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1
  • Item
    泰國電台叩應節目主持人與來電者「偽親密」關係的建立
    (2024) CHUNWISITTIKIT, Ramonpawee; CHUNWISITTIKIT, Ramonpawee
    在許多媒體節目中「偽親密/裝熟關係」(O'Keeffe 2006)可透過使用代詞、稱謂以及名字等語言元素構建。本研究以泰國電台叩應節目《Put Talk Put Toh》為例,探討(一)泰語電台主持人與來電者的互動中,如何利用泰語中的「非禮貌稱謂」(例如:代詞使用和/或貶義頭銜)來作為建立「偽親密/裝熟關係」的策略。(二)在來電者是未知的情況下,偽親密/裝熟關係關係是如何形成的。二)在來電者是未知的情況下,偽親密/裝熟關係關係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所採語料共計75段叩應對話,總長3562 分鐘,內容以提供生活諮詢為主,平均每名來電者時長15分鐘。研究結果發現,泰語非禮貌稱呼用語的主要功能是減低主持人與來電者之間的不對稱關係,且他們更傾向於將自己視為來電者的朋友,而非以電台工作者的專業給出建議或警告。在觀眾來電尋求諮詢時,非禮貌代詞及稱呼語的使用,使主持人得以積極的與來電者溝通交流,達到規勸、嘲弄、立場表明及警告等目的,並迅速建立了「偽親密/裝熟」的關係。
  • Item
    多義使役動詞「讓」之二元分類
    (2024) 任賓森; Robinson, Mark James
    none
  • Item
    宋代道學士人的政治行動 (1085-1140)
    (2024) 柯韋帆; KO, Wei-Fan
    「道學」是宋代興起的特殊思想體系,當中的士人思想家關注著修身成聖的學理目的,同時也在宋代「崇儒」的政治背景中,得到朝廷吸納並參與進政治之中。重要的道學士人程顥,最初曾在熙寧入朝為官時,嘗試將道學與政治聯繫,積極闡發如何利用道學學理之思維,看待並處理政治問題,以達成「王道」的理想,然而卻因與在朝主持變法的王安石不合,程顥於變法開始後不久便遭罷逐,退居洛陽講學十餘年。待其弟程頤於元祐時受到薦引入朝,他改變了政治論述方式,拒絕讓自身的「道學」配合「政治」,選擇嚴格恪守自身所悟出的「道學」修身法和師道觀念,展開政治活動。在此時期,二程及其門人都沒有生產出適用於現實政治的「道學」論述和理想,這導致道學士人無法藉由「學」相互聯繫結成群體,而是各自依附當時朝內的有力人物;程頤強硬的在政治上套用「道學」規則,與現實政治脫節並和傳統尊卑秩序衝突,導致了他的罷免,道學也被認為是不適用於朝廷政治的學說。  隨著政治傾向轉變,變法派在朝中得勢,他們將道學視為反變法的學術,對道學立場及由此而生的風險有所關注,並在朝廷與社會中禁絕,即便遁入地方講學的道學士人,也因此受到管制和打擊,再一次擴大了「道學」與「政治」間的距離。在北宋末徽、欽二帝時,道學士人楊時意外的選擇參政,因受政敵之請薦,其名節在身後受到廣泛的質疑,但對於「道學思想」與「政治」的關係,楊時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著對王安石的持續批判和反省,楊時注意著「政治」與「學」的聯繫,至其參政之後,他承接起自熙寧初程顥以來斷絕之道學適應政治的嘗試,藉由改變「道學語言」的詮釋,將原用於修身工夫的詞語,也用來呼應政治事功;此外,楊時將原本學術內部的爭端,藉其政治職位,提升到政治場域中,讓道學群體找到面對政治問題的道學視角和捍衛道學學統的方式。隨著楊時學派在往後政壇的盛行,其政治立場及那道學與政治相融的論述策略,也得到傳承和延續。  南宋之趙鼎、胡安國在朝薦引了大量道學士人,讓道學在政治上擁有相當的實力,也產生了許多群體性的行動。首先在當時許多奔競投機之士,欲透過模仿道學的作風和語言來推進仕途,這受到道學士人群體的關注,陳淵、張九成等屢屢非議之,認為這傷害了道學的學統傳承和純粹性,胡安國則將之抬升到政治場域中,請求朝廷利用政治力量,藉奉祀道學人物、刊刻道學書籍,以維護道學學統的純正性;另一面,道學在政治傾向上堅決主戰,這讓他們急於否定各種可能偏向和議的作為,立場彈性的缺乏,導致當秦檜—高宗主和國是一成,道學士人便紛紛因此遭到罷黜。  道學士人從草創的嘗試,中途的衰弱之後,漸漸掌握了在政治場域中活動的方式,藉由擴大對「道學語言」的詮釋、在政治上公開表達道學的立場、活用政治的手段保衛「學」的統系、或是在政治上結成群體推進自身的目標,都讓「道學」與「政治」的聯繫更加深化,而對此過程的深入觀察,不僅作為理解後來歷史發展的基礎,也能提供探討「學」與「政」不同的視角,並發覺個人在二者之間的動態關係。
  • Item
    北魏前期解散部落研究
    (2024) 陳洧宇; Chen, Wei-Yu
