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兩岸高中國語文教科書編撰與意識型態比較研究 以2020年臺灣龍騰版與中國大陸部編版為例
    (2022) 黃容; Hang, Rong
    現代教育的奠定起源於學校教育的制度化,而學校教育的核心在於課程,課程的核心在於教材。為展望兩岸國語文教育之交流與溝通,本研究抽取了現行兩岸普通高中國語文教科書的兩個版本──中國大陸部編版和臺灣龍騰版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研究和內容分析法針對其選文內容進行意識型態分析,探索兩岸在國語文教育實踐中的共識與差異。整體言,兩岸社會因為歷史、法制以及社會「共識」等方面的不同,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衝擊下,各自選擇了一條服膺於在地人民意願以及利益的道路:臺灣從適性教育出發,強調個人與自由,中國大陸則立足於集體主義,強調民族復興與國家意志。以最新兩岸普通高中國語文課綱/課標為例,在語文教育理念、課程性質以及學科素養上各有側重,表現在教科書選文的編撰與意識型態中,則是對於政治態度、國家期待、民族精神、族群關係及敵意態度等五個面向的呈現、描寫方式與態度不同。故兩岸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與實踐並不一致,對國語文學科定位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各有取捨:臺灣重視議題教學,中國大陸重視整體閲讀。綜上,本研究發現兩岸政治意識型態爭議根源並不在於「國族認同」,而是有關「現代性/現代化」的認識,並由此帶來的政治「去中心化」問題。
  • Item
    越南籍新住民華語文學習歷程之分析
    (2020) 楊小津; Yeung, Siu chun
    本研究採用「優勢觀點」,以欣賞、鼓勵的觀點去激勵弱勢個體發現自 身的優勢、潛能並以之提升與環境抗爭的能力。使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 談法、語料分析法和歸納法,透過立意取樣之滾雪球抽樣方式找到十三位 越南籍新住民,再從與相關新住民生命歷程有關聯的國中補校、越南籍新 住民華文教師或家教中分別邀請兩位和五位志願者組成兩組諮詢小組作為 本研究之顧問,以彌補筆者在補校教學、越南語、越南華文教育方面的不 足。需要強調的是,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因應社會工作者藍佩嘉提及的外 籍移工轉變為臺灣女主人的社會現象,以及顧玉珍、顧玉玲對於在臺越南 籍移工的長期關注,將在臺資深越南籍移工納入越南籍新住民類屬中。 配合本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結論為:越南籍新住民的華語文學習瓶頸 除了筆者重點論述的華文語音偏誤之外,在詞彙與句法、語序上的偏誤, 來於母語負遷移、臺式華文影響、粵語影響,華文三大句式方面。筆者對 其中涉及人數多、發生頻率高的偏誤現象提出糾謬技巧或建議,希望幫助 學習者做到即學即用。並將研究結果提供給需要相關教學者與學習者做為 日常規範相關偏誤的參考依據。
  • 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習得主題結構之實證研究
    (2007) 沈正嵐; Cheng-Lan S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如何習得中文的主題結構。本實驗共設計兩種測驗:句子選擇測驗與引導說話測驗。受試對象為六十位年齡四至六歲的兒童。依照受試者的年齡,分成四歲、五歲、六歲三個實驗組。此外,尚有二十位以中文為母語的成人為控制組。 實驗結果顯示,在中文主題中的語義特性中,指稱(definiteness)較總稱(genericness)容易習得。然而,三組受試者仍尚未完全習得這兩個語意特性。研究亦發現四歲跟五歲的兒童在語意特性的習得有很大的差異。在語法性方面,所有格式(possessive-like)主題最早習得,原位衍生式(base-generated)主題次之,而移位式(moved)主題最難習得。主題鏈(topic chain)對兒童來說亦是很難習得的特性,三組受試者都尚未完全習得中文主題鏈。