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游移的邊界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臺中新社地區水底寮為例(2022) 欉明泓; Tsung, Ming-Hung本文以新社地區水底寮為研究個案,試圖釐清一個長期位處於邊界最前緣的國家邊區,其地方社會形成的歷史歷程。並且,面對族群、政治、經濟與社會面向的變遷,地方社會又是如何因應與調整。 經本研究發現,乾隆30年代中部軍工寮的東遷,開啟了漢人界外私墾熱潮,同時亦導致界外人群複雜化。起初,官方考量到隘番招佃墾耕界外,除有助於彌補其口糧,亦能保護軍工匠採料之安全,故選擇採默許態度。不過,如此決定也令界外面臨失序的風險。林爽文事件後,新興入墾的粵人由於在事件期間積極參與平亂,藉此取得「社丁」或「義民」身分,因而逐漸取代漳泉籍漢人,成為中部沿山拓墾主力。儘管水底寮在番屯制施行後,正式被納入界內,成為屯丁養贍埔地,但界外原住民的威脅與地方自然環境的限制(缺乏水資源)仍無法使地方聚落有顯著的發展。 19世紀末葉,隨著沿山產業的興起,以及開山撫番政策的確立,水底寮搖身成為重要的山區產業集散地,可是原墾佃擁有的土地卻在新政的執行下受到地方有力士紳的強行收購,以致於原居粵人未能發展出自身的在地信仰。直至日治時期邊區隘勇線的推進,有力士紳勢力的退去,地方家族經濟能力的提升,地方公廟的出現也象徵聚落人群被有效統合。Item 艋舺商人的改朝換代:1895(2021) 陽智寧; Yang, Chih-Ning1895年6月,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啟了臺灣史的新篇章。從1895年6月日清交接臺灣統治權,到1897年7月地方行政運作骨幹的街庄制度正式形成的這兩年間,是臺灣人與臺灣總督府相互摸索統治方式、磨合雙方關係的關鍵時期。透過深入調查這兩年間,領導臺灣地方社會的地方有力者與總督府的互動,可以更仔細並立體地觀察臺灣地方如何面對1895年的改朝換代。因此本文以19世紀末的臺北河港城鎮艋舺為案例,藉由研究臺北城周邊臺灣地方有力者活動軌跡,究明總督府與臺灣地方有力者間的互動與雙方互動的意義。艋舺是一座發源於清代的河港商業城鎮,該地的重要商人多是透過兩岸戎克船貿易發家致富的泉州三邑人,並透過同鄉會及商業組織壟斷商業利益。這些商人往往會提供社會救濟與福利、維護地方治安、協助官府收稅,補足了清代官府在地方治理的缺口,並藉此累積名望與影響力,以換取特權、擴張利益。不過至19世紀末,由於亞州貿易環境出現變化,艋舺商人的利潤與實力下降。同時,臺灣政治局勢也發生劇變,讓曾叱吒一時的艋舺商人,必須轉變態度及方針。艋舺商人的轉型正發生在1895年至1897年,總督府與臺灣地方有力者相互摸索統治平衡的時間點。從該地商人的動向可以發現,艋舺的商業與政治問題相互牽動,使艋舺商人必須積極與臺灣總督府達成管理地方的共識、展開合作仲介的關係。而這些變化也改變了百年來,河港城鎮艋舺的發展。Item 鸞堂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美濃廣善堂為例(2021) 鍾安; Chung, An本文以 1918 年,美濃地區的首間鸞堂——廣善堂為探討個案,經由梳理該 堂的創設背景、信徒結構與社會功能,試圖考察鸞堂信仰從日治到戰後,在美濃 地方社會扮演的角色。廣善堂主要透過與北部地區著名鸞生楊福來,還有地方多位仕紳的交流,將來自新竹九芎林地區的鸞法,在 1910 至 1920 年代,傳播至美濃甚至六堆其他客 家聚落。其影響力在日治時期達到高峰,進入戰後則逐漸步入衰退。而根據堂內留下來的鸞書,分析組織的信徒結構,以此區分堂務、鸞務以及祭祀,這三種不同性質的事務運作。發現在堂內各時期的職務分工上,有著年齡 以及性別的差異;信徒血親的傳承以及地緣關係,是香火延續至今的關鍵。尤其,女性信徒的參與,更是不可忽視的重點。最後,隨著廣善堂信徒至少三代的經營,憑藉著鸞堂信仰提供的社會功能: 醫療、祭祀、文教以及慈善救助,扎根於地方社會。如今廣善堂不只是大家尋求 宗教慰藉的場所,在這百年的發展中,早已成為美濃敬惜字紙的文化象徵,甚至 地方歷史的詮釋者。Item 清代臺灣北部的三官大帝信仰源流小考──以新竹縣新埔鎮的大茅埔三元宮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8-12-??) 陳志豪; Chih-Hao Chen臺灣的三官大帝信仰盛行於北部丘陵地區,特別是今日被視為主要由客家族群開墾的新竹縣,三官大帝信仰的分布數量與密度更是高於全臺。這個現象曾讓部分學者將三官大帝視同三山國王,歸類為客家移民的祖籍神。然而,翻閱清代廣東與福建的地方志後,卻發現廣東一帶幾乎沒有三官大帝的信仰紀錄,反而是福建一帶的方志紀錄中,可以找到三官廟宇的紀錄。即使在今日,新北市一帶的三官大帝信徒,也曾前往福建漳浦地區的三官大帝廟參拜,將該廟視為臺灣三官大帝廟宇的祖廟。由此可知,客家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與發展,實值得重新討論。本文將以新竹縣新埔鎮內的大茅埔三元官作為個案,一方面從現有的歷史文獻討論臺灣的三官信仰發展,另一方面結合地方社會的實證考察,釐清三官信仰與客家族群移墾活動之間的關聯性。