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44
  • Item
    日本時代到戰後官方政治意識形態對臺灣鄉鎮基層社會地名命名的影響:以苗栗縣頭份、三灣為例
    (地理學系, 2017-11-??) 林聖欽; Sheng-Chin Lin
    過去在分析不同政權對地名命名的影響,研究對象大多集中在都市,並以街道名稱作為分析主軸,本文則是以頭份與三灣的鄉鎮層級空間尺度,來探討日本時代與戰後不同政權對地名命名的影響,其結果至少有三:一是臺灣政治意識形態地名的發展,具有一種中心性的特色:就臺灣尺度,日本時代基層社會一開始出現政治意識形態地名,是先發生在都市層級,直到戰後才擴散到鄉鎮層級;而在縣市尺度,基層社會出現政治意識形態的村里名與街道名,也是先出現在鎮級,之後才擴散到鄉級;最後在鄉鎮尺度,戰後出現政治意識形態的村里名與街道名,同樣是先集中在行政中心與人口集中的街區,爾後再隨都市化過程漸漸往外擴散。二是日本時代與戰後的官方,往往都是在新制度建立,需要對地區重新命名時,就容易出現政治意識形態的地名。其中戰後以地名作為政治教化的目的,在民國58 年以後逐漸減弱,造成此情況的原因或許有兩個,一是政治意涵用語尚透過其他媒介融入到居民生活日常一部分,已不需倚賴地名作為教化的工具,二是都市化導致街道數量大增,也沒有足夠的政治意識形態用語可作為地名的命名。三是日本時代地土地調查事業,導致地名數量大幅減少,其實這對地名文化的傳承帶來一些限制;而戰後民國58 年住址系統的小地名制度,則是導致地名數量大幅增加,相對地對地名文化的傳承帶來不少助益。只不過隨著都市化的影響,這些小地名有不少被整編為街道名,這對地名的文化傳承,無疑地又是一次重大的衝擊。這也突顯未來街道的命名,更應該考量如何將在地的地名文化傳承下去。
  • Item
    清代苗栗沿海地區街庄組織下的民間宗教發展---以媽祖信仰的區域性宗教組織構成為例
    (2009/08-2010/07) 林聖欽
    在苗栗沿海地區的民間宗教信仰發展過程中,大致呈現了媽祖信仰於清代前期開始 發展,且多具有聯庄性質的宗教祭祀活動,和王爺信仰於清代後期開始發展,且多屬單 一村莊的宗教祭祀活動之現象,此事實明顯反映了苗栗沿海地區民間宗教信仰發展的時 間階段性,也呈現了苗栗沿海地區在不同時間階段,宗教祭祀活動所建構出的社會空間 差異性。 然而爲何清代媽祖信仰會出現聯庄性質的宗教祭祀活動,筆者曾經對苗栗縣竹南鎮 的中港慈裕宮進行考察,發現了早期中港慈裕宮媽祖信仰53 庄的區域性宗教組織構成, 與清代基層地方的街庄組織設立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研究計畫以此發現為基礎,進 一步地提出「基層行政區域與民間宗教發展的關係」的分析架構,來探討苗栗沿海地區 媽祖信仰的區域性宗教組織構成之議題。 依上述的理念,本研究計畫將專門針對苗栗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進行調查,接著以 行政區域與民間宗教信仰的關係為論述主軸,採取「社會的空間建構」觀點(Smith, S., 1999),探討媽祖信仰的發展如何在清代街庄組織發展的歷程中,展現出特有的聯庄性 宗教活動,進而形成一個區域性宗教組織。最後,藉由這些研究的基礎,進一步思考清 代後期的苗栗沿海地區,如何在聯庄性的媽祖信仰背景下,促使了以單一村莊祭祀為主 的王爺信仰之興起,來建構出清代苗栗沿海居民的宗教生活圖像。 因此,該研究計畫主要的研究課題有四:(1)苗栗沿海地區媽祖信仰的分布。(2)苗 栗沿海地區媽祖信仰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發展。(3)苗栗沿海地區聯庄組織管轄的空間範圍 與發展。(4)苗栗沿海地區聯庄組織與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互動。
  • Item
    2007國中小地理知識大競賽
    (2007/05-2007/11) 黃朝恩; 李明燕; 林聖欽
