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不同類型的數位遊戲對英語字彙學習影響之研究
    (2022) 鄭晏昀; Cheng, Yen-Yun
    英語單字是語言學習重要的一環。然而,許多學生卻認為學習單字並不有趣。近年來,單字學習結合遊戲以提供學生愉快的學習環境,此外,隨著攜帶型裝置與行動網路的普及,應用程式也十分廣泛運用於單字學習。本研究旨在探究Quizizz、Quizlet Live、Quizlet Match三種不同類型的數位遊戲對於單字學習的影響。研究旨在探究哪一個應用程式的遊戲對於單字學習較為有效,並比較個人學習與團體學習方式對單字學習的影響。受試者共有一百三十五位高一學生參與研究,受試者透過自己在教室玩Quizizz、和同學在教室一起玩Quizlet Live、與自己在課堂外玩Quizlet Match的方式來複習單字。受試者於學期初作答單字前測,並於學期末作答單字後測,單字前後測驗的分數用以分析並比較不同類型的數位遊戲對於單字學習的影響。此外,受試者完成問卷以及回饋的撰寫,以作為受試者對Quizizz和Quizlet遊戲學習感知看法的研究資料。研究結果顯示應用程式Quizizz和Quizlet的數位遊戲有益於單字學習,個人學習與團體學習的方式皆對受試者學習單字有所幫助,此外,受試者對於Quizizz、Quizlet Live、Quizlet Match三種遊戲皆持有正面態度與評價,並有意願在未來繼續使用遊戲進行單字學習。
  • Item
    比較虛擬實境與電腦視覺小說遊戲對字彙學習之效應
    (2019) 賴國維; Lai, Kuo-Wei
    科技的進步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帶來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在數位遊戲式學習領域中關於字彙學習的研究也隨之增加。其中,虛擬實境遊戲對語言學習的效益還有待探索,特別是在虛擬實境下的英語字彙學習,以及在教室中利用虛擬實境進行教學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比較第二語言學習者利用虛擬實境與電腦視覺小說遊戲學習字彙的成效,並進一步探討學習者對這兩種學習媒介的看法。 三十位新北市某高中的高三生參與此研究,並被隨機分配至虛擬實境組和電腦組。首先,兩組在體驗遊戲前都接受了單字翻譯及選擇題以測量他們對目標單字的先備知識。接著,虛擬實境組利用頭戴式裝置(Oculus Go)進行五十分鐘的視覺小說遊戲(Angels and Demigods),而電腦組則進行五十分鐘同款遊戲的電腦版。為比較兩組字彙學習的情況,在體驗遊戲後兩組受試者都接受了單字後測、延後測,以及問卷,以了解他們對此學習方式的感想。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在單字翻譯和選擇題都有比前測更好的表現。虛擬實境組的後測和延後測平均分數皆高於電腦組,但只有在單字翻譯的延後測呈現顯著。另外,本研究也發現圖片在虛擬實境的呈現下更有助於單字學習。最後,透過問卷可得知兩組受試者對虛擬視覺小說遊戲都有正面評價,並且願意將此做為英語字彙學習的工具。
  • Item
    註解前後字彙推論或檢索對單字學習之影響
    (2012) 黃樓莉; Huang, Lo-li
    單字註解有助於字形與字義的正確連結,但是卻有可能讓學生打消推論或檢索字義的念頭。為了提升從文本中學習單字的效果,將註解與推論或檢索結合可能是一個好的解決之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這些結合對台灣學生單字學習之影響。 研究對象為台灣一百三十位不認識目標單字的大學生。每人皆讀了一篇有八個目標單字會出現三次的文章。在閱讀時,有一組四十四位學生在單字第一次出現時要推論字義,之後兩次出現則會有註解輔助閱讀;另外一組四十三位學生是單字第一次及最後一次出現時有註解輔助閱讀,但中間那一次要做字義檢索;還有一組四十三位學生則是單字每次出現時皆有註解輔助。每一組中有四位學生要做有聲思考,而他們的資料只限作質性分析之用。閱讀完後,學生馬上考了閱讀測驗、中翻英、英翻中及中選英等三種單字測驗以及填寫註解使用調查。兩週後,學生再次考了中翻英、英翻中及中選英等三種單字測驗以及填寫學習方式偏好及有用性的調查。 研究單字表現分析發現兩次註解輔助中加入字義檢索對學生單字學習最有助益、先推論再看到註解的方式遺忘率最高以及推論與檢索的正確性是一個顯著影響單字學習的因素。研究註解使用發現學生對於註解的依賴性隨著註解次數增加而減少。研究閱讀表現分析發現不同的學習方式並不會對閱讀造成顯著差異的影響、單字學習和閱讀理解沒有顯著相關、學生在閱讀有註解的段落比較會使用的全局式策略。研究偏好及有用性問卷的分析發現推論加上註解輔助是學生最喜歡以及認為對單字學習及閱讀理解最有用的方式。研究的結論為除了字義推論外,學生可以培養將字形字義做連結、檢索及確認字義的字彙學習模式運用在從閱讀中學習單字上。
