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的教育:建構布農族的地理教育(2020) 林昱成; Lin, Yu-Cheng臺灣的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在臺灣建立了一種長期的空間使用方式,可以被稱為「傳統生態知識」。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中,受到多個外來政權帶來統治的衝擊,使台灣的原住民族面臨語言、宗教、經濟、土地、教育等多方面的衝擊。若要找回原住民族的教育主體性,在民族教育的架構底下,必須將教育內容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建立屬於原住民族的教育。 本文試圖先檢討臺灣現行的原住民族教育的困境與問題,以及在當下108課綱的社會領域中修正。接著找出以布農族為本的原住民族知識,加以分析哪些是布農族的地理教育中應該要有的內容,以及如何將這些教材融入教材內容中。最後建立出布農族的地理教育,期望做到一種原住民族課綱建立的範本與藍圖。Item 以虛擬原鄉輔助傳統生態知識教學之研究(2020) 周孜恆; Chou, Tzu-Heng原住民族長期與大自然互動,透過對自然環境和土地的認識,發展出一套包含經驗、實踐、社會與世界觀的傳統生態知識,與西方科學教育相比,原住民族對於環境知識的建構與傳承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在國家治理與現代科學知識的強勢之下,原住民族與大自然、土地日漸疏離,代代相傳的經驗與價值在無形之中逐漸消失。特別是由於現代化的經濟發展,原住民族大量外移至都市求職、求學與生活,導致遷入都市的原住民族學童自小脫離部落,隨長輩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學習農耕、狩獵、採集等各項與自然環境資源互動的機會大幅降低,其族群的傳統環境智慧也因而逐漸流失。所幸目前國內逐漸重視原住民族文化與教育,傳統文化的教學已投入許多資源,除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外,在都市中也設立了原住民族專班,然而,都市學生欲回到部落學習傳統生態知識仍會面臨到時間、距離等種種障礙。 基於此認知,本研究提出「虛擬原鄉(Virtual Indigenous Tribe)」,希望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重現原鄉的環境,並融入傳統生態知識,讓搬離原生部落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以更具臨場感的方式認識部落的環境與知識。 本研究以臺東成功重安部落作為虛擬原鄉建置對象,以耆老訪談與導覽的方式蒐集重安部落傳統生態知識,將其融入利用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所拍攝之像片和360°全景相機所拍攝的全景像片和全景影片,以Unity軟體開發沉浸式虛擬原鄉APP。 本研究與樹林高中原住民族專班合作進行虛擬原鄉教學實測,以認知試題和情意量表前後測問卷作為評量工具,評估虛擬原鄉之教學成效。研究結果顯示,虛擬原鄉教學相較於一般教學更能明顯提升學生對於傳統生態知識的認知程度。情意態度方面,前測時學生對於自己部落的傳統生態知識已有一定的認同感,因此虛擬原鄉教學和一般教學皆沒有顯著提升學生對於傳統生態知識的學習態度,但學生們皆表示,有了虛擬原鄉後,會讓他們更想回去部落學習。 本研究期望虛擬原鄉能夠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讓都市原住民族學生突破時空的限制,以最貼近原住民族人學習的方式學習傳統生態知識,提升學生對自身部落歷史文化的好奇與求知動力。在未來有機會時,學生還是要回到部落實地學習,獲得更完整的知識與技能。Item 「人之島」達悟族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環境治理之研究(2015) 董恩慈; Tung, En-tzu / Syaman Lamuranyamililiman sira do akawen da (達悟人為了政府土地登記,相互間爭吵); yabere rana o isisasvad do keisakan(礁岩帶的生物變得稀少); tosia o kusozi du pongso namen(不要核廢料放在人之島-蘭嶼)。 這是當今達悟人之島(他稱蘭嶼)最常被提起的環境議題,問題的造成,可歸咎於國家現代環境治理模式的失效,以及傳統生態知識被干擾,甚至被取代,族人照顧及維護所生存自然環境及自身社會的權力與能力被剝奪。 傳統生態知識的運用讓達悟人在這島上生存超過千年。原生在地的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隨著時間與空間的驗證,形成達悟人對當地自然環境獨有的絕佳適應力及韌性能力,這並非現代環境治理及其背後去在地脈絡化的知識所能達成。 現代環境治理雖然具有絕佳科學數據、機械技術與國家強有力的管理模式,但是迄今在人之島所經歷的現代治理過程裡,它並沒有有效地引導當地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卻反而帶來諸多對島嶼自然環境與達悟社會的傷害。 