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一〇八課綱普通高中國文教科書的旅行書寫研究:以龍騰、翰林、三民版為例
    (2022) 謝青穎; Hsieh, Ching-Ying
    教科書是將課綱轉化成具體內容的載體,並且帶有主流教育思想,更是形塑出一國人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管道。在一〇八課綱實施之後,高中教科書有很大的轉變,本論文運用文獻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以龍騰、翰林、三民三家版本的國文教科書為研究範圍。研究結果發現從一〇一課綱到一〇八課綱,教科書中的「旅行書寫」在課本中的占比明顯上升,選文也有大幅度的改變,不僅新增許多新的作者以及文本,並且更呈現出在地化與國際化兩種特色。筆者分析旅行書寫的選文與一〇八課綱核心素養發現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有密切的關聯;而在與十九項教育議題方面則與「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議題的連結性最強。教科書中的旅行書寫選文在文體上呈現多樣性:除了古典跟現代的傳統遊記以外,還包含了賦、記、小品文、隨筆札記、演講稿、書信、文化散文、人物傳記、科普文章等類別;而在主題方面筆者則歸納出三項子題:認識自我、社會觀察、自然關懷。
  • Item
    回望福爾摩沙: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
    (2013) 林希樺; Hsi-hua Lin
    本研究旨在爬梳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脈絡。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吸引海關官員、傳教士、博物學者、探險家、商人等外籍人士前來,留下航行錄、日誌、隨筆、書信等一手紀錄。這些文獻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陸續在臺灣譯入中文,可概分為兩個翻譯階段,第一階段為二戰後至解嚴前(1945-1987),此時期的譯作大多由黨公營機構出版,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為主力。1970年代後,由於政府在戒嚴時期頒布多項法令管制出版,與臺灣相關的書籍出版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1987年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臺灣研究漸成顯學,第二階段的譯介(1988-2012)就此展開,除了賦予舊本新譯外,亦有首次譯入中文的新文獻。十九世紀正值西方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的全盛期,來臺西方人的旅行書寫多半帶有政治與經濟目的,遊歷心得並非文本重點,而是提供詳實的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紀錄,供既得利益者參考。百年前西方人眼中的福爾摩沙,如何透過翻譯移植到中文世界?文本功能又有何轉變?本文整理歷來譯介書目,並從贊助者、譯者、準文本、專有名詞還原翻譯、文本改寫、譯本價值等角度切入,勾勒兩譯介階段概況,試圖分析文本如何從「為帝國服務的書寫」轉變成第一階段譯介「統治者的參考書」以及第二階段譯介「瞭解自身的史料、強化臺灣意識的讀物」。
  • Item
    台灣清治末期(1871-1895)散文中的文化論述研究
    (2010) 楊書瑋; YANG, SHU-WEI
      清帝國統治台灣逾二百年。其中在清治末期時,列強對台灣之覬覦與侵擾的情形愈加劇烈,而這也使得清廷對台灣的治理政策有所轉變;此外,台灣與國際之間的貿易也愈趨頻繁。由於這樣的變動與背景,使得清治末期在台灣歷史上有其重要性與特殊性,所以本文以此一時期的台灣散文作為研究素材,探討其中的文化論述。而本文所探討之文化論述,主要聚焦在三個主題:政治與教育、產業經濟,以及民情風俗。在政治與教育方面,當時的論述主要著重在台灣地位與對外關係、洋務運動,以及教育等議題之探討。而在產業經濟方面,當時的散文所探討之議題包括自然資源、國際貿易,以及財政制度等面向之議論。至於民情風俗方面,當時的散文主要是民間信仰、生命禮俗與歲時節令,以及生活習俗等三方面的書寫。   透過上述三大主題的探討,本文發現在台灣清治末期的散文中,清末的文人作家大多是以帝國之眼的觀看視角,來看待台灣的政治經濟與民俗文化;而且散文中充斥著正∕反之二元對立的論述模式。不過,散文中也呈現出初具現代性的社會圖像。
  • Item
    踏板上的旅人:台灣單車遊記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6-04-??) 陳室如; Chen, Shi-ru
    80 年代胡榮華出發上路,完成單車環球壯舉,揭開台灣單車遊記序幕,90 年代的林姬瑩、江秋萍更突破性別限制,順利完成女性單車環球之旅。2007年以來台灣興起的單車熱潮,帶起了另一股單車旅行風氣,騎士們紛紛投入創作,為當今旅行書寫帶來不同風貌。在作品中,騎士們將單車之旅轉化為生命的通過儀式,藉由實際踩踏,歷經隔離、過渡∕轉換、回歸的過程,告別過去,邁入下一個具有不同意義的人生階段。同樣以「認識世界、了解自我」為目標,不同年代的單車騎士們開始由外在的家國責任轉向內在的自我探尋;面對危險與意外,具備尤利西斯動因的單車旅人,從驚險關頭中,獲得深層人生體悟;回歸書寫本質,遊記內容是否足以反映單車壯遊之奇特與旅行深度,則是另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