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9
  • Item
    利用天文軟體校註《過洋牽星圖》
    (地理學系, 2021-08-??) 徐勝一; 韋煙灶; 陳有志; 李易修; 孫兆中; Sheng-I Hsu, Yen-Tsao Wei, Yu-Chih Chen, Yi-Hsiu Lee, Chao-Chung Sun
    四幅過洋牽星圖是鄭和下西洋時船隻在印尼阿齊、錫蘭別羅里、印度丁得把昔、阿曼沙姑山、及伊朗忽魯謨斯等地的牽星定位圖解。每幅圖基本上繪有兩套星辰的仰角指數,一套為北辰星(勾陳一)與燈籠星(十字二星)組合,另一套為織女星與南北布司星(南河三與北河三)組合。當船隻抵達預定港口時,各套星辰組合的高度角應符合先前的觀測記錄,如此便完成了定位作業。牽星板(Kamal)用來度量星辰正切高度指數而非度數,因此利用天文軟體溯源牽星圖時,除了需要還原歲差外還要將指數換算成度數。本文從〈鄭和航海圖〉中優選16 個印度西岸的北辰星觀測記錄,求得回歸方程式Y=1.094+1.601X,式中X 為自變數,以星辰仰角指數為單位;Y 為因變數,以星辰仰角度數為單位。運用此回歸式可換算牽星指數為仰角度數,如此便可利用天文軟體還原明代的牽星圖,進行驗證與修訂工作。牽星圖記錄的星辰指數大抵與計算結果相符,然而在1433 年4 月時木星位置靠近北布司星(北河三),可能造成觀測誤判,此外也有幾個星辰的高度指數被誤寫或誤讀,原因不明。在Stellarium 天文軟體協助下,本文認為在錫蘭Beruwara 所牽西南水平星即是水委一星,而在印尼阿齊所牽的華蓋星即是帝星。由於牽星圖當年刊印時,一些既存的觀測誤差以及明顯誤抄沒有被修訂過,本文相信這四幅圖雖然沒有記錄牽星季節與時刻,卻符合《前聞記》之日期與地點以及季風航海之經驗法則。因此,本文以1432-1433 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訪問的港口與日程來進行各項說明與展示。
  • Item
    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與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
    (地理學系, 2019-11-??) 韋煙灶; 李易修; Yen-Tsao Wei, Yi-Hsiu Lee
    本文從文獻檢索與地圖地名兩個面向切入,希望發掘指稱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 / Hohlo 漢字名(河老、貉獠∕䝤、貉老、鶴老∕佬、學老∕佬、福老∕佬、河洛)用詞的起源、變遷、使用年代與頻率,發掘更有力的論證,以突破過去在這方面議題探討的視野侷限性。研究發現,這些稱呼似乎都是來自以音套字(音名),且很可能來自客家族群對閩南族群的他稱用法。這些「地圖地名」只出現在廣東,不見於臺、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學老」地名;其次為「鶴老」,未見「河老」與「河洛」地名。「Hoklo / Hohlo」的漢字名中,最早出現的是河老與貉獠,貉老與鶴老可能稍晚一些;再來為學老,再次為福老。鶴佬、學佬與福佬出現最晚,廣泛被認知應在19 世紀末到20 世紀初。本文推測新竹地區閩南人的「Hohlo lang」自稱用法,應是受粵東移民裔用法的影響。及至今日,「Hohlo」(音名)與「福佬」(漢字名)已經成為臺灣閩南族群的慣用稱呼了。
  • Item
    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
    (2003) 韋煙灶
    摘要 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維繫著作為高科技科學城的新竹都會區未來的發展,水資源的規劃建立在基礎水文量的掌握,本研究係以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及水文學的水平衡觀點作為研究的途徑,從推估逕流量、進行地下水性質的空間分析、地下水可開發量的估算、劃分地下水區到區域水資源評估。具體的研究成果條列如下: 1)本研究顯示:研究區的氣候具有介於北部及中部的過渡性特徵;以等降水量線圖為基礎分析,得出研究區的降水量約以70mm/100m的趨勢由西向東遞增。2)以氣候水平衡法估算研究區各流域及全區總逕流量為19.7億噸/年,鳳山溪流域為3.26億噸/年、頭前溪流域為9.12億噸/年、客雅溪流域為0.57噸/年、鹽港溪流域為0.41億噸/年、中港溪為6.34億噸/年。3)透過地層剖面比對、地下水採樣及Piper水質結構圖的分析,確認地下水研究區各地均至少同時存在兩個含水層,是本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4)利用地下水位調查及作圖分析,可將地下水研究區的自由水之地下水系劃分為:鳳山溪、頭前溪—客雅溪、鹽港溪、中港溪等4個地下水系,鳳山溪、頭前溪和客雅溪三地面水系,在新竹平原部份合為一個地下水系。受壓地下水系則可劃分為新竹平原、鹽港溪流域及中港溪流域3個地下水系。5)透過相關水質指標的檢測及分析,地下水研究區地下水質受沈積環境變化的影響,水中鹽基物的濃度,呈現的由東北部向西南部遞增空間規律性(尤其是受壓水)。