: Derridean Interpretation Revisited」),在正式分析細讀德希達的觀點與讀法之前,筆者會 先針對亞陶作品所衍生的批評理論或哲學論述作初步的整理與分析(特別Kristeva, Deleuze, Bataille, and Blanchot 等人對亞陶作品的閱讀與挪用),其目的不外乎是試圖描 繪出亞陶影響的多面性與複雜性。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德希達的閱讀與挪用置於亞陶 遺產的文本織物脈絡中。接著筆者將深入探討亞陶的「書寫」和「場面調度」兩個概念。 同時,也將進一步檢視並批判德希達如何憑藉其無所不包的解構典律有系統的挪用或穿 越—重新評價亞陶。 在本計畫的第二年計畫中(形上學—在—行動:從亞陶的「無器官的身體」到葛洛 陀斯基的「精髓的身體」到巴拔的「擴張的身體」;Metaphysics-in-Action: From Antonin Artaud』s 「Body without Organs,」Jerzy Grotowski』s 「Body of Essence,」to Eugenio Barba』s 「Dilated Body」),筆者有兩個研究目標。第一個目標著重於分析亞陶、葛洛陀斯基與巴 拔的「身體」概念;其次才進一步比較、追蹤這三個身體概念的異同與相關性。從亞陶、 葛洛陀斯基到巴拔,本計畫不只希望能描摩身體的輪廓,更希望能掌握身體的奧密--特 別是流過並穿越身體的能量與神密莫測的「形上學—在—行動」的問題。 亞陶的身體病痛體現於他的思考方式、書寫與藝術創作。他的病痛轉化為細/戲說哲 理的過程承襲了尼采的生命哲學風格,然而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展演方式。對亞陶與尼 采兩人而言,抱病書寫尤為困難。兩人皆因此發展出驚人的耐力與毅力,積極擁抱病痛, 並視病痛為他們創作天賦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在本計畫的第三年計畫中 (從病痛到細/戲說哲理:以尼采與亞陶為例;Sickness Unto Philosophizing: The Cases of Nietzsche and Artaud),我們將討論在尼采與亞陶的作品中所展現的病痛效應。計畫試圖 說明對尼采與亞陶而言,病痛是知識、權力和論述的表癥驅力,且這驅力也支配了寫作 的場景。 對尼采而言,「以新價值觀重新評估所有的價值」(「the 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 並非是個智性問題;說得更恰當一點,它是需要經驗領略的東西。同樣地,本計畫「穿 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並不訴求智性或形而上的認知;相反地,本計畫訴求讀者用 其膽識與熱情來感受「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在方法學方面,為了要能更確實 掌握和評估亞陶前後兩期著作的成就與影響力,本計畫擬採用傅柯「言說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方法來檢視評價以上所提亞陶作品的三個重要面向。除此之外,本計畫也將 博採各家理論來幫助筆者詮釋亞陶和解析亞陶詮釋者的策略;不論是現代主義、後結構 主義、精神分析、人類學、尼采、海德格、德希達或克麗絲蒂娃的理論,只要適用皆可 派上用場。更精確地說,筆者所恪遵採用的是德勒茲「理論工具箱」的作法,活用手邊 現有的理論來詮釋、穿越並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但一般而言,傅柯、德勒茲與瓜達裡 的相關思想與理論將會是筆者主要援引的對象。
  • Item
    安東尼?亞陶的 Subjectiles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
    (2009/08-2010/07) 蘇子中
