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台灣高中為主的多面向英語論辯推廣計劃
    (2011/08-2012/07) 常紹如; 吳美貞
    英語論辯之諸多教育功能與價值早已為不爭之事實。但在台灣英語教育中,英語論辯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有鑒於此,我決定以過去執行英語辯論計畫之經驗與成果為依據,在全國北、中、南、東四區共招募三十五名高中英語教師為種子教師,自一百學年度起連續三年推動一名為「以台灣高中為主的多面向英語論辯推廣計畫」之研究計畫。本期末報告為第一年(亦為第一期)計畫之成果報告。報告一開始先引述文獻中有關辯論教育價值之探討,並整理了鄰近亞洲地區推廣英語辯論之現況,以凸顯於台灣高中推廣英語論辯教育的正當性與急迫性。報告其次陳述了本推廣計畫所涵蓋之面向(即「英語辯論競賽」、「英語論辯教學」及「英語論辯生活化」)及各面向下所設定之宗旨目標(即「英語辯論競賽」面向下之舉辦國內和國際英語辯論賽事以培養國內菁英學子具備國際級論辯水準;「英語論辯教學」面向下之英語口語論辯融入課堂教學以全面提升國內學生英語口語論辯之基本能力;及「英語論辯生活化」面向下之以辯論為表達及辨證工具協助高中生從分析生活中論辯實例並適時維護自身理念及權益)。針對本推廣計畫所採行之推廣方法與策略,報告中亦簡要陳述。針對第一年「規劃期」及其以「共享願景」、「教育訓練」、「諮詢與增強」及「支持性組織」為主的推廣策略,報告中列出符合該期目標與各策略有關之工作項目、執行過程與執行成果。其中包含英語論辯專業知能工作坊之舉辦、線上學習交流平台(Moodle)之設立、重點園丁計畫之籌畫與各計畫下論辯教材之編纂、一般園丁計畫之籌畫與施行、及第一期計畫教師參加心得調查。從實質成果來看,本計畫第一年結束已順利產出三本英語論辯教材,分別為「英語辯論競賽」面向下的《沒在怕!第一次帶英語辯論就上手:辯論指導老師教戰手冊》;「英語論辯教學」面向下的《我辨我辯我變變變:批判性思考融入課堂英語之教學指引手冊》和「英語論辯生活化」面向下的《那些年,嚕比一家人爭辯的大小事:英語論辯生活化首部曲》。有兩位種子教師亦將所學之論辯專業知能運用在中小學及幼稚(兒)園教師行動研究與教案編寫競賽上並獲得佳績。從種子教師在心得與回饋問卷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種子教師認為本計畫所舉辦的一日工作坊對提升其論辯專業知能有具體幫助,但希望舉辦時間能更有彈性並加入實做與教學示範。對所創立的線上學習平台,多數種子教師亦肯定其資源提供之功能,但也認為該平台之運作模式可再斟酌。在比較加入和未加入重點園丁計畫教師的心得回饋後發現前者對本計畫的認同感與使命感明顯勝過後者,推估原因應和前者參與一整學期教材編纂之教育訓練有關,透過此編纂訓練,參加重點園丁計畫之教師在其專業知能和信心上應獲得相當程度之提升。最後,幾乎所有種子教師皆認同本三年期計畫之整體規劃及欲達成目的,部分教師亦針對某些目標或工作項目做出建議與提醒。綜觀各項具體成果與參與教師之心得回饋,本推廣計畫已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 Item
    結合文化與英語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4-04-01) 常紹如
  • Item
    2004至2006年「西賽羅盃高中英語辯論比賽」賽事分析及對指導政策性英語辯論之建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8-04-01) 常紹如
    自2004年至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已連續四年舉辦名為「西賽羅盃」的政策性英語辯論比賽。也因為該賽之舉辦,英語辯論-一個具高度教學價值但在台灣長久被忽略的口語活動-終有機會在北市高級中學中獲得些許注意。「西賽羅盃英語辯論比賽」之誕生及其用意固然值得嘉許和肯定,但參賽同學是否確由比賽中領略辯論之精神及本質,卻有待檢驗。為此,本文研究分析自2004至2006年間共十場賽事,並將研究焦點鎖定於辯論結構與論點內容。分析發現固然辯論之整體架構大致依循政策性辯論所採用之「背景-問題-方案-評估」的公式結構,但細部內容及組織卻有諸多缺失或不足,如辯論政策之欠缺和運用不當、交叉質詢之誤解與誤用、證據使用不足和引用不確實、以及論述中思維不合邏輯之謬誤。文中並就如何導正前述缺陷,提出若干建議。此外,本文亦就辯論對英語學習之助益及台灣本地之英語辯論研究做一摘要及評述,以進一步了解「西賽羅盃英語辯論比賽」成立之目的及參賽同學之表現。
  • Item
    Integrating Culture wit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4-04-??) 常紹如
    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之文獻,傳統上一向充彌著專家學者之論見,而學習者本身之看法、喜好及需求卻常常付之闕如。為彌補此一不足,本研究特針對一百二十名來自全國各地、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二00 二年英語苦之高中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英語苦學員對( 1 )文化之認知, (2) 文化及語言二者問關連之了解, (3)英語課程中文化教學之看法,及(4) 自身和標的文化之認識及其知識來源管道。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多視文化為一群體共享之特色,而相較於其抽象、內隱之深層結構,其具體、外顯之成就表象較受關注。受試者雖然認為文化與語言之關連不及文化與歷史或地理,但多肯定比二者確有某種程度相關,惟多數對其關連性不甚明暸。多數受試者宣稱其所接受之英語教學中,文化常為被忽略之一環,而美國主流文化及日常生活層面,為全試者最想學習之文化種類及內容。對自身及標的文化之內涵,受試者多可提出二者在行為規範及思考模式上一些具代表之特色o 根據以上種種發現,此研究最後針對外語教學中之文化教學,提出數點有關文化內涵及教法之具體建議。
  • Item
    An Analysis of the Cicero English Debate Tournament 2004-2006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Competitive English Policy Debate
    (英語學系, 2008-03-??) 常紹如
    自2004年至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已連續四年舉辦名為「西賽羅盃」的政策性英語辯論比賽。也因為該賽之舉辦,英語辯論-一個具高度教學價值但在台灣長久被忽略的口語活動-終有機會在北市高級中學中獲得些許注意。「西賽羅盃英語辯論比賽」之誕生及其用意固然值得嘉許和肯定,但參賽同學是否確由比賽中領略辯論之精神及本質,卻有待檢驗。為此,本文研究分析自2004至2006年間共十場賽事,並將研究焦點鎖定於辯論結構與論點內容。分析發現固然辯論之整體架構大致依循政策性辯論所採用之「背景-問題-方案-評估」的公式結構,但細部內容及組織卻有諸多缺失或不足,如辯論政策之欠缺和運用不當、交叉質詢之誤解與誤用、證據使用不足和引用不確實、以及論述中思維不合邏輯之謬誤。文中並就如何導正前述缺陷,提出若干建議。此外,本文亦就辯論對英語學習之助益及台灣本地之英語辯論研究做一摘要及評述,以進一步了解「西賽羅盃英語辯論比賽」成立之目的及參賽同學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