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感覺,感官,與超諸人類的: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倫理式美學(2022) 王怡惠; Wang, Yi-Hui本論文主要在探討維吉尼亞.吳爾芙作品中的「倫理式美學」。吳爾芙作為一個對社會議題敏銳的現代主義者,一直以來,她作品的特色不只彰顯在創新的寫作手法上,更在於對他/牠/它者的道德關懷。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透過關注吳爾芙筆下角色的感官和知覺經驗,並且將這些視為「物件」來看待;我們將可以更清楚明瞭在現代社會中,現代性的議題以及人物的感官知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影響。另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物件」可以提供讀者倫理的視角,進而去重新思索和定義自我與他人、主體與客體、人類與非人之間的關係。本論文第一章著重於處理現代主義脈絡中,真實與再現的議題。本章主張吳爾芙式的現代主義美學,是基於對現代性來臨的反思與反應。第二章則將真實與再現的議題擴展到倫理的層面,並以此將吳爾芙的倫理與當代理論連結而進行對話。本章建構了本論文的理論框架,認為吳爾芙藉由描寫人物的感官與知覺,表達她對邊緣化群體的倫理關注。接續的三章則為文本分析;著重在解讀人物感覺和感官的物件性。第三章探討了《戴維洛夫人》中的視覺及聽覺感官經驗,說明了吳爾芙如何利用此物件性來掙脫國族主義的桎梏。第四章則是比較《燈塔行》和《幕間》兩本小說。本章主張透過視覺及聽覺的描寫,吳爾芙利用這些物件性來抵抗單一文化及一元性的價值觀。最後的第五章則探討了《一隻叫活力的狗》中的嗅覺;並主張這些嗅覺的物件性能夠模糊化人類與非人的界線性。本論文透過關注吳爾芙作品中人類的感覺和感官的物件性,試圖將現代主義之中的美學和倫理立場連結起來;我並將其稱為「倫理式美學」。我希冀能在現代主義相關的研究中證明:吳爾芙並非如所被批評般的擁抱菁英主義。事實上吳爾芙一直以來都不遺餘力地在她的著作中,展現了對邊緣化和脆危群體的道德責任。關鍵字: 倫理、美學、感覺、感官、物件、感知、真實、再現、吳爾芙Item 菜市仔的台日「台味」實踐與想像:以雙連朝市為例(2022) 謝懷瑩; Hsieh, Huai-Ying雙連朝市是日常消費場所,也是受到日本觀光客喜愛的觀光景點,本研究以雙連朝市為例,探討台灣傳統市場中的「台味」實踐,以及台日的「台味」如何形構、想像與再現。本研究以環境劇場比擬傳統市場的空間與人際交流,並以論述分析法,探究影像、旅遊書籍等傳播媒介,如何形構與再現雙連朝市的「台味」想像。透過觀察法與訪談法,探討傳統市場中多元族群的人際互動與日本觀光客在雙連朝市的「台味」體驗,並以都市地方純正性的理論為基礎,觀看雙連綠地與雙連朝市保留運動的過程中,草根力量的實踐。然而,歷經疫情時代的傳統市場,面對觀光客的抽離,以及人際互動模式的改變,本研究將思考「台味」想像與實踐如何延續與變遷。 「台味」並非純粹由台灣人形構而成,而是由多元族群的人際互動逐漸堆砌而成,並以傳媒媒介的再現形構「台味」想像。「台味」來自於不同族群之間的人際互動所產生的地方活力,也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在這裡落地生根的道德權利。Item 痛苦的存在: 全球化時代下內戰的再現(2007) 賴筱嵐; Hsiao-lan Lai二十世紀是戰爭的世紀。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末,戰爭經歷各式變遷。不論是在戰事規模上與戰爭策略上,戰爭的變化都不曾停歇或消弭,這使得二十世紀被多數軍事學者與專家稱之為戰爭的世紀。本論文著眼於二十世紀末新式內戰的再現,透過閱讀當代描寫內戰的四部作品—包括一部小說與三部電影—來探討今日新式戰爭的崛起以及今日文本對於新內戰的再現。