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養護機構照護者對預防住民跌倒認知、歸因、自我效能與處預方式之探討
    (2010) 葉淑菀
    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很值得重視的問題,養護機構住民因整體功能狀況較差,更易面臨跌倒風險。因此,為使住民有安全的環境與妥善的照護,探討機構住民的跌倒問題與養護機構照護者採取之預防措施有其重要意義,亦可作為日後擬訂相關計畫之參考。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選取台北縣市地區已立案之11所老人安養護機構,共98位護理人員、本國籍照服員和外籍照服員。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認知、歸因、自我效能對處預方式的影響,並與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質性訪談,以更進一步了解養護機構照護者實務上的執行情形。 取得的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 檢定、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階層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為:研究對象之教育程度越高,及獲證或接受過相關訓練者,認知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者,認同歸因越高,本國籍照服員的認同歸因也高於外籍照服員;接受過相關訓練者可預防歸因越高。本研究也發現:認知、可預防歸因是護理人員、本國籍照服員與外籍照服員處預方式的顯著因子;認同歸因、可預防歸因是護理人員和本國籍照服員處預方式的顯著因子;此外,研究對象的可預防歸因越高,在預防住民跌倒時會採取越多相關措施。 未來在實務工作方面,機構可考慮聘僱教育程度較高、獲證、接受過相關訓練的護理人員與照服員。平時機構可更重視護理人員與照服員的在職教育與訓練課程,增加溝通橋樑,並對高危險群的住民進行相關介入計劃。未來研究者可在本研究的基礎下,更深入探討其他與處預方式相關的因子,或擴大樣本數、地區,或採取護理人員、照服員與住民的配對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護理人員、照服員認知、歸因、自我效能與預防住民跌倒採取處預方式的相關性。
  • Item
    臺北市士林區社區關懷據點老人預防跌倒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2010) 林夢蕙; Men-Qhuey Lin
    本研究探討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個人背景、預防跌倒知識、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行為之關係;並找出有關之預防跌倒行為的重要預測因素。研究對象為於臺北市士林區每週參與活動的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共計137人。研究工具為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專家意見修正完成之結構式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t檢定、點二系列相關、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中的平衡力;運動頻率;運動時間與預防跌倒行為間在統計上有顯著的差異。其他因素則無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預防跌倒健康信念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健康信念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三、研究對象預防跌倒的重要他人支持、獲得預防跌倒資訊、參加預防活動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其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四、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自我效能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五、預防跌倒知識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知識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六、研究對象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重要他人之支持及自我效能之整體總變異量為35.7%。
  • Item
    高齡者憂鬱傾向、健康狀況與跌倒經驗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為例
    (2019) 張文亭; Chang, Wen-Ting
    本研究為探討高齡者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狀況、憂鬱傾向及跌倒經驗之現況,進一步分析社會人口學特質、健康狀況、憂鬱傾向與跌倒經驗的相互影響情形及預測力。 本研究探討臺北市中山區高齡者的憂鬱傾向、健康狀況與跌倒經驗之關聯,並分析其預測力。研究方法採取分層比例集束抽樣法,以面對面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有效樣本共382份,再進行卡方檢定及二元羅吉特迴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等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跌倒經驗皆未達顯著差異,顯示沒有關聯。自覺健康狀況、走路平穩度、使用輔助器走路、視力(近)(遠)、聽力、慢性疾病等健康狀況與跌倒經驗皆達顯著差異,與跌倒經驗存有關聯性。慢性疾病中又以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或風濕痛及眩暈症/現象與跌倒經驗之間有關聯。憂鬱傾向有達顯著差異,與跌倒經驗存有關聯性。(二)走路平穩度、聽力、慢性疾病、用藥行為及憂鬱傾向可有效地預測跌倒經驗。走路平穩度「普通」及「非常不平穩與不平穩」的高齡者,較「平穩與非常平穩」跌倒機率多出6.150倍及3.388倍。聽力「普通」的高齡者,較「非常清楚與清楚」跌倒機率多出2.468倍。「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者較「無」慢性疾病的跌倒機率多出10.139倍。「有」用藥行為的高齡者較「無」用藥行為的跌倒機率多出5.122倍。「有」憂鬱傾向的高齡者較「無」憂鬱傾向的跌倒機率多出2.343倍。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可從相關法令或公共衛生政策來介入,並藉由專業醫療人員的努力,提早發現高齡者健康狀況及憂鬱情形。另外可建立高齡者社區支持性網絡,加強健康促進及憂鬱正確觀念宣導,提高社會大眾對於高齡者跌倒防治及跌倒傷害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