    在其著作To Unsense the Subjectile 中,德希達以亞陶所創卻無法翻譯的 字—subjectile—大作文章,試圖去說明該字的狂亂意涵,也用以詮釋亞陶的思想與藝術 創作。德希達也運用該字似是而非的特質來舉證亞陶藝術創作「既佔有主體與客體的位 置—又非為兩者的事實」(Derrida, The Secret Art of Antonin Artaud 61)。這並不是說亞陶 的主體會在subjectile 的運作下被消除,而是點出亞陶主體會以多重、破碎的形式重新 出現或返回。再者,subjectile 處於雙重意義的狀態下,既表徵生產的辛勞,也意味著支 持突顯藝術創作的多層重疊的情況。 本計畫「安東尼.亞陶的Subjectiles: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所關注的是一個 有多層面向的人--安東尼.亞陶(1876-1948)。他饒富創意的聰明才智穿透文類和概念的 藩籬。他是一位詩人、劇作家、短文隨筆作家、小說家、演員、製作人、劇場的理論家、 藝術家和瘋子。他也曾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病患、吸毒者、偏執病患以及精神異常患者。 亞陶死後除常被視為精神錯亂的典範,也常被譽為文化偶像的破壞者和憂鬱卻具洞見的 先知。除此之外,他也被公認為現代前衛劇場之父。他的「無經典作品劇場」的洞見對 當代的劇場導演與理論家,諸如Jean-Louis Barrault, Herbert Blau, Peter Brook, Jerzy Grotowski, Richard Schechner 等,均造成深遠的影響。亞陶的思想無法被歸屬於任何特 定哲學或派別,但他對部分後結構主義思想家,諸如Blanchot, Kristeva, Foucault, Derrida, Deleuze 等,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提供他們多重詩的靈感與構思的力量。 亞陶的作品具層層疊疊的震撼力,往往能爆發出深不可測的巧思,並從四面八方釋 放出「殘酷的力量」。這些作品是名符其實的「subjectiles in couches」。他每一層的思想 都隱藏更多層的思想。不同的理論家從中篩選各自所要部分,並試圖創發新的層面以滿 足所需。他們對亞陶想法的開發衍生出更多的層次面向。然而,在諸多理論家的挪用或 借用後,亞陶的思想並未消聲匿跡或隱藏於眾說紛紜的論述後。相反地,亞陶的思想與 時俱進,到處衍生滋長。亞陶多種層次主題的文本(「subjectiles」)構成多層繁複的「文本 織物」(「textiles」),這些文本織物是血與思緒的泉湧,也是文字的交織投射。除了再次 檢視亞陶所言與言說的方式,本計畫的目標在探索並重新評估從亞陶的著作所演繹的理 論的價值轉換與哲學的流派。本計畫打算分析較少受重視與檢視的早期與晚期著作,其 目的不外乎重新標示一個新的亞陶研究的研究範疇。亞陶曾說其著作就宛如樂譜,其間 充斥著散佈在五線譜上的音符。這樣的一個層層重疊的意像是本計畫結構設計與主題規 劃所不可缺的援引對象與構成要素。在本三年期的計畫中,筆者打算在層層疊疊的主題 與意象中挑選三個亞陶研究面向來作進一步的討論。 對許多批評家而言,德希達的兩篇討論亞陶「殘酷劇場」的早期論文—「La Parole Soufflee」(1965) and 「The Theater of Cruelty and the Closure of Representation」(1966)—不 但是「亞陶評論的經典範例」(Scheer 8),且為往後的亞陶研究定了調。本三年期計畫的 第一年計畫是「趨近/挪用亞陶:德希達詮釋再探」(「Approaching/appropriating Artaud: Derridean Interpretation Revisited」),在正式分析細讀德希達的觀點與讀法之前,筆者會 先針對亞陶作品所衍生的批評理論或哲學論述作初步的整理與分析(特別Kristeva, Deleuze, Bataille, and Blanchot 等人對亞陶作品的閱讀與挪用),其目的不外乎是試圖描 繪出亞陶影響的多面性與複雜性。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德希達的閱讀與挪用置於亞陶 遺產的文本織物脈絡中。接著筆者將深入探討亞陶的「書寫」和「場面調度」兩個概念。 同時,也將進一步檢視並批判德希達如何憑藉其無所不包的解構典律有系統的挪用或穿 越—重新評價亞陶。
