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精神疾病患者之自我污名化、家庭功能與 疾病預後之關係
    (2014) 周筱真; Hsiao-Chen, Chou
    研究目的:探討精神分裂症患者與憂鬱症患者之家庭功能是否為自我污名化影響疾病預後的中介因子。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經由國軍三軍總醫院身心科門診就診民眾招募而來,總計納入225位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位、憂鬱症患者75位)。以迴歸分析進行家庭功能在自我污名化對其疾病預後狀態的中介效果之檢驗,其顯著程度經由拔靴法 (bootstrap) 進行估計。研究結果: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污名化、家庭功能與疾病預後達顯著相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方面,家庭功能部分中介自我污名化對自尊及憂鬱症狀的影響;在憂鬱症患者方面,家庭功能部分中介自我污名化對自尊、憂鬱症狀、生活品質及無望感的影響。然而,不論精神分裂症或憂鬱症患者其自我污名化對於自我效能的影響中,家庭功能均未有顯著的中介效果。研究結論: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患者的自我污名化經由家庭功能進而影響與臨床預後有關心理狀態。因此,提升精神病患的家庭功能為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疾病預後的可行介入標的。
  • Item
    「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成效探討-以北區某精神專科醫院為例
    (2015) 陳俐樺; Chen, Li-Hua
    本研究旨在評價「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介入,對有參與該方案的病人在精神醫療利用之門診、住院、急診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北區某精神專科醫院於2009-2013年參與「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共2,236人,本研究資料來源為該醫院「醫療資訊系統」及「思覺失調症個案管理系統」等資料庫,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方法進行成效檢定。研究結果如下: 一、 參與「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病人其精神科門診年就診次數有稍下降,然病人仍維持每年12次以上門診。 二、 「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介入可顯著減少病人強制住院年發生次數、精神科急性病房年住院天數、精神科急性病房年住院次數。 三、 「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介入無顯著減少病人六個月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次數、急診年使用次數。 建議持續推動「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長期追蹤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情形,將有助於照護實務的規劃以建立病人穩定且長期就醫的規則性及降低精神科的再住院率,盼能進一步降低醫療及社會成本的耗費,為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