  • Item
    以智慧型手機收聽播客學習英語之成效研究
    (2012) 林于婷; Yu-ting Bonnie Lin
    資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科技融入英語教學更是近十年來教學研究與課堂應用的重點議題之一。隨著科技進步,教師及學生可使用的工具已從電子白板、電腦、網路一路發展到具有多元功能且可隨身攜帶的手機,本研究即是探討透過手機收聽網路「播客」(podcast)是否能增進學習者的英語聽力並協助其對字彙及文法的學習,此外,本研究也將探討學習者對於「以手機輔助語言學習」的看法在實驗前後是否有所不同。 本研究的受試者由48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大一學生組成,學生的英語程度皆為中高級,實驗一開始由實驗者將學生平均分配至電腦組(控制組)或手機組(實驗組),在一個月的過程中,手機組利用具網路及影音播放功能之智慧型手機收聽播客,電腦組則是利用電腦收聽相同的節目。然而,實驗者透過平日觀察及事後調查發現,手機組有部分受試者同時使用手機和電腦收聽播客,故在最後分析資料時依據受試者實際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情形,將其分為三組:電腦組(25人),完全使用電腦收聽播客者;手機組(9人),使用手機收聽60%以上播客者;混和組(14人),使用手機收聽50%以下播客者。在一個月的實驗期間內,受試者每天都會透過電子信件收到兩個播客節目,在收聽之後必須向實驗者回報收聽時間與地點。總計至實驗結束時,受試者從30集The English We Speak中學習30個字彙,15集English Bites中學習30個字彙或片語,以及15集Grammar Girl中學習15個文法觀念。 為探究學習成效,本研究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來測驗受試者在前、後測中的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此外,也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比較不同組別間受試者的表現,以觀察學習工具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在學生對於手機輔助語言學習的看法方面,本研究透過問卷的描述性統計來顯示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播客內容的回饋、以及對手機輔助語言學習的看法,並藉由成對樣本T檢定比較受試者在前、後測中給予的回應分數,探究其看法在實驗後是否有所改變。 本研究的結果摘要如下: 1. 通過一段時間的定期收聽,具教育性質的播客對於學習者在英語聽力、字彙、及文法方面的學習皆有所助益。 2. 以播客為學習素材時,在字彙及文法的學習方面,使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做為學習工具在學習成效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學習成效並不亞於電腦。 3. 即使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已日漸普及,且以智慧型手機學習英語的成效在本研究中獲得支持,從受試者的回饋來看,在有其它學習工具可選擇的情況下,並非所有學習者都樂於利用智慧型手機學習英語。 4. 推廣以手機輔助語言學習時,從本研究受試者的學習行為及回饋中所觀察到的挑戰包含手機本身的限制(螢幕大小、輸入功能、網路連結費用)、學習環境的干擾(外在噪音、需分心注意所處情境、手機其它娛樂功能或應用程式的吸引)、以及學習者的心理障礙(認為手機是溝通及娛樂的工具而非學習的工具)。
