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禮記•檀弓》喪禮研究
    (2023) 謝維芳; Hsieh, Wei-Fang
    「死」是人生中勢必面對的課題,在面對死亡真正降臨時,難免產生恐懼否認等抗拒心態,即便接受死亡,也會因失去至親之人而產生痛苦。為此,人們設計了一系列漫長又繁複的程序,以反覆提醒自己親友逝去的真相,並藉此時機盡情發洩悲傷的情緒。這樣的程序,便是所謂喪禮。〈檀弓〉除收錄與喪禮有關的禮儀雜鈔,亦記載孔子、孔門子弟以及時人與喪禮相關的事件。相較於《儀禮》僅錄儀式流程,《禮記》他篇大多單純陳述禮義與零碎禮儀規範,〈檀弓〉的時事紀錄使得後世讀者能一窺春秋戰國時期人們辦喪事的實際情形,而非只是通過禮文揣摩,有助於對當時喪葬禮節與時人喪禮觀的理解。但現有先秦喪禮研究中,少有對〈檀弓〉喪禮思想的深入探討,為先秦喪禮研究的一個空缺,因此本研究對〈檀弓〉中的喪禮文本做全面性的分析,了解〈檀弓〉反映的時代背景、〈檀弓〉論述喪禮的特殊之處,以及〈檀弓〉的喪禮核心思想。本文一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分析〈檀弓〉成篇的時代背景,第三至五章將〈檀弓〉的喪禮記載依探討的內容分為喪禮器物、喪禮儀式以及服喪規範三個類別,分析歸納各類別中討論的主題、主題中涉及哪些禮義思想,以及〈檀弓〉解讀喪禮儀節規範的角度,並從生活故事中窺見春秋戰國時期喪禮的樣貌。第六章整合第三至五章的分析成果,探討〈檀弓〉的喪禮思想。第七章為結論。經過分析,〈檀弓〉編成的時間,恰逢東周禮崩樂壞的時期,當時的人重視利益競爭,罔顧人倫親情,促使儒者試圖通過恢復禮制以穩定社會。由於當時人們對倫理親情的漠視,〈檀弓〉在解析喪禮時特別關注喪禮中蘊含的情意與親疏尊卑之義,又因東周政局時動盪不安,〈檀弓〉亦特別關注變禮與非禮。而〈檀弓〉的喪禮核心精神,本文歸結出以下三點:應盡孝心與哀敬之情;當明辨親疏尊卑之義;應有關懷、體恤他人的思想。
  • Item
    殖民體制中的臺灣哲學:事實、方法與可能性
    (2021) 連翊翔; Lian, Yi-siang
    殖民的問題持續地困擾著臺灣,但現今的臺灣哲學沒能對殖民提出具有效力的回應,當前的臺灣哲學和臺灣的社會現況沒有實際的交集。此次研究嘗試回答「臺灣哲學如何自我肯定?臺灣哲學的價值在哪裡?」的問題,經由大量史料的交叉比對,無論是否涉及通常認定的哲學,嘗試闡述在臺灣殖民和哲學密切的交互關係。首先,透過語言、目的、權力的視角檢視林茂生、洪耀勳、張深切,可以發現臺灣哲學的詮釋強烈地受制於殖民體制,但詮釋者仍然具有一定的主導能力,而他們不將討論的作品視為經典的方式有利於臺灣哲學找到自己的定位。再來,研究中嘗試解讀林秋梧多重身份的思想,將 Uyonge Yatauyungana 鄒族立場的自我決定展開,揭示「邪教」在殖民體制中的處境,以拓展臺灣哲學可以討論的對象。接著,研究透過三名自由人文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的理論與臺灣哲學的複雜關係,談論臺灣哲學與當代議題的關聯。研究的最後指出教育作為殖民體制的機制,很難為臺灣哲學帶來改變,並建議藉由有意識地探尋語言、藝文、歷史的內容,以作為屬於臺灣所有人的臺灣哲學運動一些可能的執行方向。
  • Item
    曾鞏記體散文研究
    (2021) 楊盈姍; Yang, Ying-Shan
    本論文以三十九篇曾鞏記體散文作品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文學價值,從作品內容開展,再細究文章形式,最後分析歷代對曾鞏散文和其記體作品之評價與影響。全文凡分七章,將詳細論述之。第一章說明論文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回顧目前研究現況,並釐清曾鞏記體散文分類界線,確定研究範圍。第二章追溯記體文發展源流,建立對文體基礎認識,並依據歷史慣性探討前朝唐代與宋代記體文之間聯繫,聚焦在本論文討論對象曾鞏有關之連結,瞭解文體發展與創作關聯性。第三章先查考曾鞏之時代背景、家世交遊,窺探對文學創作影響,再從治學淵源、出仕任官、文學主張三個面向,探究曾鞏記體散文之思想與根柢觀點。第四章依書寫主體類分三十九篇曾鞏記體散文,臚列各小節剖析各類型曾鞏記體散文之內容表現。第五章以結構章法、用字修辭、風格三個面向,剖析曾鞏記體散文之寫作藝術,方能洞悉曾鞏記體散文特色所在。第六章探究宋至清各代對曾鞏文學與其記體作品之評價,瞭解歷代對作者和作品之接受情況,以及影響後世與學習效仿情形。第七章將本論文研究成果作一整體性的總結。