族人面對被強置核廢料等環境不正義的對待,勇敢地起身反抗,喚起對島嶼豐腴優美自然與文化的愛惜與責任,展開傳承與守護的行動,這樣的努力,值得驕傲,也引發許多非達悟友人的關心與協助。 本論文擬呈現達悟人傳統生態知識多元動態地規律人與環境互動的內涵,來對照全球化下當前國家在人之島行使的現代環境治理,時值島嶼面臨環境議題與社會變遷劇烈嚴重之勢,期能藉由立基於傳統生態知識的在地觀點,回應並調整現代環境治理,提出達悟人所期盼的永續家園環境治理模式。 達悟部落社會順應飛魚季節天時與自然環境,經千百年考驗所建立的歲時祭儀規範,調和現代治理制度,復振部落社會組織活力,轉化為達悟自主治理的規範運作,才是解除現代國家由上而下人定外部規範,除權達悟社會的政府機構運作,人文與自然去脈絡化所造成的環境治理危機。 關鍵詞:傳統生態知識、環境治理、人之島(蘭嶼)、達悟、原住民族Item 比哨的獵人學校:數位遊戲式學習輔助太魯閣族傳統狩獵文化教育(2015) 楊懷恩; Kawas Lejen近二十年間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引起世界各國對永續發展的重視,過去被科學界相對忽略的「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開始獲得關注,尤以狩獵活動為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要核心。然而,台灣的原住民近年來遭受到資本主義入侵及環境的變遷,再加上許多禁獵法令的頒布,使得原住民的狩獵活動幾近消失殆盡。雖有許多維護與延續狩獵文化傳統的方法,但推動上卻仍險阻艱難。尤其是太魯閣族原住民,面臨的是國家公園法,族人的狩獵文化比起其他族群顯得更加垂危。過去對狩獵文化的探討多著重於與自然保育的關係,鮮少將狩獵知識活化並應用於教學研究中。 另一方面,在現今數位化的時代,電腦遊戲是一個青年學子重要的休閒娛樂之一,尤以3D虛擬實境遊戲更盛行。而近年來數位遊戲式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DGBL)概念的提出使得教育方式漸以「寓教於樂」的互動式學習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本研究藉此以次級文獻資料、耆老訪談及深入真實狩獵場域蒐集的田野資料內容,設計虛擬遊戲腳本,使用 3D 遊戲編輯引擎(Unity 3D)來開發一個太魯閣族狩獵遊戲,讓學生對其傳統生態知識與技能產生好奇及興趣。在專家評估的改良中,使得遊戲平台更具文化真實性、沉浸性及互動性。而最後的教學實驗成果,本研究亦發現高中學齡的太魯閣族學生對於自身的文化認知極不熟悉,但藉由遊戲輔助教學後,態度與認知能力上皆有顯著提升,這也表示3D虛擬狩獵遊戲輔助太魯閣族傳統狩獵文化教育有其顯著的教育成效。Item 達悟族傳統生態知識與其永續性價值(地理學系, 2016-11-??) 董恩慈; 汪明輝; Syaman Lamuran, tibusungu ’e vayayana現代環境治理下,現代知識干擾甚至要取代達悟族傳統生態知識,也造成族人照顧及維護所生存自然環境及自身社會的權力與能力被剝奪,是當今達悟人之島(Pongso no Tao 他稱蘭嶼)環境與社會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傳統生態知識的運用讓達悟人在這島上生存超過數千年。在地原生的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經過長時間的洗鍊驗證,形塑了達悟人對蘭嶼自然環境獨有的絕佳適應力及韌性能力,這並非來自於現代主流知識與環境治理所能達成。本研究將呈現達悟人與環境互動的內涵及傳統生態知識多元與動態的影響,來對照全球化下當前國家在人之島施作的現代環境治理方式,島嶼刻正面臨環境議題與社會變遷劇烈嚴重之際,本文強調應立基於傳統生態知識的在地觀點,調整、重構現代環境治理模式,以重現達悟人所期盼的永續家園。Item 居民對試驗林轄區發展社區林業的態度研究(地理學系, 2008-11-??) 吳俊賢等社區為基礎的森林生態系經營包含生態、經濟、與社會面向。台灣林業經營與社會層面的原住民部落及山村社區至今尚未建立起良性互動,以致造成台灣林業經營之 社會問題,包括環保團體反對所有的森林經營作業、反對全民造林運動;另外如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山區地方經濟衰退、地方民眾和林業機構衝突及緊張對立等現 象。本研究目的即探討六龜試驗林轄區附近的六龜鄉與茂林鄉社區林業發展潛力之差異,以及如何促進公眾參與及建立夥伴關係機制,以增進山村社區(部落)之經 濟收益及安定其生活,使地方社區(部落)與林業機構共存共榮,互蒙其利。 本研究以系統分層抽樣,完成面訪六龜試驗林鄰近的六龜鄉200 戶、茂林鄉125 戶。研究結果顯示對六龜試驗林所具有之功能,除了「水源涵養」外,在5%顯著水準下皆無顯著差異。兩鄉均顯示林業機關和社區互動往來的情況爾後尚有很大改 善空間。關於對林業人員的看法中,「對於民眾之問題都能迅速、積極處理」及「有經常舉辦活動以敦親睦鄰」二項兩鄉差異顯著。林業機關與社區(部落)互動往 來何種方式最好,兩鄉均以「提供社區(部落)工作機會」最高,反應原住民及一般民眾現實生活之需求,可供林業相關單位制定政策之參考。社區附近的森林應如 何經營才能幫助社區發展,以「發展生態旅遊」最高。社區(部落)團體何者較為合適共同參與社區林業經營計畫,以「社區發展協會」最高。林業試驗所專家之專 業知識均頗受肯定。傳統生態知識在未來林業經營之應用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