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文化遺民視野下的世變與抒情──溥心畬詩詞研究
    (2024) 曹希文; Tsao, Hsi-Wen
    從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中,我們已能掌握溥心畬詩詞創作的基本面貌。本論文則欲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將溥心畬置於中國文學史的脈絡中,去探究溥心畬作為清末「傳統」社會的王孫,遭逢民初「現代」社會環境及其時代背景下的個人際遇,如何使他的作品展現出兼具時代性與個人性的特色及價值。溥心畬作為「現代情境下的文化遺民」,身處在中西文化頻繁較量與碰撞的清末民初時代,面對強勢的西學知識體系與白話文運動,以及固有審美與理想價值的動搖,古典詩詞的創作便成為一種「召喚」中國抒情傳統的姿態。在書寫的過程中,他展現出了一種覓求歷時性與共時性之集體認同的文化意識。故而,溥心畬詩詞作品中宛若脫離現代時空背景的古典語境,便是他藉中國抒情傳統的資源對抗異化、安頓身心的精神依據。因此,本文首先在第二章透過史實的角度,確立溥心畬作為「現代情境下的文化遺民」之定義。其後,分別在第三章與第四章,從兩個的面向探討溥心畬的詩詞作品。首先,第三章將探究溥心畬立身在新舊時空交涉的北京,來自傳統的學思養成如何影響他解讀新世界及其新人生;他筆下反覆藉以描寫北京的古典文化語碼,又如何受其時代遭遇與個人經驗的影響而有所轉化。本論文認為溥心畬的北京書寫將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呈現這位前朝王孫如何作為文化遺民面對民初鼎革後的現代情境。其次,第四章則欲探究傳統士人教育下琣養的思想與情感邏輯,如何成為溥心畬面對世變與亂離的依歸。本論文認為,1932年滿州國成立後,對於溥心畬來說,中國陷入了新的一場亂世,這場亂世持續到他逝世都未曾終結。此際,由於日本異族勢力的入侵,以及溥心畬個人親歷的亂離經驗,使他「文化遺民」的自覺意識甚為強烈,傳統歷史文化資源亦賦予他強而有力的情感支持力量。
  • Item
    《醒世姻緣傳》倫理敘事研究
    (2021) 陳怡媛; Chen, Yi-Yuan
    本論文以《醒世姻緣傳》的「倫理敘事」為題,探討明清易代之際,作者面臨世變,如何透過倫理書寫反映出「演義」思維。作者對於世變的觀察,主要體現在「倫理失序」之現象上,儒家文人從倫理道德的角度解釋國家治亂的成因。文人運用「取喻」書寫,透過「父子」、「夫婦」、「朋友」三個面向,刻畫倫理失序的樣態。世變之際,文人亟力尋求解方,小說中「倫理重建」的描寫反映出文人以倫理作為重建世道的根本。藉由梳理《醒世姻緣傳》的演義思維,希冀能使明清小說演義系譜的建構更趨完整。《醒世姻緣傳》的倫理敘事,展現出文人對於救世的深切渴望,表現出對於世變成因的不懈探求,體現出知識份子的責任所在。這些商業發展所帶來的道德危機於現代仍不斷演繹,足資受到資本主義浸潤的我們借鑒。
  • Item
    《西遊記》之「趣」研究
    (2020) 張雅涵; Chang, Ya-Han
    本文以《西遊記》之「趣」為研究對象,「趣」是一種美感形態,能引發審美客體進行聯想、玩味的興致,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李卓吾批評西遊記》中,評點者即針對小說人物情態與情節事件,以「趣」來批點其中令人發笑、生愉悅之情、值得細細品味處。因此,本文選擇以「趣」來指稱《西遊記》的遊戲意味。 關於《西遊記》的遊戲式筆法和喜劇精神之前行研究所在多有,然而,或僅視之為「無微言大義」的包裝,或未更深入探討小說的敘事及其寓意之間的關聯,實為可惜之處。因此,本文擬從「寓言」角度出發,探討小說家在「濁世不可以莊語」、「道之言不可以入俗」的演義編創思維下,如何透過有「趣」的敘事手法借此喻彼,傳遞對人心與世變問題的思考,達到「通俗為義」、「寓莊於諧」的目的,表達對仁善大道的籲求。 考察《西遊記》之「趣」,既可放在水平脈絡中,回歸至明代中葉以降,整體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哲學思想和文藝思潮都傾向關注個人情性的發揚,講究真性所發的「趣」也成為晚明人重要的精神指標。同時,市民階層興起,帶動審美觀念趨於世俗化,喜談笑謔成了士人風氣。另一方面,若往垂直溯源,諧讔文學傳統強調「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的精神,其實亦為《西遊記》在轉化中繼承。這兩種觀察角度,亦為本文著眼的重點。 職是之故,本文關注的問題主要有三:如何更全面地統整小說之「趣」的內涵?如何從「寓言」閱讀的角度洞察小說以「趣」的筆法所乘載的寓意?以及如何從從橫、縱兩條脈絡定位小說之「趣」的文學史意義? 本文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並確定研究方法,透過文本細讀和敘事分析,並結合西方的喜劇、幽默理論來解讀小說之「趣」。第二章主要探討「諧趣」,以《文心雕龍.諧讔》所論及「諧」的三種層次面向來分類論述小說之「趣」。第三章以「理趣」為核心,整理小說中具相同主題的事件,掘發在引人發笑之餘,其對世變處境下的人心事理所進行的思考。第四章以「機趣」為標,探討通篇小說對「人」、「道」的省思與寓意寄託。第五章為結論,總整研究成果,歸結《西遊記》之「趣」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意義。
  • Item
    「任人」與「任法」:晚明士人的王安石論
    (2015) 張哲翰
    晚明政治與社會的動盪,對士人造成了危機感,因而士人提出改革的建議,同時引起士人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注意。政治上,晚明士人將王安石比附權臣,表面上批評其變亂祖制,其實是藉此警醒皇帝注意權臣的問題。 時政上,晚明士人遭遇役困問題、學風問題、民間孳牧馬匹的問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以及預備倉的空虛,因此討論到賦意的改革、導正士風的建議、馬政的修正、保甲法的施行,以及對賑貸的重視,並呈現各種層次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注意。 在地方社會中,士人也感受到世變對於社會秩序的影響,利用王安石的祠祀,做為約束繼任官員的一種象徵。不過,在祖宗之法的約束下,地方士人對王安石的肯定唯在其道德文章,往往迴避對新法的論述,但晚明士人則逐漸有脫離祖制束縛,肯定王安石新法效用的現象。 晚明士人受到求治想法的影響,對於王安石的評價是非常豐富且多元的。過去肯定王安石的討論都集中在晚清西學東漸的改變,但我們都忽略了晚明士人面對政治與社會的驟變,在士人的心中都掀起巨大的波瀾,衝擊著士人的傳統觀念。王安石評價的多種層次,反映著士人對過往政治思維以及社會觀念的重新省思,試圖藉此尋找符合晚明社會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