  • Item
    安東尼.亞陶的 Subjectiles ---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
    (2007/08-2008/07) 蘇子中
    在其著作To Unsense the Subjectile 中,德希達以亞陶所創卻無法翻譯的 字—subjectile—大作文章,試圖去說明該字的狂亂意涵,也用以詮釋亞陶的思想與藝術 創作。德希達也運用該字似是而非的特質來舉證亞陶藝術創作「既佔有主體與客體的位 置—又非為兩者的事實」(Derrida, The Secret Art of Antonin Artaud 61)。這並不是說亞陶 的主體會在subjectile 的運作下被消除,而是點出亞陶主體會以多重、破碎的形式重新 出現或返回。再者,subjectile 處於雙重意義的狀態下,既表徵生產的辛勞,也意味著支 持突顯藝術創作的多層重疊的情況。 本計畫「安東尼.亞陶的Subjectiles: 穿越—重新評價亞陶的價值」所關注的是一個 有多層面向的人--安東尼.亞陶(1876-1948)。他饒富創意的聰明才智穿透文類和概念的 藩籬。他是一位詩人、劇作家、短文隨筆作家、小說家、演員、製作人、劇場的理論家、 藝術家和瘋子。他也曾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病患、吸毒者、偏執病患以及精神異常患者。 亞陶死後除常被視為精神錯亂的典範,也常被譽為文化偶像的破壞者和憂鬱卻具洞見的 先知。除此之外,他也被公認為現代前衛劇場之父。他的「無經典作品劇場」的洞見對 當代的劇場導演與理論家,諸如Jean-Louis Barrault, Herbert Blau, Peter Brook, Jerzy Grotowski, Richard Schechner 等,均造成深遠的影響。亞陶的思想無法被歸屬於任何特 定哲學或派別,但他對部分後結構主義思想家,諸如Blanchot, Kristeva, Foucault, Derrida, Deleuze 等,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提供他們多重詩的靈感與構思的力量。 亞陶的作品具層層疊疊的震撼力,往往能爆發出深不可測的巧思,並從四面八方釋 放出「殘酷的力量」。這些作品是名符其實的「subjectiles in couches」。他每一層的思想 都隱藏更多層的思想。不同的理論家從中篩選各自所要部分,並試圖創發新的層面以滿 足所需。他們對亞陶想法的開發衍生出更多的層次面向。然而,在諸多理論家的挪用或 借用後,亞陶的思想並未消聲匿跡或隱藏於眾說紛紜的論述後。相反地,亞陶的思想與 時俱進,到處衍生滋長。亞陶多種層次主題的文本(「subjectiles」)構成多層繁複的「文本 織物」(「textiles」),這些文本織物是血與思緒的泉湧,也是文字的交織投射。除了再次 檢視亞陶所言與言說的方式,本計畫的目標在探索並重新評估從亞陶的著作所演繹的理 論的價值轉換與哲學的流派。本計畫打算分析較少受重視與檢視的早期與晚期著作,其 目的不外乎重新標示一個新的亞陶研究的研究範疇。亞陶曾說其著作就宛如樂譜,其間 充斥著散佈在五線譜上的音符。這樣的一個層層重疊的意像是本計畫結構設計與主題規 劃所不可缺的援引對象與構成要素。在本三年期的計畫中,筆者打算在層層疊疊的主題 與意象中挑選三個亞陶研究面向來作進一步的討論。 對許多批評家而言,德希達的兩篇討論亞陶「殘酷劇場」的早期論文—「La Parole Soufflee」(1965) and 「The Theater of Cruelty and the Closure of Representation」(1966)—不 但是「亞陶評論的經典範例」(Scheer 8),且為往後的亞陶研究定了調。本三年期計畫的 第一年計畫是「趨近/挪用亞陶:德希達詮釋再探」(「Approaching/appropriating Artaud: Derridean Interpretation Revisited」),在正式分析細讀德希達的觀點與讀法之前,筆者會 先針對亞陶作品所衍生的批評理論或哲學論述作初步的整理與分析(特別Kristeva, Deleuze, Bataille, and Blanchot 等人對亞陶作品的閱讀與挪用),其目的不外乎是試圖描 繪出亞陶影響的多面性與複雜性。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德希達的閱讀與挪用置於亞陶 遺產的文本織物脈絡中。接著筆者將深入探討亞陶的「書寫」和「場面調度」兩個概念。 同時,也將進一步檢視並批判德希達如何憑藉其無所不包的解構典律有系統的挪用或穿 越—重新評價亞陶。
