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戰後臺灣山地教育「特殊化階段」教科書之研究─以國語科、社會科為例(1951~1958)(2015) 朱佳陽; Zhu,Jia-Yang教科書是官方指定學校必須教授的讀本書籍,所以教科書常成為國家形塑理想國民的重要工具,任何時期、任何地區的教科書多少都帶有意識形態。本研究嘗試分析1951~1958年專門編輯供山地國民學校原住民學生使用的國語科及社會科教科書,以釐清透過教科書,政府所欲傳達於原住民學生的知識為何?以及政府所欲形塑的原住民學生成何種理想個體?在了解教科書對原住民學生的影響之前,必須對當時教科書的產出有更深入的探討。 教科書的產出,除了依據課程標準外,多少都會受到當時環境政策的影響。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立即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去除「日本化」並「中國化」,這是戰後政府在臺灣推動的重大政策。到了1950年代,政府開始針對山地原住民推動「山地平地化」,希冀提高原住民生活水準,已達同平地人生活水平。因此,當時山地教科書中,是否也有涵蓋這兩政策意涵?此外,當時參與教科書編輯的人員,對於編輯適合山地原住民所使用的教科書,其理念及想法又是如何?這些是本研究要處理的問題。 一般教科書研究多著重在解嚴前後,或者是課綱的調整,對於戰後初期關於原住民教育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期許本文的探討能彌補對於戰後初期原住民教育研究的不足。Item 我國國中鄉土教育的現況與困境-以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為例(2007) 方麗萍; Tanya Fong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與困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法。首先蒐集相關理論與文獻,加以分析與探討,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研究設計及編制問卷及訪談之參考;其次針對學校行政人員、客家文化教師、客家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問卷調查,並輔以訪談,深入了解問題及充實問卷調查內容,探討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並將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統計方式加以統計與分析;最後將問卷調查及訪談所得,歸納成為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供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客家文化教師及未來後續研究改進鄉土教育之參考,期能真正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客家文化教學之成效。 依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顯示,在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方面,歸納成以下結論: 一、行政規劃方面: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課程只佔35%,大多以一節為主,且以七年級學生為主要學習對象,多數學校沒有擬定實施計畫及未成立教學研究小組,辦理相關活動亦不多,故鄉土教育課程在苗栗縣未積極落實辦理。 二、師資結構方面:只有將近五成客家文化課程教學的教師具備任教資格,其中有五成客家文化課程教學的教師年資為二年以下,有將近六成教師未參加過客家文化的相關研習或培訓課程時數,可見師資不足且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亦明顯不夠。 三、教材及教學資源方面:教材大多以學校自編為主,教材編輯者與選用者也以任課教師為主,學校提供之資源及設備可再充實。 四、教學方法與評量方面:有六成左右的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語言比例以大部份說客家話,少部份國語的方式進行,另外客家文化教師理想之教學方法與評量符合實際執行狀況。 依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顯示,在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困境方面,歸納成以下結論: 一、行政支援困境方面:其一為教師可進修研習的管道不足;其二為經費不足、無法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及設備。 二、教材編輯困境方面:其一為語詞流失,語彙減少,編輯困難;其二為文字書寫沒辦法統一;其三為沒有一套標準拼音系統。三、課程實施困境方面:其一為教學節數不足,無法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其二為沒有適合的鄉土教材。 四、師資結構困境方面:其一為師資來源缺乏;其二為教師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素養不足(聽說讀寫作)。 五、社會環境困境方面:其一為整體社會環境對客家文化教學不重視;其二為學生缺乏學習環境等二項。 