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歌謠、歌仔冊、歌仔戲:<安童哥買菜>研究
    (2011) 王明美; WANG, MING-MEI
    本論文從早期歌謠、歌仔冊及歌仔戲唱片中蒐集、整理、比較與分析。〈安童哥買菜〉有歌仔先演唱、灌錄唱片並出版歌仔冊,是當時銷售冠軍。印刷、唱片等工業的普及,大量歌仔戲唱片及台灣民謠的出版,使它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首歌謠,且吸引部分民間人士改編與創新。在歌仔戲內台時期,它豐富了戲劇情節並有效紓緩觀眾的情緒。它使用簡單的語言,貼近庶民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鳴,在不同時期受到各階層閱聽大眾的喜愛。就民間文學角度,它展現不同演唱藝人的特色與專長,各自以食材、宴客菜色、戲劇或是劇目以及賭博等不同面向來呈現。 唱片等娛樂媒體的產製,將早期街頭藝人的聲音保留下來,提供後人對於早期民間藝術探究的資源,它的文本具有文學、語言學、民族音樂學、及戲劇文本史料等價值,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它是珍貴的民間文學,可惜後期定型化單一唱詞的版本卻限縮了民間文學的多元化特色。 〈安童哥買菜〉藉由不同傳播媒體不斷傳唱,簡單的生活用語,是鄉土語言與藝文統整教學頗適合的教材,學生很快能習得實用的日常用語並能認識傳統戲曲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