Item 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之形成(2011) 郭婷玉本論文以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形成為題,探討東港如何在港口發展、轉型與商貿活動、行政力量影響下,一方面出現地方社會的變容,另一方面,也由於因應地方發展之發展和受阻,而有社會力量的形成、代換及延續。希望透過對地方發展與在地政經有力者共同活動之探討,究明東港市街自清末至日本統治結束、終戰初期變遷過程的具體情況,及其歷史意義為何。 1860年臺灣開港後,東港以南部屏東平原人貨出入要口、對清國戎克貿易崛起,初步形成與鄰近腹地、東港溪上游屏東平原內陸社會之貿易網絡,同時也是閩粵人群互動頻繁之處。進入日本時代後,做為一交通位置良好的轉運港,東港受到統治者注目而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之一、維持了既有戎克轉運貿易模式,也令清末即成形、靠轉運米糖與日用百貨為生的「船頭行」商業勢力延續其影響力。同此之際,由於新統治者夾帶近代國家統治力量進入地方社會,提供了原有在地商貿勢力以外的權力來源,地方上亦漸有憑藉行政空間提升地位之有力者崛起,以及跟隨開發熱潮深入各地之日本官民資本。新舊地方勢力在信用組合、會社及公共事務等新式權力場域中,既為提高己身社會地位而有政經利益的相互爭奪,也因合作機會增加遂漸凝聚共同行動之共識基礎。 1917年東港的特別輸出入港身分遭致廢除,可說是地方社會力量團結之關鍵:港口淤積、聯外陸海交通不夠完備、偏離鐵路與阿緱廳發展主軸,這些不利地方社會發展的因素,於特別輸出入港撤廢之際互相加總,對依靠轉運商貿及農漁產業延續以往發展方向的東港造成嚴重打擊。然而,因循於特別輸出入港帶來的舊有貿易體系運作方式、未積極因應近代化商貿形式轉變和交通運輸形態轉型,未嘗不是此時東港社會發展受阻之深層原因。或許是有鑑於此,1920年代起,以米糖轉運商業勢力為首,地方有力者們開始集結、投入鐵路延長請願等共同行動,試圖重振地方發展可能性。此外,透過信用組合重組、各式商業會社陸續成立、1935年地方自治選舉,地方社會勢力亦出現代換、分化,其影響力持續到戰後,也令東港地方社會發展方向獲得延展。 透過闡明東港此一臺灣西南沿海小漁港之近百年歷史軌跡,我們除了看到其自清末至日本時代結束有著商港至漁港的港口、相應貿易形態轉變,亦能瞭解在此轉變過程中,地方社會力量如何在為地方長遠發展集結、共同行動之同時,也因國家政策介入、爭取地方政經活動空間,而有社會勢力內部的派系分立及新舊更迭。從這樣小區域地方社會發展及社會力量互動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時代臺灣的地方具體實況,在受到整體社會發展、國家力量控制等影響外,亦隨在地人群互動、產業和公共建設變遷等要素而有變化,從而形成一地特有的近代化社會變貌。Item 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2011) 陳啟鐘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吸引外地人口移居當地生活,並從事某些經濟活動,勢必有其條件優越之處。因此,在探討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關係之前,先從閩北的地理位置、山林資源和清代閩北的動亂,及清廷的墾荒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閩北能吸引客民進入的內、外因素。 閩北本身有利於客民流入的內部吸力,加上清代動亂所造成當地土著人口的損失,及因此而來政府所採取具開放態度的墾荒和招撫政策,導致有清一代,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閩北地區從事農業、經濟作物、手工業、商業等經濟活動,並對當地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同有異,也具有本身的特質。 大量在閩北從事經濟活動的客民勢必會對當地帶來若干衝擊,特別是植茶事業產生的影響,和客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因此引發的糧食供需改變。對此,當地人和政府採取了若干因應措施。 清代閩北客民除了對當地經濟、環境帶來衝擊外,也使得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變動,並衍生出許多相關問題,特別是在社會風氣、土客和客民間衝突、客民盜匪、秘密結社等方面。藉由對社會問題出現原因的分析,可以瞭解客民與清代閩北社會秩序變動兩者間的關係。 在清代客民對閩北社會的重塑過程中,國家力量發揮了若干程度的作用,特別是在社會秩序方面。面對客民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和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清朝中央與地方政府基於社會安定及政權穩固,發佈了一連串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特別是在施行保甲聯甲、調整衙署兵力及稽查封禁山林等方面。 