  • Item
    劉卲《人物志》之經學淵源與創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9-12-??) 梁偉賢; LEONG, WEI-HEAN
    劉卲的《人物志》,向來被視為品鑑人材之書,其歸類則見仁見智,有名家、雜家、儒家等說法。細考其內容,雖雜見各家之說,然貫通全書的主脈,是大量仿寫儒家之經傳,及引用儒學的重要概念以建構其說,其他學派之文相較之下實為少數,故知其終以儒學為要。劉卲是一位人品淳厚、經學淵博之儒者,其政治理念亦是儒家以禮樂治國的思路。《人物志》描述的聖人,是儒家式的聖人,其撰著的目的,是欲以儒家之禮學平治天下;其才性理論,也以儒學為主而建構。過去的研究,罕有將《人物志》納入儒學發展的一環來討論,本文則詴從經學史的角度,探討劉卲的為人與學行,並析解他如何透過經學思想,創造其才性理論,且發展出自成一格之儒學。
  • Item
    《杜連魁》之「異/譯」性戀
    (2007) 蔡淑菁; Su-Ching Tsai
    本文旨在檢視王爾德的小說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與王大閎齊名之譯作《杜連魁》之間對同性戀議題的不同發揮。探討《杜連魁》譯本雖可見於華人的評論、譯評及學術研究領域,但探討範圍大多侷限於語言或文化的對等,尚未有研究深入探討同性戀的議題是否在翻譯中喪失及其此喪失的過程,甚至連原作的同性戀書寫也常受到忽略。我的研究以傳統翻譯的定義來評析王大閎的譯作,也就是假設原文有可譯的涵義,一來是因為此種研究角度能直接點出我所想發掘的呈現差異,二來則是因為譯者及譯作本身宣稱忠實,並長久以來被冠上忠實翻譯的光環,並為大多數的讀者、研究者所信服,我刻意運用這種標籤來探討譯文,質疑同性戀主題是否也如譯者所言,信實地呈現。根據此研究角度,我先分析王爾德的情慾書寫,然後再剖析王大閎的處理策略。 研究發現,王爾德的情慾表達是建立於偽異性戀架構之上,再佐以繁多同性戀情欲轉喻,因此充滿了暗示性的書寫。而王大閎的譯作則是偏離原作傳遞的同性戀身份論述,並把外觀的掩護轉換成故事的內容。一方面,譯者運用中國古代男色來描寫同性情慾,但因為中西性別、情慾文化觀點不同,這促使譯文偏離王爾德傳達的同性戀意識。再來,譯者加強道德警世寓言的意味,強化異性戀架構,並融入中國男性道德觀,使得原先是講述置身於衣櫃內同性戀者的故事,搖身變成了道德敗壞而言形放蕩的花花公子。王大閎的翻譯策略顯露了典型的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的雙重態度(homographesis)。本研究得到的結論乃是,同性戀書寫因該性傾向之邊緣、次文化及受歧視的地位,而必須發展出暗示性的書寫方式,譯者可因個人目的、喜好,輕易地在譯文中消弭同性戀情慾。故翻譯研究在探討牽涉同性情欲的書寫時,不應完全誠服於翻譯忠實的標籤,而忽略了潛在的同性情慾改寫。有鑒於王大閎當時翻譯時台灣同性戀論述及書寫資源皆有限,他仍可介入操縱,並遮掩他的改寫,消弭同性情慾,以當今蓬勃發展的男同志與女同志文化,可想見會釋出更多複雜的因素、改寫策略及操縱的可能性。同性戀書寫,可因翻譯而強化、顯現、出櫃,但翻譯也可能改變、消弭、移除此情慾。本文指出同性情慾翻譯的操縱,唯研究範圍有限,有待日後研究,尤其是有關華語的翻譯,以繼續探討翻譯與同性戀情慾書寫之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