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十九世紀英美小說中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II-II)
    (2011/08-2012/07) 賴慈芸
    本評註書目的研究對象,是台灣地區1945-1987之間出版的十九世紀英美小說全譯本共100種,包括英美作者27位,作品63部,平均每部作品被翻譯1.6次,其中43部作品只有一個譯本,其他20部則有兩種以上譯本,最多的作品有六種譯本。其中英國作家19位,譯出作品42部,譯本66種,以Thomas Hardy的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共6種中譯本居首;66種譯本中有半數是大陸譯本,初版地在大陸的33種,台灣31種,香港2種;美國作家8位,譯出作品21部,譯本34種,其中以Mark Twain的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共6種中譯本居首;而34種譯作中,初版地在大陸的13種,台灣15種,香港6種。以翻譯品質而論,美國文學的佳譯比例較高,英國文學只有三分之一可稱為佳譯,美國文學的佳譯則超過一半。
  • Item
    十九世紀英美小說中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II-I)
    (2010/08-2011/07) 賴慈芸
    本研究目的在於研究台灣地區出版(1949-2000)的英美十九世紀小說中譯本翻譯 品質,並附上評註書目,作為研究翻譯史的基礎。台灣的英美文學研究已有可觀 成績,但英美文學的翻譯品質仍缺乏有系統的全面性研究。研究上的一大困難就 是舊譯充斥:台灣於1949-2000 年間出版的文學翻譯,甚多為大陸1949 年以前 舊譯,但因為政治因素,出版資料混亂不實,許多出版社不署譯者姓名或托以假 名出版,造成翻譯史研究不易。已出版的數種翻譯書目資料往往有譯者不詳或初 版年代不詳的缺憾。因此本研究有四項目標:一)釐清舊譯譯者及初版年代;二) 描述翻譯策略;三)評價譯本品質;四)歸納時代翻譯規範。本研究擬附評註書目, 包括譯本最早出版年代及真實譯者;全譯、節譯、選譯;是否有序跋;是否為中 英文對照版;是否為青少年/兒童改寫版本;並根據翻譯批評原則,描述翻譯方 法及評價,便於查考翻譯規範的演變。未來可逐步將評註書目擴充到其他時期、 其他文類、其他語種的翻譯作品,以建構更完整全面的台灣翻譯史,並期對文學 接受史研究及翻譯研究有所貢獻。
  • Item
    追本溯源--一個進行中的翻譯書目計畫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1-09-01) 賴慈芸; 張思婷
    台灣的英美文學研究已有可觀成績,但英美文學的翻譯品質較 少系統性的全面研究。台灣翻譯史研究的一大阻礙就是舊譯充斥:台灣於1949-1987年間出版的文學翻譯,甚多為大陸1949年以前舊譯或香港譯本,但因為政治因素,出版資料混亂不實,許多出版社不署譯者姓名或托以假名出版,造成翻譯史研究不易。已出版的數種翻譯書目資料往往有譯者不明或初版年代不明的缺憾。鑒於此,本文目標在於釐清舊譯譯者及初版年代,收錄19世紀英美小說1949-1987年在台灣流通的全譯本,包括英美作者15位共計作品44種,藉此看出諸位作家在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品為何,以及這些作品的主流譯本為何、譯者何人,以期能建構更完整全面的台灣翻譯史,並對英美文學的接受史研究及翻譯研究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