6)本研究以地層係數為指標,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3個水文地質區;以及綜合地面水系、地下水系、水文地質、地面水及地下水的聯合使用,並考量人口及產業的分布情況,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4個地下水區。7)以地下水流動量為依據,地下水研究區自由地下水的可開發量,在新竹平原地下水系約為446×106m3/yr年、鹽港溪地下水系約為0.59×106m3/yr、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為75.8×106m3/yr,總計為522.4×106m3/yr。新竹平原的地下水系受壓水可開發量約在1.54×106m3/yr以上、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在1.20×106m3/yr以上,整個地下水研究區的受壓水可開發量應在3.00×106m3/yr以上,地下水總可開發量約在525.59×106m3/yr以上。8)新竹平原及竹南平原的自由水均屬豐富,但所調查的水井中約有65.9%的井水已經遭受農業及家庭污染,只宜作為灌溉用水。受壓水水量有限,僅可作為旱年及旱季的調節水源。 地下水研究區的地下水出水量及水質具有明顯的空間特性,各地的區域發展也有所差異。在進行地下水監測、評估及開發時,應因地制宜地考慮區內地下水質、量的空間差異。本研究的成果可提供政府部門及產業界,在新竹、竹南地區進行都市計劃、投資、開發時,水資源量預估的參考依據。
  • Item
    客、閩族群對河流通名之用法差異
    (地理學系, 2016-05-??) 韋煙灶; Yen-Tsao Wei
    本文融合地理學、語言學與歷史學的科際整合研究途徑,針對臺、閩、粵閩客族群之河流通名:江、河、溪、港、川、水、嵙、窠、坑、溝等的語源進行討論,並探究這些河流通名在臺、閩、粵之閩語區與客語區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形成之因果關係,提出學理與文獻的論證。本文透過閩、粵分省地圖冊中擷取相關的河流地名資料,進行歸納與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不論以福、廣省別或閩、客方言區區分,高等級河流通名均以「江」占明顯優勢;低等級河流通名,在閩方言區以「溪」占明顯優勢,在閩西南客方言區仍則「溪」佔優勢,但河的比例高過閩、粵之閩方言區甚多,在粵東客方言區則以「河」佔明顯優勢。在臺灣,絕大多數的河流通名為「溪」,少數以「河」為通名的高等級河流,如淡水河、基隆河,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由「溪」轉換為「河」;研究證據顯示,客家語習慣於以「河」為河流通名。此外,「港」、「坑」、「溝」,以及原鄉特定區域使用之特殊客式河流通名,如「嵙」、「窠」,移植到臺灣卻已逐漸丟失其意,為強化作為「溪流」的語意,而以疊加或替換「溪」作為河流通名。不論在中國福建與粵東,或是在臺灣,地圖上使用的河流通名,主要是受不同族群對河流稱呼的慣用詞影響,而此慣用詞又與各自語言形成過程的歷時演變、區域開發過程與移民祖籍的地緣性有密切關聯性。此外,掌握地名命名權的當權者使用的語言歸屬也是關鍵。本文同時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導正部分中、小學地理教學中認為的「『溪』和『河』的稱呼,常是河流流量穩定性作為區別標準」積非成是的說法。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
    (2015/08-2016/07) 韋煙灶; 鄭曉?; 曹治中; 許世融; 程俊源
  • Item
    兩岸閩客交界地區移民的族群分佈與族群遷徙史之調查研究(III)
    (2012/08-2013/07) 許世融; 江俊龍; 韋煙灶
    閩客交界地區移民是指原鄉即生活在「雙語地帶」的漢移民。這些移民遷入台灣之後,除與漳州閩南人混居之外,通常分佈在漳泉交界地帶或閩客交界地帶。這些移民在原鄉就是閩客混居的雙語區,來到台灣後,或以閩南語為主、或以客家話為主,究其原來,是閩是客難以區分。而他們所以會這樣分佈,做為漳泉的緩衝,當與漳泉械鬥、閩粵械鬥及其閩客雙語能力有關係,其過程與機制如何,是台灣史的重要研究課題。近年來對於客家研究雖然蓬勃發展,但是關於此議題的相關探討似乎仍然不足。本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藉由統計分析日治時代以來的漢人語言與漢民族鄉貫調查資料,同時調查兩岸閩客交界地區的移民族群人口分佈與族群認同,乃至族群遷徙史文獻,進而比對本研究團隊有關祖譜、廟碑、墓碑,信仰圈範圍,語言方言地理分佈的田野調查資料,為共時的語言方言分佈現狀提供合理可信的解釋。透過閩客交界地區移民的語言變遷與族群遷徙之調查研究,可以擴大對於所謂「客」的認知,提供更廣泛的思考面向,不但有助於對臺灣移民史研究的深化,也可以對當前的族群問題再釐清;同時,在強調科際整合的今日,透過語言學、地理學、歷史學的共同努力,可以為臺灣的移民史、族群史,乃至客家研究開展出一個新的研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