研究發現支持語言習得先天性理論(the nativist approach),受試者皆有自己的語法,沒有模仿實驗者的句子,因此行為學派的語言習得理論(the behaviorist approach)在本研究不成立。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兩種測驗有顯著的差異。普遍來說,句子選擇測驗的分數較引導說話測驗高。但在所有格式主題的習得結果中,受試者在引導說話測驗表現較好。我們可以將此測驗差異歸因於引導說話測驗給予受試者較大彈性,他們可以自由說出他們已經習得的所有格式主題。然而句子選擇測驗較為限制,受試者必須從兩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因此受試者在句子選擇測驗中的對所有格式主題的表現較差。
  • Item
    中文隱喻用語之第一語言習得研究--以「死」字為例
    (2008) 謝孟璇; Meng-Hsuan Claire Hsieh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與中文「死」字及其相關隱喻用法的母語習得情形,並針對五個議題—標誌理論、語言情境、生命效應、詞類效應、與年齡因素加以討論。本實驗包含兩個理解能力測驗:字詞單獨測驗(Words in Isolation),與字詞情境測驗(Words in Context)。受試者共有 144 位國小學生,依照年級分成 6 組,另有 24 位的以中文為母語之成人作為控制組。 研究結果顯示,非隱喻性用法、也就是無標誌用法,比隱喻性用法或有標誌用法來得容易習得。受試者在字詞情境測驗中表現比字詞單獨測驗好,顯示語境有助於受試者判別隱喻性意義。主詞的生命效應不只與動詞搭配有關,與隱喻意義的辨認亦有關連。此外,「死」字的詞類變化對意義辨認的難易有顯著影響,難易度可歸納出「動詞 > 形容詞 > 副詞」,與「死+動詞 > 死 > 動詞+死」,亦即詮釋「死」當動詞較「死」當形容詞或副詞來得容易,「死+動詞」的組合比單獨使用「死」和「動詞+死」來得簡單。同時,年齡仍是習得隱喻性用法、或者具備 後設語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四年級學童(也就是超過十歲的受試者)表現特別優異,顯示十歲極有可能是習得後設語言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 Item
    中文安慰言語行為之比較研究: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與日語學習者為例
    (2018) 葉惠真; Yeh, Hu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與日語學習者對中文安慰策略的有效度判斷以及使用情形,並驗證不同操縱變因(如:被安慰者的社會權力高低、事件嚴重程度及情境類型)對安慰策略的影響程度。研究對象共為十二名英語和十七名日語的中級華語學習者以及二十名中文母語者作為對照組,參與本研究的兩項測驗:一為有效度判斷,二為口頭完成情境對話。研究發現如下: 一、 情境類型的操縱因素對受試者的有效度判斷及使用情形影響最大,其次是事件嚴重程度,而被安慰者的權力高低影響則最小。 二、 提供支持、建議和鼓勵策略在有效度判斷中較同情及安撫策略有效。然而只有建議策略在口頭情境完成的測驗中仍被大量使用,其他兩種策略被安撫策略所取代。 三、 除了對提供支持策略的有效度評價不如中文母語人士高之外,英語和日語的華語學習者的表現大致與對照組相同。 四、 受試者普遍採用組合式的安慰策略,受歡迎的組合通常皆含有建議策略。 五、 日語學習者在面對更高權力的被安慰者的情況下比英語學習者更加看重安撫策略,並且在嚴重度高的情況下採用更多鼓勵策略。另一方面,英語組的人均安慰策略總數比日語組要來的多。 根據上述結果,我們認為三種操縱因素各發揮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證實對於安慰策略的有效度判斷與實際策略使用間確實存在影響差異。而且,跨文化差異仍存在於安慰策略的學習中。
  • Item
    關於第三語言習得的形態句法轉移的語言類型與心理類型的相對權重
    (2015) 山口廣輝; Yamaguchi, Hiroki