    西元311年,在西晉王朝遭遇永嘉之禍後,中原地區陷入一片戰亂之中。游牧民族紛紛於中原地區成立政權,匈奴之漢趙、羯族之後趙、鮮卑之前燕、氐族之前秦、羌族之後秦等政權相繼更迭,最終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結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分裂局面。谷川道雄認為北魏與前述游牧民族政權最大的差異,在於北魏道武帝於政權草創時便斷然實行解散部落,將部落民編戶齊民化,使其直接受到北魏政權管理,進一步強化北魏中央集權的性質。解散部落為北魏前期之重要政策,但史書中直接提及此政策的記載僅有《魏書・官氏志》、《魏書・賀訥傳》以及《魏書・高車傳》三條史料,史料的稀少也使得史家間對於解散部落此一制度的實施時間、實行對象及範圍、解散部落後之部落狀態等議題的看法上有諸多歧異。此外,政策的實行多有與其配合實行的相關措施,北魏解散部落亦如是,而從這些相關措施中也可以發現其借鑒過往中原王朝或游牧民族傳統的民族政策。本文嘗試從北魏解散部落的起源,北魏前期的徙民措施與解散部落,以及北魏前期地方行政制度與解散部落的關係三個面向,探討北魏前期解散部落的實行情況,並分析北魏王朝與各族、各地區部落民之間的權力關係。
  • Item
    影視教材融入東亞史教學的實踐 —以電影《鳴梁:怒海交鋒》為中心
    (2024) 曾紫宸; Tseng, Tzu-Chen
    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強大的教學工具。它能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方式,將歷史事件以影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電影《鳴梁》將背景設定在朝鮮王朝時期的壬辰戰爭,講述了朝鮮水軍與日本水軍的對抗,特別是李舜臣將軍在極端劣勢下的驚人勝利。《鳴梁》在韓國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並成為韓國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它不僅擁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也帶來了深刻的教學價值。本次研究旨在《鳴梁》的教學實踐,以此來評估學生對於影片所呈現的歷史事件的理解程度,並測試它在東亞史課程中的教學成效。預計在觀影後,讓學生完成學習單,通過問答的方式來深入分析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除此之外也要執行辯論課,讓學生針對電影的虛實問題進行辯論。此次的教學方式期盼學生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影片所呈現的內容,而是能夠獨立思考所學到的歷史知識,以及觀察製片方、導演等人對影片的影響。在我國「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下,「108新課綱」已經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希冀學生第二冊的學習視角能拓展到整個東亞地區,擁有更宏觀的東亞史視角。然而,教科書因諸多原因,編撰內容有限,或多或少有未盡之處。對於跨足東亞三國的「壬辰戰爭」並沒有太多描述,為了彌補此一缺憾,影視教材將成為此次研究中最主要使用的教學媒介,並且呈現執行的成效以及觀察。
  • Item
    王禎和小說中語言混雜與第三空間建構之研究
    (2024) 陳亭潔; CHEN, Ting-Chieh
    本文嘗試探索王禎和對於「真實的聲音」所求為何,藉由後殖民理論中的幾個觀點加以觀察。王禎和捕捉的「真實的聲音」首先透過語言的混雜展現。混雜在後殖民的理論中作為抵抗單一語言論述的手法並非少見,而擁有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在語言的摻搭混融,更是歷來創作者們不斷進行的嘗試。面對這種多音多語社會空間,王禎和藉由其對於空間感官的敏銳觀察,嘗試透過文字重新構築。有關王禎和小說語言的混雜手法,已多有論者討論過,本章試圖進一步細究其不同階段的作品中在書寫技巧上的細微差異,展開小說家創作過程中歷時性的觀察,從早期對於寫作技法的試探、語言混用的拿捏,到《美人圖》與《玫瑰玫瑰我愛你》則可見其對於書寫的實驗益發大膽,透過插入各種平面媒材(字體字型、排版、標點符號、圖片、歌譜⋯⋯),對於不同語言、不同媒材的混用,突破了書面文字原有的空間維度,不僅僅是對閱讀行為的擾亂,似乎更是反映了小說家創作時所身處的時空環境中的嘲雜與喧鬧,而小說家透過平面媒介不同體裁形式的摻搭作為刺激,帶給讀者喧鬧的經驗感受,到更後期的〈人生歌王〉、〈老鼠捧茶請人客〉甚至未完成的遺作《兩地相思》中,讀者可以發現,這幾篇小說似乎是離開了《美人圖》與《玫瑰玫瑰我愛你》中對於社會問題的指控,回到過去對於社會中的邊緣人物的關懷,然而透過史碧華克的提問,再一次的去思考小說中的人物與敘述者的關係,敘事者如何渡讓說故事的位置,作為接近從屬者發言的可能。又,小說家對於語言的敏銳與其身在的時空相互共鳴,形塑「第三空間」的可能,呼應空間理論中對於真實與想像的重構,展現後殖民理論中「超越」(beyond)的能動性,召喚一個讓異質並陳發聲、與權力抵抗協商,重設自身視野,到達「從未見識的空間」,成就其對於「真實聲音」的探究。