  • Item
    垃圾生命
    (2011/08-2012/07) 梁孫傑
    科慈(J. M. Coetzee)近期小說中所關懷的對象常是游移社會邊緣內外的生命。以 這次計畫中所要研究的幾本小說來說,就包括單身獨腳的老漢、罹患絕症的老婦人、中 年酒鬼流浪漢、被任意槍殺的逃學少年、被剝除公民權的流民、和難以數計被虐待和殺 害的動物。科慈除了鉅細靡遺地呈現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生命窘境之外,同時還 從宏觀的倫理視野,反思國家機器操弄後人類科技文明,全盤掌控所有的生命型態所帶 來的自然生命的終結,不論是人類或是動物,都難逃精密科學理性的評估和計算,以及 在這種評估和計算之後的篩選、控制、監管、除籍、流放和任意殺戮。本次計畫擬分三 年實施,以老殘生命、赤裸生命和動物生命來分別標示一、二、三年的研究主軸,並姑 且以「垃圾生命」來囊括這三樣生命如垃圾般共同的屬性。而所謂的他者倫理,是挪用 列維納斯「朝向他者」的倫理運動,從主體性做為人質的責任朝向他者無法還原的異質 性。德希達和阿岡本的相關理論則放在這樣運動中來和列維納斯的倫理哲學相互詰抗、 拆卸和組裝。在文本方面,本計畫集中研究科慈的幾部近期著作,《緩慢之人》(Slow Man [2005])、《鐵器時代》(Age of Iron [1990])、《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1983])和《動物的生命》(The Lives of Animals [2001]),希望藉由列維納斯、 德希達和阿岡本對於他者倫理的哲學思辯,來探討在他世界裡面所呈現的父子關係、待 客之道、醫療體系、赤裸生命、例外狀態、和動物生命等議題。以下逐年分述: 第一年:老殘生命 在《整體與無限》(Totality and Infinity)的最後一章〈超越面貌〉(“Beyond the Face”) 中,列維納斯探討了愛慾、豐饒、父子等問題,並以「時間的無限」來總結這些問題。 這是頗受爭議的一章,多年來許多知名學者(如Kelly Oliver, Luce Irigaray)都已為文深 入抨擊列維納斯倫理哲學內隱涵的父權體制(也就是殘存的人本主義)。透過母親(或 戀人)的愛慾,父親與身為他者的兒子建立起豐饒的關係,這樣的觀念,在《緩慢之人》 中的老人Paul Rayment 身上表露無遺。Rayment 因遭受車禍切除右小腿,但堅決不願裝 上義肢。他對於女看護Marijana Jokič的愛戀和對她兒子Drago 超乎常情的照顧,假如 我們依照前述列維納斯對父子豐饒的關係來理解的話,那麼Rayment 其實是把Drago 當 成是義肢的替代物。不完滿的男人因為(他所認為的)兒子以他者的身份到來而得到完 滿。Rayment 拒裝義肢,同時也對現行醫療體系,尤其是醫療看護對於人體的馴化,大 加抨擊,認為人工義肢是將人體稼接到醫療體系的媒介,個人生命也因此會遭受行政權 力全面的介入,這一點應該和阿岡本的看法或有互補。Rayment 拒絕他的身體被馴化, 排斥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掌控,並且以看似無條件待客之道來歡迎Drago 和他的朋友。 事實上,這是種新自由主義的舊人文思想,反而暴露出Rayment 企圖以意識型態教育機 器來宰制他者收編異己的心態;Rayment 採取有條件式的待客之道,最明顯的例子,自 然是他將Elizabeth Costello 這個幾乎是全然陌生的絕對她者趕出住屋的情節。從另一方 面來看,Rayment 拒絕裝上義肢,似乎也可看成是他對於後人類人機合體(cyborg)的 深層恐懼。Rayment 是《屈辱》(Disgrace)中主角David Lurie 的老年版本,同樣的固 守在自己龜殼般堅硬頑冥的世界裡,絕不因任何情況任何因素而有所改變。