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4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說「V+個+XP」結構的歷史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12-??) 王錦慧; Wang, Jin-hui本文從歷時角度探討「V+個+XP」結構的發展,發現量詞「個」可作為表指稱、名物化的名詞組標記,此名詞組標記功能分有界事件化與無界活動化兩類。「V 個」後的成分由體詞擴展到謂詞,是類推作用使然,誘發動因肇端於「個」字本身具有「填空子的單位詞」的語義屬性。比較「V+個+XP(程度賓語)」與「V+得+XP(狀態補語)」,「得」與V 的結合比「個」緊密,「得」後XP 可受程度詞或補語修飾、可形成正反問、可出現於比較句,可以是比況短語、狀態形容詞「AA 的」「ABB 的」;「個」後XP 沒有這樣的用法。歸因於「個」後XP 是體詞性,「得」後XP 是謂詞性。「個」字句以表述未然事象的提議句為主,「得」字句則是表述已然事象的描述句,「個」字句如要表述「已然事象」,通常在動詞後加上體標記「了」。「個」字句與「得」字句表現不同的時間意義,分別與「無定」以及「獲得」的意義有關。Item 「在」字句與「著」字句歷時演變探究(2014/08-2015/07) 王錦慧Item 「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臺北市:里仁。, 2004-02-01) 王錦慧Item 動相補語"卻","將","取","得"的研究(2007/08-2008/07) 王錦慧現代漢語的體標記助詞分別以「了」表完成體,「著」表持續體。歷時演 變中,「卻」「將」「取」「得」有近似於體標記助詞的用法,稱為動相補語, 在漢語語法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計畫擬從四個面向探討: 唐代,「卻」「將」「取」「得」已經成為表示動作狀態、情貌變化的動相 補語。整個演變過程中,除了「卻」,都有「動+動相補語+趨」形式,為何 「卻」無法進入動趨式的範疇。這種平行發展中的不平衡現象,必須尋繹出 背後的動因。 動相補語都是由動詞虛化而來,觀察不同時期與動相補語搭配的動詞類 型,可以釐清每個動相補語語法化的過程,以及動詞類型與動相補語之間所 存在的限制條件。 唐宋時期,出現動相補語「卻」「將」「取」「得」可先後出現於詩文上下 句的用法。四者的語法功能與語意屬性是否有共通之處,有待透過比較,剖 析其中異同。 動相補語「將」「得」保留在現代方言,觀察「將」「得」在方言中分佈 情形,進行歷時演變與方言類型的比較,有助建構動相補語「將」「得」發展 軌跡。Item 「V得」「V到」「V個」歷史發展研究(2011/08-2012/07) 王錦慧「得」本來是表獲得義動作動詞,「到」是表到達義趨向動詞,在歷史發展中,二者都能語法化為結構助詞,形成「V 得∕到VP」結構。其中,「V到VP」只出現於程度式,乃是受到語法化「滯留」原則影響所致。觀察程度式「V得VP」的來源,主要來自結果式表使成因果以及源自狀態式。 比較程度式「V到VP」與程度式「V得VP」、狀態式「V得VP」,歸結出「到」字程度式八種內部結構含括「得」字狀態式五種以及「得」字程度式三種,「到」字程度式與「得」字狀態式內部結構多樣,「得」字程度式相對受限,出現形式固定。 結合歷史語言學與方言學,可見結構助詞「得」「到」在現代方言中分布梗概。同時,歷史文獻與現代漢語藉由補語內部結構判斷「得」是狀態式或程度式,在閩方言中可得到佐證。Item 漢語伴隨介詞歷時演變研究(2010/08-2011/07) 王錦慧本計畫先設定「於(于)」「與」「及」「以」「從」「即」「就」「將」「共」「同」「與同」「和 (合)」「替」「跟」「向」「暨(眾)」「連」「隨」十八個介詞能表「伴隨」義,運用義素分析 法與比較法,尋繹各自的語義屬性與語法功能。並檢測這十八個介詞是否都具有伴隨義的特 點,以及哪些最能顯現伴隨介詞的特徵。 吳福祥(2003)提出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特徵是“伴隨動詞>伴隨介詞>並列連 詞”。本計畫將檢測這樣一個語法化鏈是否適用於所有的伴隨介詞,並逐一考察每個伴隨介 詞語法化的歷程,探討誘發伴隨介詞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以呈現漢語伴隨介詞在類型學上 的意義。 有關伴隨介詞歷時演變情形以及漢語方言中伴隨介詞的分布與用法,也是本計畫的重要 課題,期能藉此勾勒出漢語伴隨介詞的演變雛形。Item 動趨式加插助詞的發展(2006/08-2007/07) 王錦慧有關動補結構的產生,是歷史語法的重要課題。