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莎士比亞之漫畫與動畫改編研究: 以《哈姆雷特》及《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例
    (2016) 江俞弦; Chiang, Yu-Hsien
    本文旨在探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及《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情節和台詞,如何透過圖片敘述及原著台詞的刪減,交織應用在21世紀的動畫及漫畫中,而使其產生新的詮釋及視聽感受。本論文分為五章: 緒論陳述本文所提及的漫畫及動畫版本之取材原因,以及簡述各章節概要。第一章則提供漫畫及動畫的初步認識,並運用Barbara Postema所列出的漫畫技巧,解讀圖片在故事中的敘述方式。將圖片視為一種在文本中敘述的語言,並透過漫畫的敘事架構及圖片在畫面上的配置技巧,作為分析第二章的基礎。第二章主要著重在Manga Shakespeare改編的漫畫版本中,分析僅是文字的原著劇本,如何在漫畫圖片的框架中,結合既有的台詞與漫畫的敘述架構而得以重新演釋,而產生不同的閱讀可能性及解讀方式。為了區別漫畫和動畫在改編上有所不同,第三章則以Zetsuen no Tempest和Romeo X Juliet兩部動畫作品為例,探討莎劇的角色、台詞及劇情,如何經由應用與修飾,融合劇情,進而在動畫中產生新的詮釋。與漫畫相比,動畫的重點已經不再是以不同媒介演繹莎士比亞的劇本。反之,原著中的元素(角色、情節、台詞)變成動畫敘事中的潤飾品,或是作為劇情轉折的關鍵點。最後,結論概述漫畫和動畫改編的異同,並提出閱聽者在閱讀或欣賞的當下,應將劇本或是改編作品結合自身經驗,使其產生更具意義的解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