不論是義 肢,或是Drago 為他裝配的可單腳操作的躺式自行車(recumbent bicycle),Rayment 一 概都不接受,如同他無法接受失去小腿的事實。對他來說,這個空缺必須被補滿,不是 被義肢或任何科技所填滿,而是以將別人的兒子當成自己兒子的方式來填滿。在這整情 況下,義子/他者變成了義肢的義肢。這是Lurie 或是Rayment 無法逃逸的僵局,有如陷 入黑格爾式的正反合辯證夢魘,也就是Rayment 自我嘲諷的thesis, antithesis, prosthesis。 第二年:赤裸生命 在第一年計畫中有些問題尚待進一步思考。在列維納斯倫理哲學的侷限下,面對國 家機器,個人似乎重新陷入臣服或抗爭的二元對立老路線,而這樣對立的窘境,更因為 政治例外狀態而被極端化。《鐵器時代》的歷史背景發生在南非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的四年內(1986-1989),其中的酒鬼流浪漢Vercueil 和逃學叛逆的少年Bheki 分別採取 臣服和抗爭的態度。科慈除了延續之前作品對於殖民威權的猛烈抨擊外,同時也突顯在 國家緊急狀態下這些社會邊緣人如垃圾般的生命。一方面警察濫用國家賦與的職權凌虐 反抗勢力,另一方面社會異議狂熱份子利用無知青少年充當政治風暴的砲灰,雙方都認 定將敵人趕盡殺絕的斯巴達鐵律,對敵人絕對沒有任何例外可言,一律消滅殆盡。流氓 政治和政治流氓卻可擁有自我給予的權力來決定何時進入例外狀態,而其自身卻佔據例 外/正常無可區分的超越性位置。對科慈來說,這是國家病入膏肓的徵候,但面對個人的 癌症時,科慈讓罹患癌症的老婦人Elizabeth Curren 逆反霍布斯的國家想像,見證南非 傾頹腐敗的歷史。Curren 揭露新自由主義的迷思,以「愛不值得愛之人」、「因為不信任, 所以才去信任」這樣列維納斯式的非對等倫理關係,作為自己在死亡陰影下對待他者的 倫理座標。支撐起這個座標的基礎信念則和羞恥有關:Curren 相信,「只要有羞恥心, 就有榮譽感」。羞恥這個西方人類因為身體逾越律法而產生的自我檢視機制,標示出人 類之為(人文主義的)人的起源。 縱使Curren 對於他者滿懷哀衿憐憫之情,但仍囿限於人文主義的框架內。兩相比 較,在《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中,Michael K 則完全毫無受到人文主義的影響,沒 有羞恥心,沒有榮譽感,但同時也完全被剝奪掉生為人「自然而然」擁有的各種公民權 利。就當權者的理解來說,他在故事後半段已經完全不具備可供官方辨識的公民身份, 在內戰爆發(1970-80s)的南非歷史背景下,沒有正當職業,居無定所,或躲藏山區, 或四處遊蕩,可說是阿岡本眼中的「牲人」(homo sacer),以「赤裸生命」(bare life) 的方式存在著。整本小說是關於Michael K 看似逆來順受的生命:不論是在槍管下苟延 殘喘,身上僅有一點財物被士兵洗劫一空,被監管在勞動營內,被迫在如人間煉獄般的 醫院接受治療,或是被迫與陌生女子發生性關係,Michael K 幾乎都是採取基進被動 (radical passivity)的姿態,對於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件,都當作「彷彿」(as if)沒 有這具身軀來參與其中。不是卑奴屈膝的臣服(如Vercueil),也不是流血革命的抗爭(如 Bheki 和他的朋友),而是一種阿岡本所主張的,無法被賦與某種固定主體性的生命實 踐。這是一種非資本主義、非國家、非司法、非主權的政治姿態。相對於Curren 的女兒 逃離南非定居美國,Michael K 採取的是不逃往別處的逃離,在原有的情況下持續運動, 這是逃離可以真正具備政治意義的唯一逃離路線。 第三年:動物生命 動物的生命,就是殘存的生命,也是赤裸的生命。不用等到年老,也不必罹患癌症, 牠們的生命早就已經命定為有如活在納粹集中營的存在。這是Elizabeth Costello 在《動 物的生命》為動物請命的主要訴求。科慈對於動物的關懷也是不遺餘力,動物更是在 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Lurie 一樣,Rayment 被比喻成陸龜,活在il y a 般的自 我封閉世界卻無法找到出路。