    除了在學校施行的評量,各式競賽提供了學生發揮專長的另一舞台,如國語文測驗、科展或音 樂、美術等競賽。然而國中小階段的社會領域科目相對卻是最缺乏競賽的!地理科強調自然與人文 環境的互動,著重地方、區域、國家、全球的關連,並且培養使用地圖(含GIS、RS)、環境觀察 等技能,極有助於培養青年學子認識環境和理解世界的另一種角度。我國中、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 目標和教材雖然早已因應時代需求而調整,但其社會印象仍亟待改善。有鑑於此,地理學界自2005 年起,配合「國家地理世界錦標賽」(National Geographic World Championship)」之舉行,每年為 6-9 年級的國中小學生辦理地理競賽,每兩年並組隊參加國際比賽,是我國國中小社會領域唯一的 全國性和國際性賽事。活動辦理主要目標為: ‧ 激發國中小學生主動關懷環境與世界,讓地理和環境科學表現優異的學生被表揚的機會; ‧ 促進地理、環境觀察技能的教學正常化; ‧ 藉由國際參賽,提升我國地理和環境教育的水準; ‧ 透過國人地理知識大調查和網路版地理能力檢定,增進社會大眾對環境與世界的關懷。 本競賽參賽對像為全國國小六年級至國中九年級的學生,國內賽分學校初賽、縣市複賽、全國 決賽三階段辦理,各階段測驗均兼顧環境議題、地理技能和區域地理三大面向,命題素材雖以各國 家和區域地理特色與環境課題為主體,但兼含歷史、文化、時事、地科、生態等各面向。本年度的 工作重點,除了辦理三階段國內賽事、組隊參加國際賽,更將建置競賽網頁和設計全民地理能力檢 定(網路版),除了繼續引導學生強化整合學科知識,激發精進專才學習的動力,更將提升我國民 眾的世界觀及環境關懷。
  • Item
    臺灣全志(卷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0-11-01) 林聖欽
  • Item
    臺中縣志(續修)
    (臺中縣政府 , 2010-10-01) 林聖欽
  • Item
    臺灣王爺信仰文化的陸域性格探究---以苗栗沿海聚落王爺信仰的建構過程為例
    (2008/08-2009/07) 林聖欽
    一般咸認,王爺信仰帶有相當濃厚的海洋性格,而王爺信仰與海洋文化的緊密關 聯,似乎又與居民在海邊放流王船之俗盛行有關。然而特別的是,臺灣「放流王船」的 民俗活動(包括燒王船),幾乎都分布在南部沿海一帶,臺灣北部沿海則寥寥可數,這 似乎反映了臺灣的王爺信仰文化,有著明顯的南、北區域差異現象,因此,若南部的王 爺信仰文化帶有濃厚的海洋性格,那麼北部王爺信仰文化所隱蘊的性格,似乎應該與南 部有所不同。。 依上述的理念,本研究計畫將專門針對臺灣北部的王爺信仰進行調查,故選定在北 部地區王爺廟最多的苗栗縣為研究區域,接著以聚落與民間宗教信仰的關係為論述主 軸,採取Smith(1999)的「社會的空間建構」觀點,探討王爺信仰地區中的居民(居 住社群),如何在聚落發展的歷程中,展現出特有的王爺信仰文本脈絡與空間意象,尤 其是王爺信仰文化所隱含的陸域性格部分。最後,再由這些研究的基礎,重新檢討林美 容(1990)提到的「鬼神祭祀常有聯庄祭祀的情形,實因這些魂靈漂泊游移不定,故在 更大的範圍之內舉行祭典」的觀點,以作為本研究成果與概念間的對話平台。 因此,該研究計畫主要的研究課題有四:(1)苗栗沿海地區的王爺信仰分布,(2)苗 栗沿海地區聚落的王爺信仰香火緣起,(3)苗栗沿海地區聚落分合下的王爺信仰祭祀圈變 遷,(4)苗栗沿海地區王爺信仰祭祀圈變遷中所隱喻的聚落居民文化價值。
  • Item
    臺灣北部王爺信仰文化的發展及其陸域性格分析--以竹南地區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0-02-01) 林聖欽
  • Item
    臺東縣史產業篇
    (臺東縣文化局, 2000-03-01) 陳國川; 林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