六、學生反應困境方面:其一為學生明顯缺少語言環境;其二為學生學習客家文化意願不高。 最後,本研究基於以上結論,針對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所提議出來的因應策略,亦可提供相關單位研究商議,作為未來改善國中鄉土教育的具體措施。Item 寺廟與鄉土教育—以桃園景福宮為例(2017) 林上鈺; Lin, Shang-Yu在本文中筆者以鄉土教育理論為基礎,以景福宮為素材,設計鄉土課程進行教育行動研究與檢討。研究過程是從探討鄉土教育的意涵、景福宮的沿革、鄉土課程的實施三方面進行。 在第一章中,除了闡述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之外,第四小節針對鄉土教育的意涵進行討論,在這小節中讓筆者可以了解臺灣近期鄉土教育的興起是與政治環境的轉變有關,並掌握鄉土教育的施行原則,對鄉土教育能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在第二章「鄉土教學活動的實施」,即以景福宮為主題設計課程,本章共有三小節。第一節是教案設計,課程規畫分為兩大部份,先是向學生介紹景福宮的建廟過程、供奉主神、重要文物等,並讓學生完成一張學習單。接著則是進行分組活動,每組以設計一款桌遊為任務。第三小節主要是針對此次課程進行檢討與省思。 基於筆者在初次進行景福宮的鄉土教學活動時,對景福宮的認識僅是很淺薄的知識,也因此限制了教學活動進行的靈活度,於是筆者在第三章進行景福宮的歷史研究,並運用研究成果,重新設計了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可以親近鄉土,而且可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從對景福宮的研究中,可以明白景福宮在建廟之初到日本統治之前,對人們來說是心靈寄托的所在,討論公眾事務的場所。我們在進行鄉土教育時,也必須與在地連結,了解地方發展脈落的原因。關於景福宮的建廟時間、源由,或有不同的主張,但不變的是景福宮與人們之間無形連結。不過在社會快速變遷中,年輕人對廟宇的情感似乎淡了些,筆者的學生儘管在建醮時跟著吃素,但問起吃素的原因是一問三不知,更讓筆者想藉由鄉土教育讓學生對這座廟宇有更一步的了解,也希望能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所以在進行研究之後,設計一個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可以親近鄉土,而且可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也希望以後可以以此模式來進行鄉土教育。Item 地理實察教學活動的實施--以新竹市南華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會, 1997-06-01) 韋煙灶; 楊曲昌; 吳西芙; 江謹貞; 梁鳳如Item 學生社會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8-04-01) 林聖欽1980 年代以來,社會學的理論漸漸地融入到地理學的知識領域中,在此背景下,本文嘗試以新地理學所提出的社會空間觀點,對高中學生的鄉土區域範圍作界定;也藉由社會節點的觀點,提供教師調查鄉土教學資源的方法,以作為高中鄉土地理教學的參考之一。 透過學生的日常生活路徑,並由社會節點、社會空間概念所構成的鄉土區域,具有兩個特點:一是這個鄉土區域,反映的是學生集體的情感與經驗,使得教師在進行鄉土地理教學的課程設計時,能夠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的感受;二是不同地區的高中,可以依其學生的主體性,界定出只與該校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鄉土區域,希望讓學生對於鄉土特性的理解與鄉土問題的分析,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成效。Item 九年一貫課程教師的鄉土資源調查方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4-11-01) 林聖欽Item 九年一貫課程的鄉土空間界定方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4-05-01) 林聖欽Item 九年一貫課程教師的鄉土資源調查方法(地理學系, 2004-11-??) 林聖欽Item 九年一貫課程的鄉土空間界定方法(地理學系, 2004-05-??) 林聖欽Item 台灣鄉土教育思潮中的「日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國際台灣研究中心, 2010-10-??) 林初梅; Lin, Chu-mei戰後初期,中國文化霸權主導,台灣社會充滿「去日本化」的氛圍。其後,很長一段時間,鄉土教材及教科書中的歷史敘述不是抗日戰爭,就是選擇遺忘。直到1990年代以後,教育本土(台灣)化的潮流興起,台灣社會為扭轉以中國為本位的史觀,教科書中日治時期台灣的歷史敘述始大幅增加。結果,除了武裝抗日之外,日本帶來「近代化」建設的歷史評價也逐漸成型。值得關注的是,學校教育由中國本位移向台灣本位的過程中,出現了日本統治時期殖民遺續受容的現象,「日本」元素不期然地與「中國」元素呈現消長的狀態。本文主要以1990 年代鄉土教育之醞釀期及實施過程為例說明,除比較鄉土教材、《認識台灣》與社會教科書中有關日本統治時期敘述的變化之外,同時論及台灣人身份認同形成過程中,「日本」做為一個歷史記憶的元素如何被挪用、轉化為追求自身文化認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