清代閩北固然存在大量季節性或流動率高的客民,但也有不少長久移居者,後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漸漸在新住所站穩腳跟,並取得當地戶籍,進而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新土著。而在客民土著化與認同地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的取得和宗族組織的重建。Item 從「吾閩有學」到「吾學在閩」:十五至十八世紀福建朱子學思想系譜的形成及實踐(2006) 王一樵; Wang I-Chiao錢穆云:「治一家之學,必當於其大傳統處求,又必於其大背景中求」。筆者以為治一地之學術相承,亦是如此。因此,本研究主要討論明代中晚期以來至清初福建地區的程朱學者,如何在政治與學術重大變遷的過程中,繼續在鄉里中實踐其社會關懷與理想,代代相承,延續其思想上的薪火相傳。作者試圖由此呈現閩地朱子學由十五至十八世紀,如何更進一步深化在鄉里中。廣泛地結合其地學術的譜系、地域的認同,並配合著理學思想的踐履,以維繫一地學統。誠如余英時以「知人論世」態度試圖重建理學家的歷史世界,本研究亦試圖透過詳細的文獻考證,探求閩地其時其地的思想史世界。 本文由蔡清對於宋時鄉里人物的追慕作為起點,討論閩地士人建立地方學術脈絡的努力。經陳琛、林希元、何喬遠等數代人之理學思想的討論,進而將此議題歸於李光地對於理學的實踐,總論一地理學思想的發展歷程。此即本文旨趣,一地之學何以成系,世代鄉里何以代代相繼,追慕譜述先人典範行誼。本文除討論其時諸人之一生經歷外,以見其人格行誼。此外,討論中亦包涵著思想、道德、經世濟民三個層次的理路,來觀察討論此閩地理學之開展演進。最終由此而觀清儒李光地晚年之旅,由李氏之行而見一地學術系譜之完成,觀一地之學長時段的綿長演進。Item 清代閩臺地區保甲制度之研究(1708-1895)(2007) 邱玟慧; Chiu Wen-hui本論文以閩臺為中心,兼顧國家與社會的角度,從保甲制的落實層面出發,以社會治安為考察切入點,進而觀察兩地社會保甲制的延續性與獨特性。時間斷限上以清代為主,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發布全國施行保甲命令起,迄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臺灣割讓予日本,並敘及前後相關史事。 清自康熙朝領有臺灣,閩臺兩地人口遷移流動極為活躍,除了海上澳甲船甲的實施外,陸地上的保甲更是官員多所強調之處,而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兩地保甲制度演變也有相當不同的表現,彼此之間或有承傳、或有變異。 橫越明末清初的戰亂,福建山區應地方社會型態所產生的自律性社會組織在清初時被國家力量開始有意的漸次消滅,取而代之者包括明末以來衍生至鄉約保甲制的種種職役人員,都在地方秩序的再整合上產生一定的作用,意味著清政府的基層支配力量逐漸在福建地方社會中確立。雍正以後,閩省官員百般嘗試要讓國家力量更有效率深入地方社會,作為方式之一的保甲制在官民雙方彼此影響過程中,漸次形成與清政府原本想像不同之圖景。 清初康熙至嘉慶年間,臺灣社會移墾社會特質濃厚,地緣團體與宗族組織皆未發展成形,保甲制未能與地方社會密切結合,其功效不得不大打折扣。道光以後,街莊等自然聚落亦隨時間累積而漸次成形,保甲才得以地方頭人-街莊總理-為著力點發揮較多功能,由官方給予其半官方身分,藉之推行保甲事務,任期不定,亦多見總理職位為某地同一家族長久把持的例子。清代中期以後臺灣保甲制推行的主要基礎不若閩粵等省在於宗族,而在於街莊總理頭人,此可視為清代閩臺官員針對臺灣保甲施行的努力上所做的設計調整。Item 清代閩北客強土弱現象與地方應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6-12-??) 陳啟鐘; Chen, Chi-chong本文旨在探討清代閩北社會客民流入原因, 和由此導致的土、客異勢,並從土、客糾紛、矛盾中考察土著和地方官府的處理情況,以及因應客強土弱局面,土著和地方官採取的特殊措施。閩北地理環境加上清代當地的動亂破壞,致使大量客民流入,掌控經濟命脈,形成客強土弱之勢,並引發土、客糾紛與矛盾,且使用國家力量解決問題。在小規模突發性土、客糾紛中,從案件審判過程與結果來看,閩北地方官在處理事件時,多能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裁決,較少出現護土欺客現象,而在大範圍長期性土、客矛盾中所採取的措施,則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為調和土、客關係,清末浦城縣土著與順昌縣地方官主動開放客民入籍應試,他們期望藉由加速變客為土以消弭土、客之分,使雙方能共同努力建設地方。Item 港口、信仰與地方社會(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2014-12-01) 王怡茹; 林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