本論文主要以二十世紀末全球化發展為切入點,討論新內戰與全球化之間的政經關係,且得以窺見國家角色的轉變與跨國組織的困境跟挑戰,此外更透過討論全球化來理解新內戰的崛起,以及其戰爭經濟與政治鬥爭如何連結到全球化的發展。透過文本分析,筆者除了探究二十世紀末戰爭與全球化的關係之外,更以此為背景而進一步討論新式內戰中平民的苦難,以及平民如何取代士兵來形塑新的戰爭論述與看法。本論文所分析的四部作品皆以平民的角度為出發點,再現複雜而駭人的戰爭景象。這些文本除了展現平民如何取代士兵成為新式戰爭的主要受害者之外,更展現出戰爭如何在全球化的時空下搖身成為平民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份。透過探討戰爭與平民之間的關係,筆者除了試圖建構出新的戰爭論述與詮釋以外,更期望透過這樣的分析能吸引更多研究者一同討論新式戰爭的本質,以及一同思考戰爭在當代的意涵為何,能夠透過怎樣的再現而建構出更多且更豐富的研究議題與方向。Item 全球流動性與全球(非)正義:人權的再現(2007) 張依瑾; Yi-Chin Chang中文摘要 全球人口流動是全球化最劇烈的現象之一;它對各類移民所往的國家及社會造成嚴重影響。本論文從人權/移動權的角度切入,談全球人口流動與全球流動性的議題;其目的不止在於為了解移動權如何在理論和法律尺度上被理解及再現,同時也企圖分析人是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理解、實行他們的這個權利。 日常行使移動權的方式眾多,本文特別針對兩種移民的文本再現:非法移民與觀光業。第一章先援引一些包括巴利巴爾(Etienne Balibar)、薩森(Saskia Sassen)和哈維(David Harvey)的地理學者的研究,試圖理論化現今人權的困境,尤其是全球人口流動所造成的困難。第二章將分析《在此世界》(In This World)與《美麗壞東西》(Dirty Pretty Things)中,對非法移民的再現;討論因經濟全球化而起的疆界重整,會導致除國家外,還有更多的利益團體有機會操弄多孔的彊界,並藉此從非法移民身上獲利。第三章討論《小地方》(A Small Place)和《債與命》(Life and Debt)如何再現加勒比海小國的觀光業;這章主要透過分析文本中,觀光客的消費能力與高能動性,和幾乎無能動性的當地人之間的強烈對比,研究移動權因受資本主義和全球化的影響,所產生的轉變。 全球人口流動穿越各國疆界,嚴重導致實行人權的困難。沒有穩定的疆界,人權很難繼續以公民權的形式被行使。同時,本來是為了達成人類社會平等而產生的人權觀念,因資本主義和經濟全球化邏輯的影響,而經歷轉變與阻礙。藉由處理這些人權困境,地理學者的研究和文本再現期待能開闢一個空間,使弱者可為自己發聲,並且,他們也期望他們的讀書和觀眾透過理解這些研究與再現,能有所成長,揭穿這個全球化應許經濟平等的謊言假象。Item 大地之聲:戴安葛蘭西<石心>中的再現(2006) 吳燕芬; Yen-fen Wu由於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險二百週年的國家慶祝,黛安•葛蘭西(Diane Glancy)被激勵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進入大西部再訪莎卡嘉薇亞(Sacajawea)—一個陪同了路易斯和克拉克前往太平洋著名的探險「歷史之謎」人物。由於莎卡嘉薇亞神話性的地位十分誘人,她的故事已經被傳述和再述多次。 此篇論文試圖研究葛蘭西對於莎卡嘉薇亞的想像敘事,研究她在作品「石心」中如何運用第二人稱敘事及原民口述傳統相關的形式策略(formal strategies)來再現莎卡嘉薇亞。研究角度是從再現出發,探索葛蘭西所運用的寫作策略,主張作者運用「歷史的想像再評價」將「內容」和「形式」結合。 研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檢視再現議題,援引過霍爾(Stuart Hall)關於再現的探討,尤其是他者文化再現的部份,試圖勾勒葛蘭西重寫和再現莎卡嘉薇亞的重要性。第二章處理葛蘭西「石心」中的再現方法,包括了第二人稱敘事和並置手法。試圖證明「內容」和「形式」是緊密結合的,並進一步闡明這兩種寫作方法的運用與葛蘭西關心的主題密切相關。