    第三語言習得(TLA)相對而言是較新穎的研究領域。早先開創的第三語言習得相關研究發現,類型差異是決定轉移來源的因素(Rothman, 2010, 2011)。然而,以往的研究並未明示,究竟是何種類型差異,決定第三語言初學情境中的轉移來源。有些學者將類型學研究聚焦於客觀的語言近似,而有些學者則擴展其研究範疇至學習者對於類型的感知覺察,意即所謂的心理類型(Kellerman, 1983)。儘管已知兩種類型差異皆具影響力,兩者的相對權重卻仍有待探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明察當第三語言初學者思考目標語的形態句法知識時,語言類型差異與心理類型差異的相對權重。數據資料取自於兩個實驗組。第一個實驗組由33位已習得進階韓文的台灣人所組成,第二個實驗組由30位已習得進階中文的韓國人所組成。兩個實驗組皆需接受(1)口說翻譯測驗(OT)、(2)文法判讀測驗(GJT)以及(3)心理類型差異問卷調查。除此之外,另召集30位日文母語人士,作為文法判讀測驗數據資料分析之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接收性的聽讀能力、產出性的說寫能力,或文句的複雜度,兩個實驗組皆較多仰賴語言類型近似之語言(韓文),而較少仰賴心理類型近似之語言(中文)。又,第三語言初學者無法同日文母語人士般自然地思考目標第三語言─日文。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細述第三語言習得之教學內涵。
  • Item
    普遍語法與華語正反問句的第二語言習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8-10-01) 陳純音; 洪儷真 
    本實驗旨在藉由研究來台學習華語之日本學生與美國學生華語正反問句(A-not-A Questions) 之習得情形,探討第二語言中普遍語法之重要性與母語之角色。實驗組是 60 位師大國語中心的美、日學生;控制組則是 20 名中國學生。本實驗共設計兩組測驗:一是偏好題 (a preference task) 、另一是重組題 (a restructuring task) 。實驗結果發現大部分的美、日學生在華語習得初期即對主要成份參數 (the Head Parameter) 作出正確反應,顯示母語干擾並不顯著。由此可見,第二語言習得中普遍語法之存在。本實驗結果,除可証實普遍語法在第二語言中之重要性外,對華語正反問句語法理論之沿革,亦有參考之價值。
  • Item
    國語「也」,「又」,「還」及台灣閩南話「口麼」,「亦」,「閣」的歷史語意演變
    (2004/08-2005/07) 張妙霞
    過去研究顯示國語副詞「也」,「又」,「還」及台灣閩南話a, ma 及koh 具有相近的語 意與用法(王1958; 趙1968; 畢1988; 畢1989; 馬1982; 馬1984; 鄭1989; 呂1992; 倪1996))。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將探討「也」,「又」,「還」的歷史語意演變及與台灣 閩南話a, ma 及koh 的語意相關性。本研究將討論三項議題。第一議題並且是最主要的 議題即是「也」,「又」,「還」的歷史演變。一般而言,一個詞最初以標示命題內容的語 意為主;接著,該詞會發展出語法結構性功能;最後;該詞會發展出表達說者語氣的用 法(參見Traugott and Dasher 2002)。此變化方向已見於世界各國語言的歷史演進研究 中。第二個將探討的議題是國語「也」,「又」,「還」及其相關詞與台灣閩南話a, ma 及 koh 究竟存在何種歷史相關性? 是否因為宋朝以來南北方交流的密切(如泉州港的興盛) 而使台灣閩南話受到某些程度的影響? 第三議題是某一詞(如「還」與「且」)的文讀與 白讀的用法之間的相關性如何? 此問題可經由比較代表文讀的古文作品與接近口語用 法的史料來解答。透過本研究,我們期待能進一步瞭解國語「也」,「又」,「還」及其相 關詞的現代多義現象的歷史來源,並清楚勾勒出各語意之間的相關性。
  • Item
    中文學術論文的主觀性及客觀性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12-11-01) 張妙霞; 羅予彣; 許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