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學術英文寫作引用技巧的教學設計:文本互涉應用於英語為外語的教學實踐
    (2019) 李佳家; Lee, Chia-Chia
    本研究分析與歸納以英語為外語之學習者的學術英文引用行為,並以文本互涉為基礎,提出培養五大學術英文寫作引用技巧的教學架構。本研究包含四項研究焦點:其一,探討大學英語學習者拼湊寫作(patchwriting)的程度,其二,分析學習者在引用技巧與策略上的學習成果,其三,深度了解學習者對於學習引用技巧之看法,其四,探討五大學術英文寫作引用技巧與寫作品質的相關性。研究對象為修習學術英文導向課程的學士班學生,總計20名,英文程度為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B2-C1級。收集之研究資料主要來自於學術英文寫作課堂的讀寫整合限時寫作、個人反思回饋記錄、以及半結構式訪談結果。在總計36小時之教學介入課程後,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拼湊寫作的現象漸進改善,五大學術英文寫作引用技巧,即資料挑選、引註、借用、資料連結、以及資料改編 (source adaptation),均有顯著的學習成效,然而學生整體的引用技巧尚未達臻熟表現,其中引註、借用、以及資料改編三大技巧對學生而言尤為挑戰,這可能和學生在原文與個人觀點出處的區隔、字詞替換、句法結構、句義延伸、多篇文本的批判閱讀分析、以及呈現作者立場的掌握能力相關,然而學習者大多肯定自我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建議,主要包含善用文本互涉理念進行讀寫整合的支架式教學、深度觀察並重視學習者較不熟悉的引用技巧與策略、著重多篇閱讀文本的批判思考與討論、以及學習技巧比重的適性安排。
  • Item
    Untitled
    (英語學系, 2017-03-??) Beatriz Penas-Ibáñez
    The present analysis of strategic narrative empathy in Rushdie’s life narrative Joseph Anton: A Memoir (2012) is rooted in cultural narratology and complemented by the explanatory tools provided by the Girardian theory of violence as the outcome of a vicious circle set off by mimetic desire. René Girard’s theory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latest neuron system research findings. Bakhtinian dialogical hermeneutics linguistically frames the former accounts in terms of both successful empathic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its failure when the right conditions for it are not met. The relevant textual and contextual aspects of Rushdie’s life narrative—including the fatwa affair as thematized in Joseph Anton—a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with a view to explaining the causes for Rushdie’s defense of parrhesia. Parrhesia, as defined by Foucault, explains Rushdie’s central concerns after the fatwa, and the defense of free speech becomes a central empathic strategy deployed in Rushdie’s memoir. Joseph Anton’s highly empathic textuality is shown to rely heavily on Rushdie’s intertextual exploration of The Moor’s Last Sigh in the memoir. Rushdie's life narrative adds empathetic momentum by means of a very apt use of this and other relevant intertextual allusions, especially to Ernest Hemingway’s theory of literary truth.
  • Item
    「燃燈佛授記」系譜之研究I
    (2012/08-2014/07) 李幸玲
    本研究計畫規劃為兩年期執行。研究材料以漢譯佛典中的「燃燈佛授記」本生為 主要研究範圍。第一年期的工作偏重在佛典文本的梳理,以及佛典文本創作理論的呈 顯。藉由系譜學方法溯源追索佛典文本中「燃燈佛授記」本生敘事的多元來源,由「互 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論對「燃燈佛授記本生」進行經典文本與圖像系譜式的探溯與 分析。第二年期的工作,主要通過「燃燈佛授記」本生故事與佛教石窟藝術創作之間, 內外雙重互文分析,呈現文本所具有的「互文性」依循「存異」與「求同」的原則, 不斷對本源進行解構,也同時重構出新文本,同時兼具解構與創造的雙重意義。同時 藉助田野調查研究,協助本計畫進行跨文學、哲學及藝術等領域的整合性研究。實際 前住中亞考察新疆龜茲石窟的壁畫、敦煌莫高窟,乃至中國雲岡石窟,實地考察其造 像或壁畫中的「燃燈佛授記本生」,此同一主題卻融合不同本生因緣情節於「異時同構」 的石雕或壁畫又各保有不同細節表現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