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研究(2024) 陳黛瑜; Chen, Tai-Yu本研究旨在探討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對高中學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因應效能、因應行為與酒品購買及使用意圖之效果。以準實驗研究設計,選取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新北市高中一、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4次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僅實施前後測問卷測量。四個酒品數位行銷單元包括:「揭開數位行銷的神秘面紗」、「置入性行銷面面觀」、「反思—行動」、「數位行銷大反擊」。實驗組84人對照組82人進行前後測,並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分析評價介入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後,能提升學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因應效能、因應行為。建議我國政府可以制定數位行銷贊助揭露規範,學校可以推動數位行銷素養教育,強化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成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數位好公民。Item 台北市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成效研究(2007) 廖信榮; Hsin-Jung Liao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臺北市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學生:廖信榮 指導教授:李景美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研發一套國中七年級學生的菸害預防教育課程,進行教育介入的成效評價,探討菸害預防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吸菸態度、拒菸生活技巧、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拒菸自我效能、未來吸菸可能性、吸菸行為和拒菸行為的成效。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方式,以立意取樣方式選擇台北市五所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三所學校,各抽兩班為實驗組,共有六班學生進行菸害預防教育介入,並在同一學校中,抽兩班作為校內對照組;另兩所學校共抽三班學生,作為校外對照組。有效樣本人數共計489人。教育介入的時間是民國92年11-12月與93年3-4月,進行92學年度上、下學期六個模組(合計十節)的教育介入。前測問卷在第一次介入前一週施測,後測問卷在第二次介入結束後兩週內施測,經四個月後再進行後後測問卷施測。 研究結果發現,受測的國中學生有489人,男、女各半,一成的學生有吸菸,一成的母親和五成以上的父親吸菸,六成的學生家庭中,至少有一人是吸菸者。一成學生的好朋友中,有一位以上是吸菸的。 本研究的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是具有成效的,研究結果如下: 1.在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方面,教育介入能提昇實驗組學生後測的菸害知識分數,並顯著高於校內、外對照組,兼具立即與延宕效果。教育介入能提昇實驗組學生的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並顯著高於校內、校外對照組,只有立即效果。實驗組學生的拒菸生活技巧、拒菸自我效能、未來吸菸可能性、吸菸行為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2.實驗組的組內分析顯示,經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學生的菸害知識、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及拒菸自我效能明顯增加並顯著高於前測表現,兼具立即與延宕效果。實驗組學生後後測的四項未來吸菸可能性(六個月內、一年內、五年內與二十年內)均有明顯的下降,且均顯著優於前測表現,有延宕效果。 3.在過程評量方面,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兩次教育介入的全部課程與教學活動、教師授課表現、及學生手冊均有正向的評價;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課程對國中生很重要,且願意將課程內容運用到生活中,並願意將課程內容和家人與朋友一起分享。教師認為大部分班級的課程教學均是順利的,學生的參與度高,班級氣氛良好,另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評量均是「尚可」和「優良」。 本研究建議在未來研究方面,應加強質性資料的收集、增加研究對象人數、及設計追加課程。實務方面,建議國中階段應該有完整的菸害預防課程,在國中一、二年級的各學期安排菸害預防教學內容,將菸害預防課程列入相關領域的課程計畫或彈性課程中實施,以協助國中學生勇於向菸說不,遠離菸害,並建議學校應該結合家庭與社區的力量,共同培養青少年的拒菸意識與行動,創造無菸健康的生活。 關鍵詞:學生、吸菸、菸害、預防、教育Item 澎湖縣某高職學生戒菸教育介入效果研究(2015) 呂惠櫻; Lu, Hui-Ying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戒菸教育介入對澎湖縣高職學生之戒菸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採用李景美教授等編製-青春踢踏行教學模組為主要教材。研究對象為102學年度澎湖縣某高職學生,實驗組施行戒菸團體課程12小時及個別輔導3次;對照組未給予任何介入,兩組均進行前測(介入前)、後測(介入後一週)及後後測(介入後一個月),結果分析為實驗組31人、對照組32人共63人。資料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檢定分析戒菸教育介入的效果,結果如下: 一、戒菸教育介入能顯著增進學生之「戒菸知識」、「戒菸態度」及「戒菸 自我效能」。 二、戒菸教育介入能顯著降低學生之「每日吸菸量」及「一氧化碳值」。 三、戒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七日點戒菸率(22.6%)、一個月點戒菸 率(12.9%)、一個月及三個月持續戒菸率(12.9%),實驗組戒菸率均 顯著高於對照組。 