第三章企圖將葛蘭西「石心」的寫作策略和原民口述傳統作聯結,探討小說中第二人稱敘事和其他形式的寫作策略,如斜體字和複合字的使用與原民口述傳統的關係。主張葛蘭西的寫作反映出口述傳統,同時也探討小說中多種聲音(many voices)的呈現,企圖證明大地(the land)在此本小說佔有重要性的地位。整體來說,此篇論文強調內容和形式的相互關係,探索小說中的對話性和口述傳統,並呈現小說中投映原民世界觀以大地為基礎的語言。Item 再現愛爾蘭性:弗萊爾的《翻譯》、《溝通線》、《志願兵》(2005) 莊曄年; Yehnien Chuang本文試圖探討弗萊爾如何在他的三部作品《翻譯》、《溝通線》、《志願兵》中再現愛爾蘭性 (Irishness)。愛爾蘭文學史上一直永久不退的主題就是描寫愛爾蘭性,最具代表性者當推葉慈以及喬伊斯。葉慈的愛爾蘭性是在愛爾蘭民俗傳說中尋找國家英雄,而喬伊斯是離開愛爾蘭,從歐洲描寫都柏林的心理黑暗面。弗萊爾採取不同的作法,試圖表現現代愛爾蘭的後殖民時期混合 (hybridity) 狀態。這樣的混合狀態包括了愛爾蘭與英國的文化融合與衝突,兩國之間的殖民關係互動,同時也顯現在北愛爾蘭的政治不安定以及宗教文化衝突。弗萊爾試圖在他的劇本中描寫這樣的愛爾蘭,並且透過重新檢視與定義政治、語言、歷史、國家身份等議題,鼓舞愛爾蘭人民重新思考自己的歷史定位,重新定義新的愛爾蘭性。本文第一章介紹愛爾蘭文化研究的理論背景,包括政治上愛爾蘭如何試圖突破被殖民者的弱勢心理,尋找更平等的對話空間,以及文學上如何透過描寫愛爾蘭性以及定義國家身份來跳脫被殖民者心理。這些嘗試與理論都有其現實上的限制,因此愛爾蘭文化研究逐漸強調認知混合狀態的重要,期望在混合的場域中溝通對話,開發新的可能,呈獻新的愛爾蘭性。第一章同時也介紹愛爾蘭國家劇院,以及弗萊爾的背景與主要作品。第二章討論《翻譯》這部劇本中弗萊爾如何呈獻三個層面的愛爾蘭性:第一,愛爾蘭社會有政治經濟上的不安定,以及語言的逐漸過時,間接造成英國的殖民。第二,十九世紀初的愛爾蘭社會受到英國殖民的文化衝擊,造成個人、政治、語言上的混合狀態,並不單純是愛爾蘭地名遭到英國化,以及英文取代愛爾蘭文。第三,透過劇中人物,弗萊爾表達學習英文的重要性,不僅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重新建構愛爾蘭國家身份。第三章探討《溝通線》,這部劇本修正了《翻譯》劇中一些民族主義情感,從現代愛爾蘭社會來檢視追求愛爾蘭性的迷思。劇中愛爾蘭傳統鄉村的倒塌,正代表了一味從傳統中追求愛爾蘭性是徒勞的,唯有回到現實檢視愛爾蘭的過去的現在,才能重建愛爾蘭性。同時,在語言層面上弗萊爾也檢視了溝通的本質與困難,強調訊息的傳達並無法達到真正的溝通,真正的溝通是情感與經驗的傳達,同時不同的情境也可以創造不同的可能,激發新的意義。第四章探討《志願兵》一劇中弗萊爾對愛爾蘭社會問題的描寫,包括社會階級不平等,政治壓迫,對於文化遺產的難以達成共識,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愛爾蘭解放軍的政治犯雖然志願為國家做考古工作,卻無法得到國家的公平對待,更無法見容於牢獄中的伙伴。這些志願兵透過歌唱以及嬉鬧表達了對於政治社會制度的不滿,對於過去與現在在自身文化中的犧牲者命運感到無奈,同時也在歷史、語言等議題上提出了尖銳的問題。透過重新描寫志願兵,弗萊爾重新定義了志願兵,也使得愛爾蘭人民重新檢視舊有的思想制度與價值觀,以及愛爾蘭社會本身的問題。第五章為本文做總結,重新檢視弗萊爾在三部劇中的再現愛爾蘭性策略,並且檢視尋找愛爾蘭性與國家身份的困難與限制。Item 「天皇米」之說的生成與再現(2016) 邱創裕; Chiu, Chuang-Yu臺灣各地所生產的稻米中,有部分宣稱曾於日治時期「獻給天皇品嘗」,或為當時的「天皇御用米」,並以此做商品宣傳。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在釐清帶有此類說法的「天皇米」之歷史真相,探討日治時期臺灣如何執行「新穀獻納」,以及這樣的歷史於今日「再現」的過程。 臺灣的新穀獻納源自日本的「新嘗祭」,在皇宮,新嘗祭由天皇主持,象徵其握有宗教和政治上的權力。