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西湖溪谷地的地方與文化
    (2012/01-2012/11) 譚鴻仁
    西湖溪流域中,以銅鑼鄉、西湖鄉兩個鄉鎮,是客家聚落較為密集分布的地區,西湖溪河水從中貫穿而過,溪谷階地兩旁是聚落與農耕的所在。在地產業過去即以農業為主,客家人在這些特色產業 的基礎中,經營出獨特的文化地景與傳統,孕育出深厚的地方精神。然而實際深入了解地方產業發展的現況,明顯體會到傳統產業與農村發展受到大環境壓縮、市場丕變、勞力不足,面臨不小的困境,固有的經營模式顯得益發難以生存。 儘管農產業發展多方受限,卻仍有地方力量試圖去改變這樣的窘境,運用各種策略與資源,與過去單純水稻、果樹耕作的發展方式有強烈的對比。比方銅鑼鄉迴鄉農場發展、農民市集的設置、西湖鄉的有機村營造以及地方深入文化觀光的營造。這多不是政府組織的主導與協助,反而是bottom up意識的崛起與努力,使得在傳統慣行的農作物種植之外,增添了地方農業景觀更多不同的面貌,也逐漸改變地方農產商品練發展的連結模式。 本研究以一種新的社會關係的進入,以及與地方社會關係的互動與協調。因此問題的面向並不單單只是聚焦農業生產的面向,在討論這些組織、團體、地方行銷帶來的影響之外,更進一步是理解這個過程下,族群與文化差異上的社會改變。
  • Item
    日常生活中性別、空間、科技與文化的廚房之舞
    (2005/08-2006/07) 吳鄭重
    本研究試圖從以結合結構化歷程理論和批判實在論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觀 點出發,以社會結構與個人行動相互形塑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和生活地景的再現意 涵,來探究戰後台灣都市婦女廚房生活的各種樣貌。 在理論整合方面,融合了Lefebvre 對日常生活的批判馬克思主義觀點與空 間生產的三元辯證分析,以及de Certeau 對日常生活中各種實踐藝術戰術性操作 的生活詩學概念,來探究婦女煮食家務變遷的歷史過程中,經濟、科技和文化的 社會結構性力量是如何銘刻在婦女身體和廚房空間的動態關係之中,以及她們如 何透過機巧的時空安排與靈活的身體特技,改造與再現特定社會情境之下具體的 家庭生活模式、社會經濟結構與飲食文化內涵。 在研究設計方面,本計畫結合廣泛研究和深入研究的雙向取徑,採取多面 向、多層次的研究策略。以台北縣市作為主要的研究地區,一方面蒐集有關住宅、 廚房科技和餐飲業發展的統計資料,對照整體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狀態,勾勒出戰 後台灣都市廚房生活現代化的歷史歷程。另一方面則以小地區的田野調查、個案 觀察訪談和焦點團體的定期聚會,蒐集不同廚房生活和飲食文化的「共同經驗理 解」。 最後借用Goffman 的社會舞台概念和故事∕劇本、舞台∕背景、佈景∕道具 及演員∕角色等戲劇構成元素,拆解與再現戰後台灣都市日常生活中性別、空 間、科技與文化的廚房之舞。
  • Item
    「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0-12-01) 潘朝陽講; 梁一萍講; 蔣宜芳紀錄
  • Item
    「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0-12-01) 潘朝陽講; 梁一萍講; 蔣宜芳記錄
  • Item
    結合文化與英語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4-04-01) 常紹如
  • Item
    觀乎人文
    (國文學系, 1985-06-??) 龔鵬程
  • Item
    論寶黛愛情悲劇的成因及其象徵意義
    (國文學系, 1996-03-??) 江寶釵
    本文以三角結構為基礎,論述戲文、薛寶釵這兩個媒介如何推動《紅樓夢》情節的發展,成為昇進寶、黛愛情的原動力;之後,本文進一步從象徵的觀點,以寶釵代表儒家文化,黛玉代表道家自然,論述寶、黛愛情所以遭到挫折,係因為它缺乏現實層面的支撐;而寶玉對情感的抉擇,相當程度地體現了他個人以自然為主,以文化為輔的生命理念。
  • Item
    Integrating Culture wit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4-04-??) 常紹如
    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之文獻,傳統上一向充彌著專家學者之論見,而學習者本身之看法、喜好及需求卻常常付之闕如。為彌補此一不足,本研究特針對一百二十名來自全國各地、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二00 二年英語苦之高中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英語苦學員對( 1 )文化之認知, (2) 文化及語言二者問關連之了解, (3)英語課程中文化教學之看法,及(4) 自身和標的文化之認識及其知識來源管道。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多視文化為一群體共享之特色,而相較於其抽象、內隱之深層結構,其具體、外顯之成就表象較受關注。受試者雖然認為文化與語言之關連不及文化與歷史或地理,但多肯定比二者確有某種程度相關,惟多數對其關連性不甚明暸。多數受試者宣稱其所接受之英語教學中,文化常為被忽略之一環,而美國主流文化及日常生活層面,為全試者最想學習之文化種類及內容。對自身及標的文化之內涵,受試者多可提出二者在行為規範及思考模式上一些具代表之特色o 根據以上種種發現,此研究最後針對外語教學中之文化教學,提出數點有關文化內涵及教法之具體建議。
  • Item
    歌謠在語言教學及文化介紹之運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9-10-??) 李澤玲
  • Item
    文化與英語教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0-03-??) 施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