研究結果顯示,戒菸教育確實能增進學生戒菸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戒菸行為,故建議學校能將戒菸教育列入學期計畫,定期舉辦戒菸教育與後續追蹤,以持續維持學生之戒菸行為。 關鍵字:高職生、戒菸、教育、知識、態度、自我效能Item 學生戒菸教育計畫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某高級中學為例(2005) 林宜蕙; Yi-Hui Li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評價一套以跨理論模式為基礎的高中學生戒菸教育計畫,探討學校實施吸菸學生戒菸教育計畫對吸菸學生菸害知識、拒菸技巧、拒菸自我效能、戒菸決定平衡、戒菸改變過程、戒菸行為改變階段、尼古丁依賴程度、一氧化碳值、及日吸菸量的影響,並瞭解本研究的吸菸學生與輔導教師對於戒菸教育計畫的評價。 本研究設計採用「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立意取樣台北市立某兩所完全中學之高一、高二吸菸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接受連續六週、共十四小時的團體戒菸班課程,並於課餘時間由學校輔導老師提供三次個別化戒菸輔導;而對照組未接受任何介入,僅於問卷後後測完成後,發予菸害防制相關之衛教宣導資料。 實驗組與對照組於戒菸教育計畫介入進行之前、之後及六個月後進行問卷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藉此瞭解戒菸教育計畫介入之立即成效與延宕效果。資料處理與分析以費雪正確機率考驗、魏氏曼惠特尼考驗、及魏氏帶符號等級考驗進行統計檢定。 本研究主要結果敘述如下: 一、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使實驗組學生「戒菸知識」分數顯著地優於對照組,但「吸菸危害知識」分數則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 二、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拒菸技巧」分數,且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 三、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分數,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且有延宕效果。 四、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戒菸改變過程」分數,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且有延宕效果。 五、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降低實驗組學生「尼古丁依賴程度」,且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 六、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使實驗組學生在「戒菸行為改變階段」間有正向的移動。 七、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減少實驗組學生的「日吸菸量」。 八、實驗組學生與輔導教師對整體戒菸教育計畫多持正向的評價。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高中學校進行學生戒菸教育計畫、及衛生與教育主管機關推動學校戒菸教育之參考。未來相關研究可在本研究基礎下,進一步發展適宜台灣本土且具成效的青少年戒菸教育計畫,並探討其成效。Item 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建置與介入研究(2005) 吳紋如; Wen-Ju Wu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建置與介入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發展一套適用於課室教學的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並進一步探討其介入效果及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 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北縣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三週有資訊融入「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的菸酒檳榔教學,而對照組則接受一般的菸酒檳榔傳統教學。研究工具分為四種,包括1.前後測問卷2.媒體測試問卷3.菸酒檳榔教學活動設計與教材4.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經前後測資料比對後,扣除無效問卷,最後有效人數為123人(實驗組58人,對照組65人)。研究對象介入前一週均接受前測施測,後測則於介入活動後一週進行施測,而後後測於介入活動後二個月進行。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共變數分析等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在立即效果上,對照組「檳榔認知」、「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是優於實驗組。 二、在延宕效果上,實驗組「檳榔認知」、「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皆優於對照組,並且教學後實驗組「檳榔認知」與「自我效能」仍持續不斷地提升。 三、電腦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專心程度」、「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對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學習動機與注意力」、「學習成就」、積極「學習態度」及「上課保持愉悅的心情」。 四、實驗組對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整體評價至少有五成以上持正向評價。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課程時,可根據社會學習理論、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理論、練習式電腦輔助教學、教導式電腦輔助教學、模擬式電腦輔助教學、遊戲式電腦輔助教學來進行訊息轉換與發展,將有助於使抽象化知識轉化為具體經驗或示範行為,引發高度學習動機,對學生檳榔預防教育必有果效。 關鍵字: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青少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