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陳玉慧旅遊、家族史與創傷書寫
    (2023) 游雅筑; Yu, Ya-Chu
    旅遊具有空間的移動性、異地性、跨時空等面向,旅遊書寫則呈現陳玉慧的生命經歷與自我觀看世界的方式。台灣人過去無法隨意出國,因戒嚴時期國家管制之原因,想出國僅有就學、探親、商務、外交、公務之人才有機會可做申請。而旅居海外的作家們所撰述的當地風情,以及跟時代並進之旅遊紀錄,較多都是在開放觀光後才開始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旅行文學」則於90年代才逐漸在台灣嶄露頭角並掀起熱潮。本碩論結構為第一章緒論,內含研究動機及目的、相關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研究素材及章節安排。第二章探討陳玉慧至各國的旅行記憶與移動路徑。第三章將書寫陳玉慧的記憶、回憶與紀載的「家」,可見父母家庭對她影響極為深刻。第四章從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出發點,論及她的自我與和解。冀望能從文本中分析出她書寫的「生命旅遊史」是如何豐富自我的心靈、人生。又論述陳玉慧對「家」的記憶,對她來說家是離散的,從成長過程、人生經歷談起,並提及再現對於父母、丈夫的書寫,以及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家」代表的意義。再以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切入點,因她曾於書中多次提及身心靈的問題,將書寫她在生活、旅行中,背負著多少的創傷與苦痛。且與他人交流、討論中得到領悟,在與人談話及找尋自我的過程中調整自身的狀態,並與過去的自我和解,如何原諒他人,也放過自己。
  • Item
    跨國旅行下全球現代性的反思-分析台灣交換學生的認同
    (2022) 蔡季純; Tsai, Chi-Chun
    旅行,在觀光客與「找到自我」的年輕人之間,被勾勒出既充實卻又模糊的想像。近年來,台灣年輕的交換學生們以出國交換作為壯遊,企圖建構自我與社會認同。他們的自信與勇氣往往受到讚揚,跨國旅行成為躋身世界的舞台,然而從後現代消費社會的角度視之,年輕世代對於個人認同乃至生活風格的確立,逐漸揚棄過去傳統社會穩定的「親密關係」、「工作」、「志業」等價值,取而代之的是「美學」、「公民意識」、「個人主義」的生活政治。現今,遑論人口販賣、跨國勞工、難民之移動,旅行儼然已成為一套享有衝動特權且無須理由的新倫理價值,尤其對於年輕世代而言,他們更因此而重新思考工作、旅行、消費的意義。本文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以全球化現代性觀點探究交換學生跨國旅行經驗與台灣社會互為交織的意涵,分析台灣交換學生如何藉由旅行操作,展現自我與社會認同,以及其積極行動背後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另一方面,從現代性消費的角度分析旅行的符號如何被複製、生產、消費,這個過程如何有效地整合與掩飾交換學生的欲望。一個人的旅行,在跨國文化衝擊下,轉而反身凝視並闡連(articulate)自我的過去、現在、未來,藉以比較、反思鑲嵌在原來社會與國家的困境。
  • Item
    後世紀末——論台灣女性小說的城市空間書寫
    (2023) 謝采臻; HSIEH, Tsai-Chen
    本文以二○○○年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為研究範疇,論述「後世紀末」女性小說城市空間書寫的「世紀末」變化。台灣世紀末文學崛起於眾聲喧嘩的九○年代,此文學類型反映出解嚴後——特殊歷史脈絡下的台灣,其中以都會為背景的女性小說,更能映照世紀末浮華社會的種種亂象,然而,學界對世紀末文學的討論卻止於九○年代末期,並認為是曇花一現的文學現象。世紀末是出自對歷史及時間邊緣的想像,世紀初亦存在著歷史與時間邊緣的幻想,為了闡述兩者之關聯,本文以「後世紀末」的概念,解釋世紀初台灣女性小說呈現的世紀末樣貌,在第二章中,探討朱少麟《地底三萬呎》、陳雪《摩天大樓》、紀昭君《無臉之城》等小說,敘述個體在城市空間面臨精神與肉體的實質傷害,第三章從成英姝《哀歌》和胡晴舫《群島》解析網路科技為台灣社會及個人帶來虛實變化的轉變,第四章則以李昂《睡美男》、朱國珍《中央社區》、柯裕棻《冰箱》三部小說,從現實空間及虛構異空間的視角,觀察女作家筆下城市的時空樣貌。本文觀察「後世紀末」女性小說繁複多變的城市樣貌,察覺九○年代世紀末文學頹靡躁動的末日想像,在後世紀末的女性小說中,轉為檢視城市內部具體實質的危機,此外,小說揚棄對城市文明的一味歌頌,空洞的城市想像帶給居住者宛若監獄的苦痛,負面的城市書寫依稀可見台灣世紀末文學的身影,與災厄恐懼共存。
  • Item
    踏板上的旅人:台灣單車遊記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6-04-??) 陳室如; Chen, Shi-ru
    80 年代胡榮華出發上路,完成單車環球壯舉,揭開台灣單車遊記序幕,90 年代的林姬瑩、江秋萍更突破性別限制,順利完成女性單車環球之旅。2007年以來台灣興起的單車熱潮,帶起了另一股單車旅行風氣,騎士們紛紛投入創作,為當今旅行書寫帶來不同風貌。在作品中,騎士們將單車之旅轉化為生命的通過儀式,藉由實際踩踏,歷經隔離、過渡∕轉換、回歸的過程,告別過去,邁入下一個具有不同意義的人生階段。同樣以「認識世界、了解自我」為目標,不同年代的單車騎士們開始由外在的家國責任轉向內在的自我探尋;面對危險與意外,具備尤利西斯動因的單車旅人,從驚險關頭中,獲得深層人生體悟;回歸書寫本質,遊記內容是否足以反映單車壯遊之奇特與旅行深度,則是另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 Item
    行腳滿洲.發現台灣:以1930年謝春木〈新興中國見聞記〉為討論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6-04-??) 羅詩雲; Lo, Shih-yun
    旅行實是一種接觸不同文化的跨界過程,也是主體經驗文化差異的歷程。〈新興中國見聞記〉是具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運動經驗的知識分子謝春木,其1929 年5 月至6月赴中國旅行後的歸台沉澱之作,內容是探討日本在中國的政經勢力與生活眾相。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生存於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殖民霸權多重時空脈絡之下,遊記多就中國方面情況對照省思台灣問題,並結合了日本、中國、台灣的多重視野,充分表現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運動面臨思想轉變下知識分子文化視野的複雜性。〈新興中國見聞記〉依區域可劃分為日本、上海華東、東北滿洲等三大區的紀錄。本文將以東北滿洲的行旅文字為主要分析內容,並以其他兩區從旁參照,析論謝春木的文化視野與感覺結構。藉由爬梳日治時期的台人海外旅行書寫,探求敘事空間、交通體驗、社會結構中日常生活與文化行旅間的互動脈絡,以及謝春木之於台灣社會運動路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