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政治語言的隱喻:以韓國瑜的演講為例
    (2022) 張心玲; Chang, Hsin-Ling
    隱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用具體的經驗來說明一個抽象的概念,像是我們所熟知的「人生是一場夢」和「人生是一段旅程」。人生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夢」和「旅程」就是具體的經驗,而人生的概念就會被後面所用的具體經驗所引導而對人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感受。直到喬治.雷可夫教授和馬克.詹森教授在1980年出版《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奠定了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里程碑,開創隱喻研究的新紀元,啟迪我們重新思考隱喻不僅只是文學的表現,而是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這也影響往後40年對隱喻的研究,並拓展到其他語言學的相關領域。本研究以韓國瑜的六場演講辭為分析語料(三場高雄市長選舉演講及三場總統選舉演講),分別比較前後演講辭在隱喻的使用上以何種種類為最多以及是否有因目標聽眾的不同而影響隱喻的使用種類,進而推敲韓國瑜在演講中使用隱喻的目的。本研究隱喻分類的方法以目標域為主,相同的目標域映射不同的來源域會產生不同的隱喻,進而影響聽眾的思維和行動。政治人物運用隱喻影響選民的思維和行動是為了得到支持最後得到選票。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韓國瑜在兩種不同的選舉中都偏愛用「擬人」的隱喻,「擬人」是政治人物常用的隱喻種類之一,也很容易用此來創造正面或負面的印象。韓國瑜在三場市長候選人演講辭共用了29個隱喻,其中有近三分之二都屬於擬人的方法,三場總統候選人演講辭共找到了14個隱喻,有近三分之一是屬於擬人的方式。韓國瑜在市長候選人及總統候選人的演講也會因目標聽眾的不同而用不同的隱喻,例如:韓國瑜選高雄市長時,他的隱喻中以高雄為目標域是最多的,達到二分之一以上,而他在選總統時,他的隱喻中以政府為目標域則是最多的,達到三分之一以上。我們並將韓國瑜在選總統時所用的隱喻,和Pavlíková在2021年做的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候選人與拜登候選人共10場演講辭隱喻的研究結果做比較,也和Lenard and Ćosić在2017年研究克羅埃西亞前總理Ivo Sanader 政治演講所使用的隱喻做比較,雖然同是總統或總理的選舉,但因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所用的隱喻也各有不同。關鍵字:隱喻,韓國瑜,政治選舉演講辭
  • Item
    運動報導中譬喻的使用初探:以2009年洋基紅襪賽事的中英文報導為例
    (2010) 胡怡敏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譬喻只是一種文學方面的修辭手段,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使用也許沒有太大關聯;然而,雷可夫和詹森(Lakoff& Johnson,1980) 所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周世箴譯註,2006)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為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奠定了新的里程碑。譬喻是我們概念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除了文學創作,舉凡日常對話、新聞報導等,都可見證到我們的思維活動和生存認知是如何以譬喻為依歸。沒有了譬喻,我們的表達與思維就會左支右絀,滯礙難行。 新聞撰寫方面,譬喻也大量應用於政治、社會、財經、股市、藝文、體育報導中。就運動賽事的報導而言,台灣向來以棒球為國球,而自從王建民在2005年於美國大聯盟-國際棒球運動的聖殿-崛起後,他與之前所屬的洋基隊、以及洋基隊賽事,在台灣引起前所未有的風潮。棒球在美國有悠久歷史,而在這些英文報導中,常見到一些有趣的英文譬喻使用。另一方面,台灣的平面體育版也開始將洋基隊和大聯盟其他球隊的比賽列為報導的重頭戲。而筆者也注意到,由於大聯盟對美國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層面既深又廣,其英文報導裡的譬喻有許多面向值得台灣譯者或是新聞編譯從業人員觀察、理解、消化,並融入中文報導裡。本論文以洋基紅襪隊在2009年例行賽事的中英文報導為語料,從而探究報導內中英文譬喻的使用現象,除了提供一般讀者一個看待譬喻的新視角外,盼也能透過本研究讓語言研究者、翻譯界、以及體育編譯或報導者有所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