  • Item
    字彙策略教學對高中學生字彙學習之效益研究
    (2007) 張秋芸; Chang, Chiu-y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字彙策略教學對於高中生,在學習英文詞彙的策略使用、記憶詞彙與動機方面有無顯著效益。為達成研究目的,本實驗設計採取前測、後測、延宕後測,包括一組實驗組和一組控制組。本實驗對象為高雄市某高職綜合高中72位一年級學生。所有受試者依原班級分成實驗組35人與控制組37人。實驗組接受字彙學習策略教導,控制組接受傳統字彙教學法。在教學實驗開始之前,所有的受試者均接受單字程度測試、單字測驗前測(包括回憶單字中文意思與回憶單字的拼法),以及填寫單字策略使用與學習動機問卷。教學實驗歷時12週,在此期間實驗組學生接受研究者由文獻中所選擇的六種字彙學習策略融入學校英文課程中教導。除了英文課本內的詞彙之外,每週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還需要背誦從補充教材選出的10個字彙。每週研究者要求實驗組的學生利用自我檢核表,來監測及評估應用字彙策略來學習課外10個字的情形;控制組學生則需紀錄他們對於這10個字的精熟程度。教學實驗結束那一週,所有受試者再次填寫單字策略使用與學習動機問卷,及接受單字立即後測。實驗組的學生必須多填寫一份關於此次六種字彙學習策略教學回饋問卷。教學實驗結束四個禮拜過後,所有受試者再次填寫單字策略使用與學習動機問卷,以及接受單字延宕後測。前測、後測與延宕後測問卷題目皆相同;前測、後測與延宕後測的單字測驗題目相同,但是題目順序不同。所蒐集的資料除利用描述性分析之外,還利用一系列的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分析討論。 本研究的結果摘要如下: 1.在六個單字學習策略教學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全部五十個策略使用精熟度問卷中沒有顯著差異。兩組學生皆偏愛機械式覆誦背單字法,且對於單字卡、字典等學習工具與記憶法的使用不熟練。但是實驗組在對於使用音韻分析來發音背單字,與利用字根分析來背單字及發現字義方面優於控制組。 2.單字策略教學對於增進所教的策略精熟度上並無顯著效果。而且在單字策略教學停止四禮拜後的延宕後測中,實驗組精熟度退步。 3.單字策略教學對於回憶單字中文意思幫助大於回憶單字拼法。在兩次單字理解後測中,實驗組顯著優於控制組;在單字兩次拼寫後測中,實驗組的表現與控制組沒有顯著差異。 4.單字策略訓練對於單字學習動機增長無明顯助益。事實上,實驗組在立即後測中,動機較初試減少;在單字策略教學停止四禮拜後的延宕後測中,實驗組的動機卻上升。 5.實驗組學生對於字彙策略教學抱持肯定的態度,希望有更多相關的練習。經過本次教學之後,他們更體認到單字學習策略的重要性,也知道單字學習是要靠自己長期累積而來。然而,他們也承認,因為自己的惰性妨礙他們使用策略來學習,以及因為上高中之後要學的英文量太大,沒有時間運用策略。 總而言之,本研究顯示:實驗組的學生能從字彙策略教學中受益。然而英文教師仍須耐心地給予學生長時間的策略訓練與可增進學習動機的單字活動,以期他們可以逐漸習慣和熟練單字策略的使用,進而提高學習英文字彙的效益,增進學習英文的信心。
  • Item
    個人數位助理多媒體注釋之單字學習成效
    (2011) 符德馨; Te-Hsin F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語言以及不同視覺輔助之注釋組合(combined annotations)輔助閱讀對字彙學習的影響,由於受試者必須在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上進行文章的閱讀,故本研究有別於傳統藉由桌上型電腦(desktop)進行注釋輔助閱讀之研究。 參與本研究的學生來自中台灣某國立高中一年級,共有一百二十一位。這些受試學生依據不同的注釋組合分成四組,分別為中文圖片注釋組、中文動畫注釋組、英文圖片注釋組以及英文動畫注釋組。這些受試者在研究開始第一週先接受個人數位助理之操作訓練,第二週則實施前測以確定四組受試者對目標單字(target words)的認識無差異,均為陌生。