明治維新後,日本推行國家神道,新嘗祭成為具有國民統合作用的祝祭日之一,也展開全國性的「新穀獻納」,將各地收穫的穀物獻給皇宮。臺灣在進入日治時期後即舉行新嘗祭,然而獻給皇宮的「獻穀」種植,卻要到歷經米作改良的1922年,在內地延長主義及獎勵農作的目的下才正式推動。1930年代末期,隨著戰爭局勢緊繃,殖民政府對臺灣糧食控管及社會教化工作也愈發激烈,除了獻穀,栽種奉獻給神社的「神饌」以及實施「新穀感謝祭」,無非是要擴大敬神崇祖的精神教化,並鼓勵稻米生產,最後,甚至安排臺灣人到日本奉獻穀物,使新穀獻納達到高峰。 官方推動的新穀獻納事務,隨著日本結束殖民統治畫下句點,這段歷史沉潛多年,直到1980年代末期,國民黨威權體制的鬆動和本土化熱潮後才有機會再現,「天皇」成為有效用的「品牌」。在本論文討論的案例中,可以發現今日再現的「天皇米」,已非全然是歷史上的「獻穀」或「神饌」,而是運用在品牌建立行銷、社區營造、或是作為抵抗土地徵收的論述所建構的產物,即便如此,「歷史」卻也能證明「天皇米」的正統,強化其產品內涵,成為型塑文化產業的關鍵。除了稻米,類似的「天皇之說」也出現在其他產業,而不同政權的統治下,也產生不同的「領袖品牌」,在商業市場發揮效益。 從日治時期具有殖民教化意義的獻穀、神饌,到今天的「天皇米」品牌,本論文不僅是歷史學實用於今日社會的例證,也進一步引發我們在後殖民情境中,如何面對過去殖民統治的思考,同時,這樣的過程也凸顯了臺灣歷史研究和知識普及的重要性。Item 朱德庸漫畫之性別再現(1983~2006)(2008) 柯瓊閔摘要 漫畫長時間因不被歸類於傳統美術範疇內,且功能也只定位於休閒,但近代此情形產生了變化。漫畫開始漸被重視,且對其研究有增加的趨勢,顯示了其價值。 台灣社會自1970年代迅速變遷,父權社會已隨著時間而轉變成強調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而朱德庸漫畫中所描繪的性別議題是引人注目的,加上漫畫亦可說是一種評論,因此觀測其中的性別再現,可看出漫畫文化於生活之中的積極角色。 本論文選擇了朱德庸描繪性別議題最為明顯的三系列漫畫為研究文本,分別是「雙響炮」系列、「醋溜族」系列、「澀女郎」系列,並針對其中內容進行性別再現之文本分析。同時觀察台灣社會近年來性別地位與處境的改變,將其作一對照與連結以期能發現漫畫與社會時空互動與交會的關聯以及意義。 藉由觀察三系列漫畫之中女性形象、男性形象以及兩性關係之間的變化,可見其顯示著對社會的鏡像反映,隨著性別地位的轉變,兩性形象及關係在漫畫中亦有所變化。不過即使漫畫中性別再現切合著時代脈動,但於漫畫內容的展現中仍可見傳統意識形態複製的情形,因此難免成為父權體制再生產的工具了。Item 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2014-09-01) 林淑慧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Item 觀看海外邊陲: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06-01) 林淑慧離開熟悉的土地到異地之際,為一種「非常」的暫時生活樣態,因而重新思索自己的位置。空間移動的書寫顯現作者對異地的認知,因巡臺御史身分職務特殊,如此從中央到「邊陲」的巡行機會,使其論述多著重於采錄風俗及治理建言的面向。本文應用故宮博物院收藏之月摺檔、宮中檔、諭旨,中央研究院典藏之內閣大庫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官方行政公文,同時從《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文獻匯刊》蒐羅研究素材。探討巡臺御史的詩文再現臺灣哪些風土民情?他們所撰寫的奏摺與檔案等論述提供中央何種訊息?這些書寫又建構哪些寫實與想像,而成為藉以遠端遙控的媒介?本文從御史的視察經驗與書寫台灣原住民視角兩大面向進行詮釋。期望藉由探討他們觀看臺灣的視角,以及空間移動經驗的書寫,呈現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