在《鐵器時代》裡,民命賤如昆蟲,政客有如蹂躪大地 的過境蝗蟲,以及雞隻屠宰工廠血淋淋的描述,在在刻畫人性中獸性的恐怖面貌;在 《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中,我們見證獵捕動物的需要,也目擊對濫食動物的抨擊, Michael K 則在眾多動物形象中,以埋身大地穿梭泥土的蚯蚓來理解自己的生命。這些 對於動物的零星想像成為《動物的生命》裡集中討論的焦點,似乎對於人性的思索終 究得回歸到對於動物的想像,這恐怕也是德希達和阿岡本的學術路徑必要的轉折。 Costello 抨擊西方哲學思潮對於動物形象的誤解和扭曲,導致現今世界合法地虐待、濫 用和殘殺動物,阿岡本在《開展性》(The Open)中所提出的「人類學機器」(anthropological machine)概念無疑可以提供清晰的歷史脈絡,釐清區別人類和動物必要性的法源,以 及該法源的誤謬缺失。而德希達在《故我在追隨的動物》(The Animal That Therefore I Am)裡所提出的「邊界」(limitrophy)和「字動物」(l’animot)的說法,則可以深化 Costello 和阿岡本所沒有觸及的,語言當作再現動物的工具的層次。對科慈,還有德希 達和阿岡本來說,動物問題一向是人的問題,而在考慮人的問題時,必須要將他者擺 置其中。
  • Item
    當他被牠看著的時候,他是誰?在德希達那兒的貓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12-01) 梁孫傑
  • Item
    On Violence, Justice and Deconstruction
    (英語學系, 2003-01-??) Chung-hsiung Lai
    In this paper, I will first explore the chiasmus relation between violence and metaphysics in the thought of Levinas1 and Derrida. Then, I will move to examine “the aporia2 of justice” in Derrida’s reinterpretation of Benjamin’s critique of violence with respect to law-making and law-preserving. Finally, by problematizing the aporia of deconstruction, I will attempt to provide a critique of Derrida’s “Plato’s Pharmacy” in order to place Derrida’s ethical account of deconstruction under erasure. My core contention is: if de- construction is, as Derrida claims, ethical and just, it must be unethical and unjust in the first place in what he calls an “economy of violence.” Violence per se lies at the heart of both deconstructive justice and injustice. Yet, to achieve the former, the latter paradoxi- cally must be accomplished first—a betrayal which functions as the condition of possibility and thus of impossibility of deconstructive justice—thereby making the very moment of deconstructive decision an anxious and painful experience of aporia, or in Kierkegaard’s phrase, “a moment of mad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