第三週時受試者在PDA上進行四篇指定文章的閱讀,四篇文章均有五個目標單字,總共二十個目標單字且均為動詞,受試者依據自己的組別在不同的組合注釋輔助下閱讀文章,每閱讀完一篇文章及進行完文末的閱讀測驗活動後,立即在PDA上接受五個目標單字的立即後測(immediate posttest) ,四篇文章故總共進行了四次。立即後測包含兩種能力的測驗:一為受試者拼寫出目標單字(word production);其二為受試者辨認出目標單字(word recognition)。在實驗結束一個月後,受試者接受與立即後測相同內容但以紙筆形式進行的延宕後測(delayed posttest),以得知在實驗一個月後受試者目標單字的學習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在立即後測中,無論在單字拼寫或單字辨認方面,中文及英文注釋對單字所產生之學習效益並無差異,但圖片與動畫輔助則對單字學習產生不同效益,且其中動畫輔助對單字學習所產生的效益顯著大於圖片輔助。而在延宕後測中,無論在單字拼寫或單字辨認方面,中文或英文注釋以及圖片或動畫對單字學習所產生之效益均無差異,但在單字拼寫方面,語言注釋(verbal annotations)與視覺輔助工具(visual aids)之間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 本研究證實藉由PDA做為閱讀媒介而呈現的以母語(Chinese)或以目標語(English)為注釋對單字的學習效益,與藉由桌上型電腦做為閱讀媒介而呈現的兩種語言對單字的學習效益,結果相當一致。此外,本研究亦證實動畫輔助有助於以動詞為目標字彙的單字學習,並提供了僅具基本語言能力的中學生作為佐證。最後,本文亦論及相關主題的未來研究以及教學建議。
  • Item
    背誦字表對於單字學習與閱讀的影響
    (2009) 林詩雅; Tina Shih-ya Lin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背誦字表對於單字學習的效用,也試圖探究背誦字表對於全民英檢閱讀成績的效用。此外,本研究更進一步探究字表提供例句與否,對於學生的單字學習及全民英檢閱讀成績結果,是否產生差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灣某偏遠地區國立高職三班學生,共一百一十一位。施測前,所有研究對象必須完成單字及閱讀前測。實驗組A為A班學生,必須背誦字表。實驗組B為B班學生,必須背誦提供例句的字表。控制組為C班學生。為期十週的訓練結束後,所有研究對象必須完成單字及閱讀後測。實驗結束後,實驗組A和實驗組B必須填寫一份對於字表學習看法及建議的相關問卷。研究結果顯示,背誦字表的確對於學生在單字學習的表現有正面的影響。研究結果也顯示,只有字表提供例句組能夠有效改善全民英檢的閱讀成績。另一方面,結果顯示背誦字表和字表提供例句這兩種方法對於學生單字學習並沒有顯著差異。此外,背誦字表和字表提供例句這兩種方法對於全民英檢閱讀成績的效果沒有差別。再者,背誦字表和字表提供例句這兩種方法,對於全民英檢閱讀的第一部分字彙和結構及第三部份閱讀理解的效果相同。然而,字表提供例句的方法,對於閱讀測驗第二部份克漏字的效果比字表組佳。根據問卷的結果,兩實驗組對於背誦字表對於單字學習與全民英檢閱讀成績的功效均持正面的態度。本研究也發現兩實驗組,能夠記得後五週所背誦的字數多於前五週所背誦的字數。總結來說,本研究建議教師們應同心協力發展設計適合可用於英文課的字表。
  • Item
    國中生英語字彙學習策略使用與學習知覺風格偏好之研究
    (2006) 陳佩禎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國中生的英文字彙學習策略使用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與學習知覺風格偏好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的關係,為了達成此研究目標,本研究探討:(1)國中生的英文字彙學習策略使用頻率,(2)國中生的學習知覺風格偏好分佈,(3)國中生的字彙學習策略與學習風格的關係。 此外,特別針對學生的學習成就及性別對其字彙策略應用與學習風格之關係作進一步的了解。 本研究實驗對象為207名台北縣一所國中二年級的學生。研究方法採量表調查法。問卷包含兩部分,其一為改編自Schmitt (1997)的字彙學習策略量表,另一為改編自Reid (1984)的學習知覺風格偏好量表。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並不常使用字彙學習策略也無強烈的學習知覺風格偏好;學生的學習風格與整體字彙學習策略使用有顯著相關;學生的學習成就顯著影響各類字彙學習策略使用及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獨立學習型學習風格;學生的性別與字彙學習策略無顯著關係,但對觸覺型學習風格有顯著影響。