其中動趨式形成於六朝, 最早的形式是出現簡單趨向補語,複合趨向補語到了唐五代才看到。動趨式 中先後出現表示動作變化的助詞「將」「得」「了」「著」。本計畫擬以魏晉南 北朝至清代為研究範圍,探討動趨式加插助詞「將」「得」「了」「著」發展的 情形。 晚唐五代時,助詞「將」已趨向於統一為「動+助詞「將」+趨補」的 形式。相對地助詞「得」「了」「著」使用範圍廣,不限於動趨式。說明由動 詞「將」到助詞「將」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解釋「將」出現的語言環境為 何限定於動補結構中的動趨式,釐清助詞「將」的衰亡與助詞「了」的興盛 彼此之間的關係是本計畫的重要課題。 闡發動趨式中助詞「將」「得」「了」「著」各自的語意屬性與句法功能, 是本計畫的重點之一。探討方向主要從所搭配的動詞功能、賓語類型與趨向 補語的種類、語意等角度切入,同時「動+助+(賓)+趨補」與「動+助 +(賓)」、「動+(賓)+趨補」句式也將作一比較。 助詞「將」「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不使用,保留在方言中; 助詞「了」「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都使用著。本計畫擬把助詞 「將」「得」「了」「著」在歷時典籍中的用法與現代方言的使用加以比較,以 建構助詞「將」「得」「了」「著」整個歷時發展脈落。Item 華語教學語法(臺北市:文鶴。, 2010-02-01) 何淑貞; 王錦慧Item 先秦至六朝趨向動詞的研究(2008/08-2010/07) 王錦慧Item 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的比較研究(2005/08-2006/07) 王錦慧有關動補結構的產生,是歷史語法的重要課題。其中動趨式形成於六朝,最早的形 式是出現簡單趨向補語,複合趨向補語到了唐五代才看到。在歷時演變中,簡單趨向補 語與複合趨向補語在宋代已使用得相當頻繁。因此本計畫擬以宋至清為研究主軸,對於 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的用法作一比較研究。 動趨式中趨向補語所體現的是趨向意義、結果意義、或是狀態意義,有時取決於所 搭配的動詞的語意特徵。根據是否具有位移的語意特徵,可以把動詞分為位移動詞與非 位移動詞兩類。與位移動詞搭配的趨向補語一般表示趨向意義,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 向補語所表示的趨向意義是有所區別的,此涉及標示位移時說話者觀點的「來」「去」 的功能。觀察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進入動趨式,在時間、空間移動中與客體、 起點、終點的語意互動,以及與施事、受事之間的關係,是值得注意的課題。同時與非 位移動詞搭配的趨向補語,傾向於呈現結果意義或是狀態意義。此種用法,有時會出現 單純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語意相同的情形,探究此種現象所具有的條件,也是本計 畫的焦點之一。 可以發現到有很多動詞可以同時搭配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但是出現的語 言環境有所不同,此涉及趨向詞在進入動趨式後與其他語詞互動所引發的語意屬性。因 此探討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在語用條件下所呈現的各自句式特色,是本計畫的 重要課題。 動趨式出現的賓語類型以受事賓語、結果賓語、處所賓語與存現賓語為主。同時賓 語的位置,在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中,最常見到的形式分別是VC1O 與VC1OC2。 本計畫擬以「上」「下」「起」「出」「過」「進」「回」七個趨向補語為主,以及加上「來」 「去」的複合趨向補語,共有七組二十一個詞,探討VC1O 與VC1OC2 中賓語類型的異同, 透過比較,進而剖析「來」「去」對賓語類型的影響。 趨向詞在方言間的使用存在著對應系統,如閩南語的「轉來」、「轉去」相當現代漢 語的「回來」、「回去」;同時有簡單趨向補語與複合趨向補語錯綜的對應關係,如閩南 語的「昏去」相當現代漢語的「昏過去」。這些相互對應的詞在歷時典籍中大抵已經出 現過,將趨向補語在歷時典籍中的用法與現代漢語、方言中的使用串連起來,可建構趨 向補語在歷時發展的軌跡。此亦是本計畫的考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