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職場員工客觀測量身體活動、靜態行為與肥胖風險之研究
    (2022) 許心妤; Hsu, Hsin-Yu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與其相關疾病是21世紀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挑戰之一。肥胖已被證實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肺部疾病等有相關。近年來,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坐在辦公室為主) 以及娛樂活動的改變 (如看電視、打電動),職場員工的身體活動量減少及靜態行為增加,皆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據此,本研究欲探討職場員工身體活動、靜態行為與肥胖之關聯性,以作為未來職場健康促進策略擬定之基石。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2020年8月至10月間以方便取樣方式進行取樣;本研究對象選取桃園市某生技公司員工為本研究調查之母群體,結合線上問卷及三軸加速規測量身體活動量與靜態行為,共有51筆有效樣本。資料分析利用SPSS 23.0進行平均數、標準差及邏輯斯迴歸分析。研究調查結果發現「連續30分鐘久坐時間3.5小時/天」與肥胖之關聯性達顯著正相關;「輕強度身體活動180分鐘/天」與肥胖之關聯性達顯著負相關;表示身體活動時間越多,靜態時間越少,肥胖風險越低,因此未來在職場健康促進策略,可著重於增加職場員工身體活動量,減少各項久坐時間及增加中斷久坐行為,以有效預防肥胖風險之發生。
  • Item
    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某專業文教機構為例
    (2010) 洪莠茹; Hung Yu Ju
    本論文旨在探討職場員工社會人口因素(包含年齡、性別、婚姻狀況、過去參加運動團體經驗、自覺健康狀況)、社會心理因素(包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結果期待、運動知覺障礙、運動享樂感)、環境可近性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以某專業文教機構的141名正職員工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138份,回收率為97.9%。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20.3% 。 二、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人口變項包括性別(男生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高於女生)、自覺健康狀況(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愈易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三、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心理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朋友的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結果期待、運動享樂感與規律運動行為成正相關,而運動知覺障礙與規律運動行為成負相關。 四、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環境可近性變項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 五、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性別」、「運動結果期待」及「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等四個變項來做預測,解釋力為37%。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文教機構工作實務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提升專業文教機構規律運動行為的參考。
  • Item
    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探討
    (2013) 翁美娟; Mei-Chuan,Weng
    本論文旨在探討職場員工社會人口因素(包含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自覺健康狀況、運動社團的參與)、社會心理因素(包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運動環境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以某職場員工的300名正職員工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 286份,回收率為 95%。所得資料以 卡方檢定、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點二系相關、邏輯斯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41.3% 。 二、 自覺健康狀態愈好者,愈會從事規律運動,有參與運動社團者愈會從事規律 運動 。 三、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心理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 持、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與規律運動行為皆有顯著相關。 四、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運動環境因素變項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 備的有無、居住附近可運動場所設備的個數與從事規律運動有顯著的關係。 五、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變項來做預測。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某職場工作實務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該職場提供規律運動行為的參考。
  • Item
    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探討:以台北市某公務機構為例
    (2015) 黃柏舜; Po-Shun Huang
    本論文旨在探討職場員工社會人口學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以某職場員工的128名正職員工為研究對象,使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118份,回收率為92%。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t檢定、點二系相關、邏輯斯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16.95%。 二、 自覺健康狀態愈好者,愈會從事規律運動。有參與運動社團者,愈會從事規律運動。 三、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心理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與規律運動行為皆有顯著相關。 四、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運動環境因素變項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的有無、居住附近可運動場所設備的個數與從事規律運動有顯著的關係。 五、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社團參與經驗」及「運動自我效能」變項來做預測。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某職場工作實務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該職場未來提升員工規律運動行為的參考。
  • Item
    以內部行銷觀點探討職場員工壓力調適服務
    (2019) 何淑華; HO, SHU-HUA
    本研究為探索員工壓力調適之內部行銷各構面的重要性以確認員工需求,適時修正紓壓管理活動,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增加職場的團隊士氣及向心力。 本研究對象為曾參與職場壓力調適之健康促進相關活動員工為研究對象,共計140位,採問卷調查法,以描述性統計、重要性績效表現分析法 (IPA)、影響範圍-績效分析(IRPA)及非對稱影響分析法(IAA)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發現職場場員工壓力來源以工作壓力居多,建議職場可進行人力資源重新評估分配。構面「願景/期望」中「 V1 員工如因工作造成壓力時,公司能運用調查或評估等方式,適時了解與調整工作,以減少壓力。」及「V2公司能持續辦理多元壓力調適活動,確實提升員工壓力調適能力」在重要性績效表現分析法 (IPA)、影響範圍-執行現況分析 (IRPA)及非對稱影響分析法 (IAA)分析皆落在優先改善區內,建議職場應優先改善。 期望透過本研究了解職場內部壓力調適之健康促進相關活動是否符合員工需求並透過分析結果提升職場內部行銷之服務與管理品質。