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陳玉慧旅遊、家族史與創傷書寫
    (2023) 游雅筑; Yu, Ya-Chu
    旅遊具有空間的移動性、異地性、跨時空等面向,旅遊書寫則呈現陳玉慧的生命經歷與自我觀看世界的方式。台灣人過去無法隨意出國,因戒嚴時期國家管制之原因,想出國僅有就學、探親、商務、外交、公務之人才有機會可做申請。而旅居海外的作家們所撰述的當地風情,以及跟時代並進之旅遊紀錄,較多都是在開放觀光後才開始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旅行文學」則於90年代才逐漸在台灣嶄露頭角並掀起熱潮。本碩論結構為第一章緒論,內含研究動機及目的、相關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研究素材及章節安排。第二章探討陳玉慧至各國的旅行記憶與移動路徑。第三章將書寫陳玉慧的記憶、回憶與紀載的「家」,可見父母家庭對她影響極為深刻。第四章從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出發點,論及她的自我與和解。冀望能從文本中分析出她書寫的「生命旅遊史」是如何豐富自我的心靈、人生。又論述陳玉慧對「家」的記憶,對她來說家是離散的,從成長過程、人生經歷談起,並提及再現對於父母、丈夫的書寫,以及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家」代表的意義。再以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切入點,因她曾於書中多次提及身心靈的問題,將書寫她在生活、旅行中,背負著多少的創傷與苦痛。且與他人交流、討論中得到領悟,在與人談話及找尋自我的過程中調整自身的狀態,並與過去的自我和解,如何原諒他人,也放過自己。
  • Item
    從顛沛流離到落地生根:黎氏家族緬甸、臺灣、澳門遷徙史(1937-1990)
    (2020) 黎浩琮; Li, Hao-Tsung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筆者的家族為躲避戰火的摧殘,從故鄉廣東新會倉皇逃亡到緬甸,隨後即在仰光唐人街定居生活,渡過了20餘年的光陰;然而,1962年3月緬甸發生政變之後,尼溫(Ne Win)政權試圖將緬甸改造為「緬甸式社會主義」國家,推行一系列的「國有化」政策。全緬各地掀起大規模的排華浪潮,同時也將新會黎家安穩的生活,推到了恐怖的泥沼之中。面對時局的動盪不安,筆者的祖父黎雪湖於是計畫將其子女們,全部送到「祖國」臺灣升學讀書,冀望能夠在臺灣安生立命。 1950年代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即擬定諸多「僑生回國升學」的相關法規條自,並接受美援僑教計畫的補助與技術協助,為往後臺灣的僑生教育體系建立良好的基礎。對於深受緬甸國內排華衝突之影響,渴望得到「祖國」庇護的新會黎家而言,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與管道。雖然,這項移民計畫因為大時代的紛亂以及黎雪湖早逝的緣故,僅完成階段性的部分。今日家族成員各自成家立業,分居於臺灣、澳門、美國等地。 爬梳這段輾轉各地的遷移史,可以發現新會黎家乃是具有強烈移民性格的家族。每當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時,新會黎家都必須迫於現實,選擇出一個對家族最有利的抉擇。在移民的策略上,深受緬甸國內對華人的態度,以及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中華民國)雙方政府之間,對僑務政策的消長變化。因此,本論文透過新會黎家的家族史研究,試圖為臺灣社會大眾呈現緬甸華人在唐人街的生活樣貌與輪廓,並藉由探尋其複雜的跨國移民軌跡,對緬甸華人族群可以有更多元的想像與理解。
  • Item
    尋找甘為霖:英國數位歷史檔案的蒐集與運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9-12-??) 邱大昕; Tasing Chiu
    過去臺灣有關甘為霖生蹟的認識和記載,多偏重於他在臺灣的宣教事蹟。少數對甘為霖個人生活描述,經常會有錯誤或語焉不詳之處。不過自從2002年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2)通過後,許多歷史資料皆已公開,加上現在數位網路科技的發展,透過網路可以輕易取得相關資料,增加對早期宣教士家庭背景的了解。本文將介紹如何透過ScotlandsPeople和Ancestry這兩個數位資料庫,輔以其他資料來重建甘為霖的個人與家族史。
  • Item
    清水蔡泉成家族研究(1723-1945)
    (2013) 高仕凡; Kao Shih Fan
    本文區域家族史研究,以清水蔡泉成家族為研究對象,探討蔡家自1723年遷臺後至日治時期間,蔡泉成家族的遷臺發展、崛起背景與日治時期的肆應與社會經濟活動。 自18世紀末起,牛罵頭街與沙轆街為臺中海線地區主要街市貿易中心。清水海陸交通便利,清領時為彰化縣城通往淡水廳治必經之「官道」,移入的漢人可經由塗葛堀港登陸入墾,加上有湧泉—「埤仔口泉」,提供甘美水源,成為漢人定居落腳與開墾土地的好選擇。泉成號由遷臺第三代蔡光福成立,自19世紀初期,透過土地拓墾與商業經營,逐漸擴大家業,蔡鴻猷中舉使家族晉升士紳地位,奠定家族地方勢力。 邁入日治時期,蔡泉成家族因接待能久親王而頗具知名度。家族成員藉由接受新式教育逐步轉入地方基層工作,並以傳統貸地業為基礎,逐步轉向投資新式產業,如輕便鐵道、信用組合等,特別對於清水帽蓆事業有顯著貢獻。而日治時期,蔡年亨無論在帽蓆事業,或是政治活動中,皆有活躍的表現。 清水向來有「二蔡一楊」的說法,雖蔡泉成家族非三家家勢最強者,但卻有效維持家業並增加能見度,其方法不失為日治時期地方型家族謀求存續的最佳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