  • Item
    行動科技輔助英語字彙學習之使用載具偏好研究
    (2018) 韓岱昀; Han, Tai-Yun
    行動科技輔助語言學習在字彙方面的研究中,常以實驗組以及控制組的分組設計,經過實驗後,證明行動科技輔助字彙學習的成效。研究對象在實過程裡,往往沒有機會選擇以何種工具進行學習。Stockwell是少數讓學習者自由選擇工具的學者,他讓大學生自行選擇以個人電腦或手機來進行字彙學習。Stockwell的數次研究均顯示學習者普遍偏好使用個人電腦進行字彙學習,而非使用手機(Stockwell, 2007, 2008, 2010, 2013; Stockwell& Liu, 2015)。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高中生偏好使用何種工具來進行英語字彙學習。與過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提供更多樣的工具選擇機會,並以高中生而非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來自台灣北部某高中三班共111名高二學生參與了為期四周的研究。在這段期間,學生可以任意使用手機、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登入數位學習平台,完成針對課本學習內容所設計的字彙練習,幫助學習。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最常在自己家中使用手機進行英語字彙學習。運用不同工具進行練習的所得分數與所花時間並沒有明顯差異。在訪談中,大部分學生對於運用手機進行英語字彙學習抱有歡迎的態度。他們很少反映手機螢幕過小影響閱讀,或是反映手機文字輸入方法會造成學習困擾。受訪學生也普遍表示自己平時除了手機之外,不常使用像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學習工具。他們的高手機持有率以及對於手機作為日常工具的習慣,決定他們選擇以手機進行字彙學習的偏好。他們對於生活中的行動科技使用感到適應,而這也影響了他們對於行動科技輔助英語字彙學習的態度。
  • Item
    Integrating Concordancing into Vocabulary Learning for EF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英語學系, 2011-03-??) 余立棠; 劉顯親; 張俊盛; 張寶玉; Li-Tang Yu, Hsien-Chin Liou, Jason S. Chang, Viphavee Vongpumivitch
    先前研究指出:教育程度在高中(含)以上的學生使用網路字詞檢索系統能有效地提昇單字知識與寫作技巧,但少有研究檢視國小學童使用字詞檢索系統之學習成效。本研究研發一套專為臺灣國小學童設計的中英雙語字詞檢索系統,其語料乃參照國小英語課本句子。研究目的在於調查學童使用此系統後,學習單字之成就。為了觀察國小學童的單字學習歷程,我們採用一長期研究方法—「時間序列法」,進行為期二十八週之研究。我們要求七位來自同一班級的五年級生在使用字詞檢索系統前、期間、與之後,提供目標單字的意義、用法,並造句。研究測量工具包括單字測驗、背景問卷和探討受試者使用心得之訪談。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練習檢索系統期間,即能顯著地提昇單字知識,但在研究後期稍稍退步。受試者並指出使用字詞檢索系統學習單字之好惡。本文最後亦提出教學與後續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