  • Item
    高行健《山海經傳》後神話現象研究
    (2024) 鄒若亞; Tsou, Jo-Ya
    本文以高行健《山海經傳》為研究對象,是第一部以現代戲劇方式表現《山海經》神話的作品,探討作者如何將上古神話材料進行串聯、改寫或演繹,以袁珂等神話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柢、為據,寄寓個人對時代環境、以古照今的感悟,將《山海經》神話以西方史詩的方式重新排列組合。首先,回顧中國神話研究歷程裡「神話與文學」、「為神話寫史」的論述系統,以及高行健的創作歷程和劇作特色,說明《山海經傳》的書寫動機、時代背景和創作意義;接著,分析《山海經傳》對《山海經》神話的依據和超越,以情節主幹「炎黃之戰」為中心,論述《山海經傳》對中國神話研究成果之依據和超越;最後,分析2013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製作華麗搖滾音樂劇《山海經傳》,評述《山海經傳》從劇本搬上舞台的實踐問題,以及與原作精神之比較。
  • Item
    文化遺民視野下的世變與抒情──溥心畬詩詞研究
    (2024) 曹希文; Tsao, Hsi-Wen
    從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中,我們已能掌握溥心畬詩詞創作的基本面貌。本論文則欲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將溥心畬置於中國文學史的脈絡中,去探究溥心畬作為清末「傳統」社會的王孫,遭逢民初「現代」社會環境及其時代背景下的個人際遇,如何使他的作品展現出兼具時代性與個人性的特色及價值。溥心畬作為「現代情境下的文化遺民」,身處在中西文化頻繁較量與碰撞的清末民初時代,面對強勢的西學知識體系與白話文運動,以及固有審美與理想價值的動搖,古典詩詞的創作便成為一種「召喚」中國抒情傳統的姿態。在書寫的過程中,他展現出了一種覓求歷時性與共時性之集體認同的文化意識。故而,溥心畬詩詞作品中宛若脫離現代時空背景的古典語境,便是他藉中國抒情傳統的資源對抗異化、安頓身心的精神依據。因此,本文首先在第二章透過史實的角度,確立溥心畬作為「現代情境下的文化遺民」之定義。其後,分別在第三章與第四章,從兩個的面向探討溥心畬的詩詞作品。首先,第三章將探究溥心畬立身在新舊時空交涉的北京,來自傳統的學思養成如何影響他解讀新世界及其新人生;他筆下反覆藉以描寫北京的古典文化語碼,又如何受其時代遭遇與個人經驗的影響而有所轉化。本論文認為溥心畬的北京書寫將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呈現這位前朝王孫如何作為文化遺民面對民初鼎革後的現代情境。其次,第四章則欲探究傳統士人教育下琣養的思想與情感邏輯,如何成為溥心畬面對世變與亂離的依歸。本論文認為,1932年滿州國成立後,對於溥心畬來說,中國陷入了新的一場亂世,這場亂世持續到他逝世都未曾終結。此際,由於日本異族勢力的入侵,以及溥心畬個人親歷的亂離經驗,使他「文化遺民」的自覺意識甚為強烈,傳統歷史文化資源亦賦予他強而有力的情感支持力量。
  • Item
    《搜神記》中人鬼關係研究– –以〈定伯賣鬼〉為主要觀察對象
    (2024) 李承恩; Li, Cheng-En
    「小說」經由很長一段時間的流變,才有現今多元的形式呈現。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小說隨著每個朝代的背景與先人的影響,發展出屬於當代的文學風格,在中學的古典小說教材,都是先從魏晉時期的「筆記小說」談起,由專家選擇符合中學生學習的篇章教材。干寶《搜神記》中的〈定伯賣鬼〉便是常在各出版社常出現的選文之一,因此便以〈定伯賣鬼〉為中心,發散出去,進而延伸探討與研究《搜神記》中的人鬼關係與變形的涵義。本論文共分作六章,第一章先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再探究前人研究文獻選出適合的材料與搭配研究方法來制定寫作的範圍。第二章探討先秦至魏晉時期與《搜神記》有關「鬼」形象的分析與探討。第三章探討《搜神記》搜神記的人鬼關係,人鬼既有關係,勢必一定能視鬼或感應到鬼的存在,因此本章先探討人鬼可以交感的媒介究竟是什麼?以及分作三小節再探討「人鬼利益鬥爭」、「人鬼共存互利」、「人鬼婚戀關係」去深究。第四章以〈定伯賣鬼〉中鬼可以變形為羊,去探究《搜神記》中的變形篇章,最後再以探討為何鬼會變羊而非其他生物做進一步的分析。第五章單獨將〈定伯賣鬼〉單獨成章探討,羊的古代價值意義與文本中鬼變羊的背後動機,再探討定伯將羊(鬼)變賣後,得到金錢對於當時的魏晉南北朝是怎樣的價值。第六章總結本章論文重點,亦針對自身教學進行省思,在未來國文課程中,上到〈定伯賣鬼〉這一文本時,應如何呼應課綱,結合素養,打破與創新古典小說的教材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